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自尊影响的分析与研究
2015-09-10陈晓露
陈晓露
摘 要: 本文主要了解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及二者相关程度,为父母教养子女提供有效依据和指导。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尊量表(SES),对某流动人口子女学校3~6年级的262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与是否是独生子女之间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与性别之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自尊水平与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偏爱与自尊呈正相关。流动儿童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相关,父母应该重视儿童的自尊需要,采取积极的教养方式关注和支持孩子。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父母教养方式 自尊
1.引言
流动儿童指跟随父母离开家乡到父母务工城市生活和学习的7岁至15周岁之间的少年儿童。流动是一个充斥着竞争和压力的复杂过程,语言、文化及环境的地域差异等,使流动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研究。有研究表明,随着对流动儿童不同角度研究的逐步深入,流动儿童逐渐暴露出孤独、自卑和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1],这些心理问题导致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相比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如社交退缩、攻击性和违纪问题等[2]。
父母教养方式指父母对待子女时通常使用的抚养教育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抚养教育行为的特征概括[3]。有研究以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为被试,调查分析他们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情况,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在惩罚与严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流动儿童,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上的得分低于非流动儿童[4],表明与非流动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父母多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自尊是个体对自己所持的肯定或否定态度,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评价[5]。自尊对个体的情感、社会适应性、认知及品德发展等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6],因此,自尊对个体维持心理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2.结果与分析
2.1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
流动儿童总体自尊得分为27.85±3.79,最低得分14,最高得分39。男生与女生的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但差异不显著。
2.2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
母亲更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理解,父亲倾向于扮演严父的角色,在管教孩子时,更多地采取严厉惩罚的手段。在拒绝与否认因子上,母亲更多地拒绝孩子,较少给予孩子肯定。而在偏爱被试上,父亲与母亲的得分一致,表明孩子认为父母同样疼爱自己。
父母对待子女,在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上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男生受到父母的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会更多。不同年级的流动儿童在父母偏爱被试、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与否认和母亲过干涉与过保护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因子上不存在年级差异。三年级与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相比,年级小的受到父母的干涉和保护更多,且差异显著;同样,父母对于较年幼的子女更偏爱。
2.3父母教养方式与流动儿童自尊的相关性
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与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偏爱与自尊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而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与自尊不存在显著相关。
3.讨论
3.1流动儿童自尊发展状况
流动儿童的自尊状况良好,可能是流动儿童离开家乡来到城市,在适应陌生的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会面临如学业、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等问题,在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时,会提高自身社会能力,增强自信心;或者为了展示他们有能力适应现在生活,从而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水平。拥有较高自尊水平的孩子会相信自己具备的能力和肯定自我价值,从而在生活或学习中积极主动,相较那些低自尊孩子会感受到更多快乐和满足。
3.2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成长的首要因素。大部分城乡流动人口在流动地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往往较差,且缺乏当地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等[7],这些人群忙于改善生活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或者他们本身就缺乏在亲子教育问题上的正确理念。长期频繁地使用严厉惩罚和拒绝否认两种消极的教养方式,将使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否定自己,降低自信心,同时缺乏安全感,最终导致低自尊。一个能常常感受到家庭温暖和被理解的孩子,其自尊水平比感受不到家庭温暖或者不受重视、不被理解的孩子高一些。
3.3父母教养方式与流动儿童自尊有关
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可以促进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而消极的教养方式则不利于孩子的自尊发展。父母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当孩子出现需要时采取拒绝手段,让孩子在充满期待时受到打击而挫败,使自尊心受到伤害;否认行为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毫无价值,让孩子在面对问题解决或抵抗挫折时缺乏信心,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和克服,这些无价值感和无能力感,使孩子渐渐失去自信心或采取防御形式过度追求自尊,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真正的心理健康不仅是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或疾病,还要更多关注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8]。让孩子体验成功或者降低抱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尊,父母应该让孩子尝试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用鼓励的态度让孩子独立完成可以做到的事情。父母应重视并养成积极的养育理念,了解孩子所在心理发展阶段的心理特点,以平等的姿态感受孩子的想法。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传递给自己的温暖情感,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时,这样的孩子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成长为一个高自尊的人。
参考文献:
[1]杨磊,康慕云,刘艳磊.流动儿童常见心理问题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3):73-74.
[2]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0,33(2):456-458.
[3]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5(11):81-84.
[4]刘磊,符明弘,范志英.流动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习适应性的相关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6(5):144-147.
[5]赵笑梅,李婷.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自尊的关系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报,2010,12(3):60-63.
[6]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23(88):10-16.
[7]齐亚强,牛建林.我国人口流动中的健康选择机制的研究[J].人口研究,2012,36(1):101-112.
[8]孟维志,马甜语.诠释与转换:积极心理健康及其当代理解[J].心理科学,2012,35(1):24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