层层观察体验 建构时间观念
2015-09-10张可伟
张可伟
【课前思考】
“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和会读、会写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秒”是较小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比较抽象,不像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那样可以借助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小学生一般不易感知1秒和几秒有多长。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观察体验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使他们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体验、反思和调整,逐步建立起1秒、几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算一算等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3.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渗新知
1.复习时间单位“时”和“分”
谈话引入:这节数学课老师要和同学们相处40分钟,“分”是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我们还学过什么时间单位?(课件出示没有秒针的钟表)认识这两枚针吗?谁来介绍一下?(课件出示:时针、分针)你还知道有关时和分的哪些知识?
2.根据生活经验引出“秒”
师:再来看看50米赛跑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和文字:6101号运动员跑50米要8____ )。这里用什么单位呢?为什么不用时或分了呢?
师:我们计量比较短的时间要用“秒”作单位。
(设计意图:在已学的时间单位时、分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引出跑50米的时间不能用8时、8分来计量,而是用8秒来计量,让学生意识到计量很短的时间用“秒”比较合适。)
3.认识秒针
师:秒针长什么样子?你能介绍一下吗?(课件再次出示钟表,指出“秒针”并出现文字)
师:秒针走的方向也和时针、分针相同,都是绕钟表的中心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4.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
5.秒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除了跑步时我们可以用 “秒” 来计时外,你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也看到过用“秒”计时的?
学生说后,教师课件出示图片:神舟十号升空倒计时、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倒计时、红绿灯、电视节目中24秒后回来等。
(设计意图:搜集生活中“秒”的运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二、层层体验获新知
1.探索计量“秒”的工具
师:看来,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呢!那么能计量“秒”的工具有哪些呢?
学生说,然后教师课件出示一些带有秒针的钟表和没有秒针的计时工具,如秒表、电子钟表、手机中的计时器等。
师:现在我们利用带有秒针的钟表来体验“秒”。
2.体验1秒
师:在钟面上秒针怎么走是1秒呢?(根据学生叙述,教师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是这样吗?(课件显示秒针一动,同时滴答一响说明1秒)
(1)课件反复出现两三次让学生看。
(2)闭眼听感受两次。
(3)拳头相碰为它打节奏。
(4)再次感受1秒,强化1秒节奏。
师:秒针走1小格,滴答一声就经过了1秒(课件再出示一次),1秒实在很短暂,这么短的时间里你能做什么呢?学生说后做动作(眨眼、吸气、跺脚、数数、翻书、拍手等)。
(5)1秒的价值。
师:我们在1秒钟里面只能眨1次眼、吸1口气……来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些信息。
课件出示一组数据:汽车每秒约行20米;动车每秒约行55米;喷气式飞机每秒约行500米;人造卫星每秒约行7900米;光每秒约行30万千米,1秒可绕地球7圈半;超级计算机每秒约可进行3万亿次运算。
师:同样是1秒钟,你看和我们做的事比较后(呈现上面的图片叠加),现在你对“1秒”又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师:是啊,看来1秒钟很短暂,但是只要我们好好地利用它,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
(设计意图:1秒的节奏感知很重要,所以设计了四个层次:反复听、看,闭眼感受,打节奏,配合动作来感受1秒的时长,这样和数数、拍手、眨眼……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
3.体验5秒
师:时间这么重要,让我们抓紧时间往下看。那你能知道这个钟走了几秒吗?(课件展示秒针走5秒的动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走了 1大格,就是5小格,1小格是1秒,那么5小格就是5秒。(指名学生说)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知道5秒有多长吗?
