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康市实现“两个翻番”目标的分析和思考
2015-09-10陶勇俊
陶勇俊
摘 要: 实现“两个翻番”目标是十八大确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具体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可量化的数据指标。作者通过翔实的统计数据分析,对西部欠发达的安康市能否实现“两个翻番”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实现的难易程度,提出了发展对策。
关键词: 安康市 “两个翻番” 目标分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即实现“两个翻番”目标。这是十八大确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具体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可量化的数据指标。
“两个翻番”前者反映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后者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了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有机统一;体现了既注重经济总量的增长,又注重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顺应了广大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体现了我们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
安康市作为全国、全省的欠发达地区,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和城乡收入仍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能否按期实现“两个翻番”目标,与全国、全省同步够格建成小康社会?笔者仅从统计数据角度进行简单测算,安康市实现“两个翻番”呈现出“四易四难”的特点。
一、自身实现“两个翻番”易,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难
十年实现“两个翻番”基本的测算依据是:以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只要2011年~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均达7.2%,到2020年即可以实现翻一番的目标。而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在2000年~2010年10间国家、陕西、安康的平均增速均在10%以上。同时,“三项指标”的增速在2011年国家分别已经达到9.2%、8.4%、11.4%,陕西分别已经达到13.9%、10.0%、14.3%,安康分别已经达到15.5%、12.2%、17.6%;在2012年国家分别已经达到7.8%、9.6%、10.7%,陕西分别已经达到12.9%、10.8%、11.2%,安康分别已经达到15.2%、16.9%、16.1%,均高于7.2%的水平。假如“三项指标”保持前10年的平均增速,那么安康的“两个翻番”目标在2016年左右即可实现。因此,无论是国家、陕西还是安康实现自身翻番都是比较容易的。
但是,安康2010年人均GDP仅为12428元,分别只占全国29992元的41.4%,全省27133元的4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14642元,分别只占全国19109元的76.6%,全省15695元的93.3%;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3976元,分别只占全国5919元的67.2%,全省4105元的96.9%;简单推算,实现翻一番到2020年“三项指标”国家分别为59984元、38218元、11838元;陕西分别为54266元、31390元、8210元;安康分别为24856元、29284元、7952元。安康要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显然仅靠翻一番的速度是不可能实现的。当然,由于区域位置、自然禀赋、发展环境等的限制,这种差距也许会一直存在。
二、现价“两个翻番”易,可比价翻番难
前面的简单推算没有考虑价格因素的影响,而按照我国统计的惯例“两个翻番”目标应按可比价进行计算。这样的话,实现“两个翻番”的总量要大于简单推算的总量。以城乡收入为例,根据有关专家测算,2001年~2011年,我国城镇消费价格年均增长率为2.37%(其中2011年为5.3%),农村消费价格年均增长率为3.04%(其中2011年为5.8%)。2012年~2020年,假定我国城乡消费价格年均增长率与2001年~2011年相同,按照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十年翻一番的要求,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49682元,比简单推算的38218元高出1146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16402元,比简单推算的11838元高出4564元。比照这个测算方法,并用假定的这个全国的价格指数对安康进行粗略测算,到2020年安康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38069元,比简单推算的29284元高出87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11018元,比简单推算的7952元高出3066元。据此测算,城乡两个收入年均增速必须均达到10%以上才能实现翻一番的目标,有一定的难度。
三、城乡两个收入各自翻番易,缩小两个收入之间差距难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比例国家为3.23:1,陕西为3.82:1,安康为3.68:1。安康高于全国,略低于全省水平。实现翻番发展,虽然各自总量增大,但是两个收入之间的差距不会缩小,差距的绝对量将会进一步拉大。必须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扶持力度,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明显高过城镇居民,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实现总量翻番易,做到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难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两个翻番”必须建立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注重量的增加,千方百计地“做大蛋糕”,实现总量翻番,而且要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做到科学发展;更注重“分好蛋糕”,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注重公平,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统筹协调解决好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民、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等之间的关系,缩小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真正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