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模型构造
2015-09-10李艺
李艺
摘 要: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发展,国家已迎来了就业高峰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职学生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技术等级中低的多,高的少,表面上看职校毕业生最近几年的就业率很高,但是实际上稳定率太低。同时,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自主创业在我国是市场经济特别是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与壮大的产物,现今民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力量与源泉。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倾向的研究模型与假设。
关键词: 创业倾向 高职教育 自主创业
1.研究背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口的增长高于经济的增长速度,加之大学扩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劳动力过多而就业岗位不足的矛盾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种矛盾互相交织,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增加,职校毕业生的人数增加,就业竞争激烈;职校毕业生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技术等级中低的多,高的少,加上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攀比心理过重,表面上看职校毕业生最近几年的就业率都能达到95%~98%,但是实际上稳定率太低。同时,就业率注水、非正规就业等问题导致职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呈现隐性滑坡,使就业后失业的毕业生群体加大,隐性的就业矛盾日益尖锐。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当前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随着一系列促进创业政策的出台,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
2.创业倾向理论
最近几年在我国创业教育已成为热门话题,对于创业意向、创业倾向方面的研究有很多,但还未形成系统的研究。为了更好地预测创业意向,在国外的学术界较有影响力的有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及Bird创业意向模型。
(1)计划行为理论是由Icek Ajzen(1988,1991)提出的。Ajzen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百分百地出于自愿,而是处在控制之下, 因此,他将TRA予以扩充,增加了一项对自我“行为控制认知”(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的新概念, 从而发展成为新的行为理论研究模式——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在TPB模型中,主要由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产生创业意向,从而导致创业行为。
(2)创业事件模型(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vent,SEE)是由Shapero和Sokol在1982年提出的,该模型假设个体的创业意向受需求性认知、可行性认知、行动倾向三个因素影响。“需求性知觉”指的是个体对成立一个公司的前景的吸引程度。“可行性知觉”指的是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成立一个公司的程度。“行动倾向”指的是个体采取行动的意向。
(3)Bird创业意向模型。其是Bird(1988)在将理性和直觉思维作为创业意向的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个人、社会背景和理性、直觉思维在创业意向形成中的交互作用。个体变量:个人经历(如创业经历)、个性特征(如成就动机)、能力(如先进的思想)和社会背景因素: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二者共同组成创业背景。Boyd和Vozikis(1994)引入“自我效能感”对Bird的模型进行修订。提出理性思维通过态度或观念对意向产生影响,而直觉思维则通过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影响意向。同时,自我效能感调节意向与行为的关系。
3.研究模型的构建
TPB模型主要由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产生创业意向,从而导致创业行为;SEE模型主要有需求性认知、可行性认知、行动倾向三个因素影响;Bird创业意向模型主要涉及个体变量、社会背景因素。本文的研究结合三者的模型研究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并且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把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的因素分为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创业环境三个变量。
(1)个人特质:创业者的人格特征中独立性、合作性、敢为性、克制性、坚韧性、适应性这六种因素对创业活动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由于创业这一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赋予创业能力不同于一般能力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因此本文把个人特质作为直接驱动因素,人格特征与能力特征作为它的次级驱动因素。
(2)创业态度:创业者的创业态度影响着创业倾向,对创业有着清楚的认知并且有良好的社会资源都可以更好地帮助创业者创业。社会资本影响创业者获取创业机会信息和创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创业者的认知基础和价值判断是创业者对获取的创业机会信息和创业资源的过滤器,影响创业者最终的创业行为。创业认知是指个体对创业的认识与了解,要洞察创业商机,整合已有资源,进行组织和管理,并且明白风险和利润的关系。本文把创业态度作为直接驱动因素,创业认知与社会资本作为它的次级驱动因素。
(3)创业环境:创业环境研究是创业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创业环境是一系列概念的集合体,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本文研究的对象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影响他们创业的环境因素从社会宏观政策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来分析。社会宏观政策环境支持学生创业,主要表现在:企业注册登记方面,程序简化,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免收登记费、个体工商管理费和各种证书费、优先贷款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利率优惠等。本文把创业环境作为直接驱动因素,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作为它的次级驱动因素。
综上所述,本文将高职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为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创业环境。其中,个人特质包括人格特征、能力特征;创业态度包括创业认知、社会资本;创业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与研究模型相对应,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高职院校学生所具有的创业者特质与创业倾向正相关。
H1a:人格特征对创业倾向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H1b:能力特征对创业倾向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H2: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态度正影响创业倾向。
H2a:创业认知对创业倾向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H2b:社会资本对创业倾向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H3:高职院校学生所处的创业环境与创业倾向正相关。
H3a:社会环境对创业倾向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H3b:学校环境对创业倾向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H3c:家庭环境对创业倾向有着正向影响作用。
相应的函数表达式:创业倾向=F(个体特质,创业态度,创业环境,能力特征,人格特征,社会资本,创业认知,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
4.构造此模型的意义
(1)构造此模型对于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指导学生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是经济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决定了其是国家人才结构链中“产业员人群”,这个“群”涉及广泛,群体庞大,其专业和技能覆盖产业经济的全领域。通过创业,形成新企业、新岗位、新技术在现有经济结构中演绎、孵化、派生、裂变,不断优化整体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可以将创业精神、创业实践渗透到经济产业的各个领域,影响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占据大学生规模“半壁江山”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仅仅通过“等岗位、靠推荐、要饭碗”,依赖政府、社会、学校、企业解决就业是不能满足就业需求的,创业不足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之一。鼓励大学生积极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快捷方式”。创业是就业的一种形式,是没有失业的就业。对于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而言,创业是生活之本,是立业之基,是发展之源。
(2)构造此模型有助于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并不等于创建企业的教育。对此,英国人有独特的认识,他们认为,创业是指在混乱无序、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中勇于承担责任,积极主动地寻求与把握机会,高效地整合与利用资源,明智地决策,创造性解决问题,创新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既指向目标达成,有时又指向“创造性的破坏”。因此,创业首先不能仅仅被当做是一种纯粹的、以营利为唯一目的的商业活动,而是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此模型的构造有助于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创业教育。这样在学校进行创业教育时不仅要强化创业意识教育、创业品质教育、创业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创业技能教育,教会学生创业。过多的理论教育并不适合高职校学生,要通过案例教学、典型剖析、虚拟演练等学生易于接受、喜于接受的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同时也要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虚拟职场与实地职场相结合,拓宽创业教育的渠道。把创业教育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帮助学生做好创业规划。
参考文献:
[1]Bird B.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Ideas: The Case for Inten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13:442-454.
[2]李永强.白璇.毛雨.曾峥基于TPB模型的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5).
[3]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硕士,2006.
[4]蒋雁.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构建与实证研究——以温州在校大学生为例[D].浙江工商大学,2008.
[5]吴启运,张红.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