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015-09-10牟晓娟
牟晓娟
摘 要: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根本,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信息技能的任务,还担负着德育教育的责任。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尽职尽责,正确引导学生使用电脑,培养他们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及应用道德,使他们具备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渗透方法 德育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掌握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相关信息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信息时代的教师应该向其他学科一样,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接受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一、注重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俗话说:“无规不成方圆。”由于信息技术课大多是在微机室进行的,为了使教学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开学时就应该让学生学习机房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强调在微机室学习的纪律,让学生知道无视和违反课堂纪律的严重性。特别要求学生操作计算机时爱护机器设备、保持教室干净卫生,当课结束时,学生应该关闭计算机系统,整理好各自用的键盘、鼠标及凳子再离开微机室,这些规则的学习让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有违规的行为,要及时做出处理,把不良影响降到最低。这样可以使学生养成从小事做起的习惯,从点滴中培养优良的道德品格。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人常说:言传不如身教。教师的品质、仪表、言谈举止及学识都对受教育者有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对学生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在课堂示范和指导过程中应该有良好的习惯。从德育角度讲,教师的榜样作用至少有三方面: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比如,教师在演示保存和另存为文件时,如果不注意这个问题,随意地把文件放到桌面上,学生就会照葫芦画瓢,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养成不良的习惯。如果教师注意这个问题,则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分门别类存放文件的好习惯。同样,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语言严谨,自身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这样言传身教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有助于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巧妙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教师在备好一节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情感目标设计,把德育内容科学灵活生动地融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如可以在讲授计算机系统的时候,提到现如今广泛应用的Windows系统是由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研制的,而我国在前段时间研制成功了目前我国通过认证的安全等级最高的操作系统“银河麒麟”操作系统,通过介绍一方面让学生认为我国的信息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激起他们的爱国情结,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结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内容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编制病毒程序和黑客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的行为,了解知识产权的概念,增强学生的正版软件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合理取舍网络信息。
四、利用操作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注意强化学生的合作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与人合作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操作由于其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因而非常适合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例如: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班级为主题制作一个网站,内容包括文本、图片、视频、感想等,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需要积极与他人交流,主动与同伴合作。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程度将其搭配分组,小组内有的查找文本,有的搜集图片,有的设计版面,有的写感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树立学生敢于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五、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学生的思想意识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微机室墙上挂着学生亲手写的标语,这些标语都是出自学生内心,这些朴实的话语无时无刻不激励着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开展表扬与批评,达到教育目的。对学生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创意精神,教师要及时做出好评,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正气,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有助于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对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不良思想行为和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应适当批评,及时教育,启发学生自觉认识和改正;还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诱导,促其转化。
总之,德育具有广泛性,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几乎存在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个章节里。探求德育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以学科教学为主,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同时把握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德育,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姚超.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人教网,2011-9.
[2]张艳.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养成习惯道客巴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