根据学生提供的方法,跟着走动的钟表做一做,如跟着钟表轻轻地拍拍手、从1开始数数、轻轻跺跺脚、伸伸手臂等,提醒学生注意匀速。
师:你还能从钟面上找出秒针从哪里走到哪里是5秒呢?如果秒针在这里(在钟表上点上一个红点,不是数字上),那么走5秒该走到哪里呢?只要秒针走5小格就是5秒。
4.估计10秒、15秒
师:现在老师请你们做一个10秒钟的小闹钟,看看哪只闹钟准。听好老师的要求:当老师说开始,你们都闭上眼睛,自己在心里暗暗打节奏,觉得10秒到了,就轻轻地举高你的右手,在举手的同时睁开眼睛,你看到的数字是不是10。(课件出示依次跳动的数字)
师:你为什么这么准,你心里是怎么打节奏的?(采访一下估得准确的学生)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再采访一下估得很不准的学生)我们在打节奏的时候速度要均匀。
(设计意图:重视节奏感的把握和对学生体验后的评价,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反思不断调整速度,准确掌握秒的概念。)
师:我们再来一次好吗?这次要做一个15秒的小闹钟。(评价)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15秒,如果秒针从12(出示课件钟)出发,经过15秒应该到数字几呢?还可以从几到几呢?都是几大格、几小格呢?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15小格就是15秒,也就是秒针走几小格就是几秒。(课件出示:秒针走几小格就是几秒)
5.认识1分=60秒
(1)初步感知。
师:观察秒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课件演示)
看完后让学生说说发现:秒针从数12转一圈又回到12,走了12大格就是60小格,就是60秒(板书60秒),分针走了1小格就是1分(板书1分)。
所以1分=60秒,反问:60秒=?分 。
师:如果从数字1开始怎么走就是60秒,1分钟呢?你能用一句话来说明秒针怎么走就是1圈60秒呢?(不是从数12开始,随便在课件钟面上指一个点)要走60秒就是1分钟,秒针只要从起点出发绕中心点转一周又回到原先起点就可以了。 如果秒针走半圈也就是从12走到6是几秒?(指出也就是半分),秒针走2圈是几秒?几分?
(2)体验60秒。
师:60秒有多长呢?我们能做什么呢?让我们来试试。
分组做一做:方格中画苹果、田字格中写“秒”字、方格中写从1开始的数、做口算等(课件先出示画、写的方法)。用课件播放1分钟的音乐,帮助学生感知做练习的时间。
练习结束后小结:60秒里大约可以画几个苹果、写几个“秒”字、数能写到几及做了几道口算题。
(设计意图:在感知1秒后,又体验了5秒,估计10秒和15秒,最后体验60秒,这样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活动中体验、反思和调整,真正掌握“秒”和“分”的时间观念。)
三、游戏激趣拓新知
1.砸金蛋游戏(课件出示5个金蛋,砸金蛋看似随机,但是练习题的呈现还是需要有层次)
(1)金蛋1呈现: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大约每天睡9( ) ;挂红领巾大约需要20( );烧饭大约需要25( )。
(2)金蛋2呈现:估计。
从教室最后一桌走到第一桌需要( )秒;在黑板上写名字需要( )秒。
练习方法:一名学生演示,其他学生估计时间写在纸上,教师秒表计时最后评价。
(3)金蛋3呈现:看钟表,经过多少时间?
时针、分针、秒针都从7到10各经过多少时间?小结计时方法。
(4)金蛋4呈现:“请你当评委” 。
根据4名学生跑100米的成绩来确定名次。
2.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金蛋5呈现两句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
师:老师觉得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非常棒,老师送给你们两句话(课件出示名人名言),希望以后大家都能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设计意图:以新颖的“砸金蛋”游戏呈现,不仅能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刚学的知识得以巩固并加以拓展。)
【教学反思】
有这样一句话:听见了,忘记了;看见了,记住了;体验了,理解了。可见,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经历数学、体验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方式。“秒”作为一个很小的计时单位,非常抽象,所以本节课始终贯穿的一根主线就是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层层递进中不断体验、不断反思、不断调整。在体验中,让他们不知不觉地对秒的认识达到一定的深度,也较好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浙江省宁波北仑新碶小学 31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