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乡土文化,构建人文课堂
2015-09-10颜隆生
颜隆生
摘 要: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整合的追求。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实施亦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乡土文化以其生活化、本土化、贴近学生的优势成为践行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教学资源。本文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就乡土文化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现实意义及实际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思想政治课 现实意义 实际运用
笔者的家乡是地处闽北的一个相对偏僻的山区小县城。虽然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但蒙老天爷倦顾家乡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在历史长河中有丰厚的文化积淀。近年在当地政府的牵头和组织下,工商业经济发展活跃,山城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些无疑为思想政治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笔者在进行高中《文化生活》教学时将本地乡土文化资源有机融入课堂中,拉近了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乡土味道,也提高学生对政治科学习的兴趣。
一、思想政治课堂引进乡土文化的现实意义
1.乡土文化进课堂彰显人文价值。
乡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传承中形成,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它在历史的沿革中创造和发展的,又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笔者的家乡政和县早在商周时期先民的开发就已揭开序幕。“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大浪淘沙,闪烁着历史光芒的一处处古迹遗珠”。无论是以物质还是以非物质的形式呈现的乡土文化都包含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和特有的人文价值。将其引入课堂,不但能扩展学生的视野,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共鸣,促使学生的健康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
2.乡土文化进课堂体现课改理念。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是新课程整合的追求。学校和教师必须树立开放的、多元的大课程资源观,从地域特点、学校特点、师生特点出发努力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呈现出多样性、独特性。积极利用校内校外各种课程资源,努力为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创造实践条件。而乡土文化便是其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有说服力的特色教学资源。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性地利用乡土文化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正体现了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并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爱乡之情,促进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
二、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探究乡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
1.利用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实效。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知”作为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性,即所谓“兴趣”。在教学中兴趣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思想品德修养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乡土文化是来源于学生生活的地区,因此在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必然会增强课堂的亲和力,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文化形式的多样性,而且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在课堂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活动“城乡文化大家谈”,结合教材第六页第一个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进行不同地区文化特色的对比,在学生活动发言的基础上笔者补充强调:“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带有典型的地域特征。”此时给学生引入具有乡土色彩,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政和四平戏介绍:“《辞海》中也认为已经灭绝的四平戏,奇迹般在闽江源头的古老大山中发现,并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古老剧种历经数百年,在渐渐消逝的今天,又慢慢地苏醒……”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配以恰当的文字介绍,向同学们徐徐展现出一幅古时政和先民精神生活的生动画卷。古老而熟悉的戏台,带着浓浓乡土味道而又亲切的曲音,弥合了课堂与学生生活的心理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利用乡土文化创境导学,改变课堂呈现模式。
新课程要求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主题之中。思想政治课堂引入乡土文化资源,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中体验和感悟。教师以此创境激趣、引导学生探究、激活思维,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也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廊桥是政和先民遗留下的文化瑰宝。20世纪70年代末,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编写《中国古桥技术史》,专家们在考察中发现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虹桥技术原本以为已消失却在闽浙大地重现。政和廊桥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在于桥与庙的紧密结合,每一座廊桥中基本都设有神龛供乡民祭祀。这使廊桥承载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廊桥虽然简单而又普通,但它犹如一本读不完的书。它代表一种文化,一种乡土情感,它又是融汇了民族智慧的载体。在讲解“文化”这一大家“熟知并非真知”的抽象概念时,笔者不惜花费较多时间向大家呈现廊桥这一文化现象,通过廊桥这一生动直观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从技术、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方面感悟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出文化概念。如此一来抽象的概念不再晦涩,而且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利用乡土文化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新课堂应从过去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为学生交流、合作、实践提供良好的条件。
政和茶叶生产有千年历史,其发展的悠久历史及积淀的深厚茶文化是拓展思想政治课堂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在学生学完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之后,我组织学生开展关于我县茶文化的研究性学习。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社会调查、采访等方式对我县悠久的茶文化展开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政和茶发展的历史、茶文化传说故事、茶艺或茶道、关于茶叶的健康知识、茶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政和茶产业发展现状及今后发展思路,等等。最后要求以调查报告、小论文、数据报表或是诗歌、对联等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加深了对文化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等问题的认识,而且加深了对家乡历史、地理、人文的认识,更增强了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
4.利用乡土文化唤醒乡土意识,培养爱国情感,实现三维目标。
要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就要使德育工作真正做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各种形式的课程资源都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教学过程中融入乡土文化资源,如优秀古代先贤事迹、秀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古朴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古时遗存、有趣的传说事故,等等,挖掘其中文化内涵与精神营养,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要求通过对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体会,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在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上自觉坚持爱国主义。课堂上我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引导学生讨论:被鲁迅称为“中国脊梁”的人,这在家乡历史上是否也存在?如果存在,请举例说明,他们的具体事迹如何?学生在课前查阅、了解的基础上分组展开讨论、发言。师生在交流这些家乡古圣先贤的事迹中,一方面为自己生活在圣贤故里深感骄傲,另一方面为古代先贤身上所具有精神所折服。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积极引用乡土文化资源激发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以唤醒学生的乡土情结,进而衍生出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
乡土文化是一个族群得以繁衍生息的心灵寄托和智慧结晶,它虽然形式古朴却内涵深厚。发掘乡土文并作为课程资源融入《文化生活》教学,可以使思想政治课堂呈现出一道独特的风景,师生漫游其间,都将得到深刻感悟和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