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小学数学课堂
2015-09-10刘环宇
刘环宇
摘 要: 对课堂的预设是很有必要的,并且要尽可能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使课堂教学沿着预设的轨道前进。但教学过程是随机生成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与预设有些差距。此时,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师生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生活经验 民主教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列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思考,充分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上运用“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教师应该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作为服务者、引导者,而不是展示者,更不是号令者,不能把自己的征服欲带到课堂,也不应该一味地追求花样、新颖。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同时设计的过程一定要有安全感和可信度。孩子是不容易哄骗和上当的,选材时一定要选择孩子能感受到的、真实的。如: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面积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面、文具盒的面。归纳得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从而建立面积的概念。把抽象归纳通过自身体会感同身受,只有体验才有感悟。
三、实行民主教学,开展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但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问她懂了没有,都是说懂,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给予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展现,创造、创新的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施福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3(8).
[2]张丽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林志成.初中数学教学问题的设计[J].中学教研(数学),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