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选读》 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2015-09-10浦启夫
浦启夫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大家都感到教好它不易,困难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备课量大,要讲的东西太多;占有的资料很多,如何用好资料却把握不准;课堂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分析不够;一首诗或词应该花费多少时间进行教学估计不足,凡此种种,多多少少是自信力不够的表现,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教学实践体现不够,我利用整个寒假对什么是真正的有效课堂教学和在实践中如何运用教材进行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反思,发现以前教学中存在上述问题,新学年开始是应该在教学中进行改变的时候了。
一是培养教学自信心。教学的自信心从何而来?当然从读经典名著中来,从学习名师的教学经验中来,从自己在学习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整个假期,我读了三本书,一是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十七讲》,二是程千帆先生主编的《名家视角之唐诗精选》,三是高棅先生编的《唐诗品汇》,收获颇丰,读了方知自己在唐诗宋词方面存在许多无知之处,真是“人不学,不知道”,一首诗或一首词的妙处在哪里,一个诗人或词人在诗词中为什么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伟大在哪里,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知道得更深刻。遗憾的是时间有限,否则我会把其中许多好的东西进行摘录,这项工作我会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完成,读了名家的点评,至少教会我们这样几方面东西:一是好诗或好词评价的标准是什么;二是练就一双慧眼发现别人可能发现不了的;三是如何从字句入手走近作者的情感深处,或者作者情感感发的力量在哪里,他是如何编排语码的。读了这些好书,对我们钻研教材、分析作品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因了这些基本功,我们在教学处理上有了自己的发言权。假期中,我还翻阅了《名作欣赏》、《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对目前课堂教学和前卫教学理念进行了了解,别人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教学是重要的启迪,科学的做法对我们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总之,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并非虚言,举个例子,叶嘉莹先生在分析词作时谈了许多典故,如果不是她引证一下,我根本不知道,学了就知道了。
二是精心设计问题,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成功不成功是由学生评价的。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那肯定是失败的一堂课,讲诗词,许多老师一讲到底,根本不关注学生是否获得知识,能力有没有在老师的启迪引导下得到提高,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一点任何时候老师都要铭记在心,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动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讲一首诗或词你可能储备了许多学生懂的东西,但你不能卖,不能喧宾夺主,你要想个法子让学生悟得或以浓厚的学习兴趣习得,此时要求老师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问题要有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时问题不是一个而是几个,这几个问题之间要有个过渡衔接,要触及文本的根本。有效的问题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老师要认真推敲,最好结合文本后面的“品读与探讨”栏目进行思考,我想一节课如果能真正解决几个有质量的问题,那么长此以往,何愁学生能力得不到提高?诗词教学设计的问题不同于其他体裁,要想到它们是否带动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要在问题设计上下工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些较难的关于用典等问题要在学生想不通的时候告诉他效果最好,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三是找准教学切入口,科学安排教学计划。讲诗词,找切入口非常关键,没有切入的角度,课堂教学可能重点不清、主题不明,一些老师感到诗词难教,就是因为找不到教学口径,资料一大摞,写了一大串,讲得一塌糊涂,这样的教学很可能是无用功,所以,善教者能发现问题的关键,找到切入口,循序渐进,游刃有余,挥洒自如,让你听了也是一种享受。什么是切入口?就是讲诗词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通道,举个例子,讲杜甫的《兵车行》,如何切入?怎样组织教学?主要还是抓住“行人但云点行频”这句话做文章,按照点行频的情形、原因、后果、感想组织教学,这样做,教学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叶圣陶先生说:“教学有思路,遵者识斯真。”这就要求老师学会分析教材、驾驭教材,按教学本身规律做。诗词教学在课堂进行过程中随意性确实很强,教学空间也很广,如何信马由缰,也许多一首小诗或小词也能“跑”两三节课,中学课堂不同于大学中文系教授讲解古典诗词,教学目的不一样,决定我们不能在课堂上随意,一定要按照学期初制订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能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素材取舍上要有个度,恰到好处的教学最重要。
教师懂得很多东西,就会告诉学生很多东西,教师良好的学识修养是在平时学习中养成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努力读书吧,它会告诉你一切,这是我在假期中最大的反思,借《唐诗宋词选读》说几点感想,很浅显,贻笑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