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为你设“陷阱”
2015-09-10谭祖德
谭祖德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篇文章有这样一句话:课堂因真实而美丽。阅读文章后,我的内心深受震撼。往日的情景浮现眼前,曾几何时,多少次为了自己课堂的精彩,而置学生于痛苦与沮丧之中。我们经常说的课堂亮点,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有时还是巧设“陷阱”,故意让学生出错),教师好趁势引导,突破一节课的重难点。事后,还自以为此举是高明的教学技巧,灵活的教育机智。但殊不知,却是忽略了课堂的真实,让学生的心灵备受打击。
经历和经验影响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前些天,我上了一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课。我灵活处理教材,从简单的例题入手,出示3.6÷0.6,引导学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把除数是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进行计算。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10,把0.6转化为6,3.6转化为36,学生很容易得到3.6÷0.6=36÷6,很快算出答案是6。学生的脸上充满了自信,部分学生还出现了骄傲的情绪。这时教师一般会吊足学生的胃口,反问学生,你们会了吗?真的会了吗?然后就出示自己早已布好的“陷阱”,等待学生往里面钻,然后等着看学生的笑话,让他们当众出丑以达成自己的教学目的。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出示1.25÷0.5,初看很容易,但里面要注意的事项很多,因此,许多学生会出现思维定势——学生直接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去掉,尤其是后进生更是容易犯错。对于计算题的教学,我很喜欢找学生在黑板上做示范,这样方便找出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以起到警示和强化作用。这次,我有意找了一个平时粗心大意的学生上黑板做题,他很快做完了,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直接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去掉,把1.25÷0.5,转化为125÷5。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而除数的小数点只移动一位,商明显出现了变化。这个错误,是我们教师盼望出现的,是良好的教学资源,是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好机会。往常,我会马上安排这个学生下去,然后提问,谁的做法和他的不一样。顿时班上议论纷纷,嘲笑声、吵闹声一片,其实这个学生转身的时候已经觉察了自己的错误,但作为教师的我并没有给他改正错误的机会,而是要求他回到自己的座位,我则依然按自己的教学预设走程序。并理所当然地以为:要在经历了别人的评价之后,学生才能对自己的错处刻骨铭心,最后得以改正。其实,犯这个错误的学生绝对不只他一人。而那时我却把他的错误摆在放大镜下面,同学们的嬉笑声,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刺痛了他的心灵,严重打击了他的自信。这个“陷阱”,让教学完美无瑕、无懈可击,获得了掌声。但这个掌声在今天听来,却是那般的刺耳,我的心情是那般的沉重!
今天的我,绝不再为学生设这样的“陷阱”了。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只是微微一笑,引领学生重读一遍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让学生总结出,在把除数是小数转化为整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两个词,同时和相同。同时是指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变化,相同是指小数点移动的方向和位数必须相同。我又微微一笑,鼓励他自己改正。此时,底下的学生也悄悄地、窃喜地、积极地更正。没有太多的语言评价,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这时,课堂的气氛仍是那么的和谐,孩子们的脸上依然充满了自信。知识的重难点本身就需要学生用时间去实践。在实践中犯错是难免的、必然的,我们又何必逮住这个必然中的偶然,把它放大、撕毁,公布于众呢?
真实的课堂即和谐的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一定是真诚的;学习过程一定是开心、幸福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如夏坐春风,冬沐骄阳。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中心小学 529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