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2015-09-10童琳

考试周刊 2015年74期
关键词:师范生

童琳

摘 要: 师范生实践教学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这是由它所实践的对象决定的,它的对象是小学生。师范生的实践教学不只是为了完成一个形式,而要做到形式与内容的一致性,并以此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无论是内容的设计及教学用语的使用,还是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应当充分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关键词: 师范生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 形式与内容统一

一、用合适的教学语言和形体语言呈现数学知识

教师通过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向学生传达自己的情感,进而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师范生在校学习和练习中必须认真踏实地训练好自己的语言。在实践教学中,完整清晰地将讲述的内容和达到的目标传递给小学生,努力使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走向达到同步。由于数学的特殊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如何组织并用好语言更显重要性,在导入、讲解、提问及互动交流等环节中尤其要重视。

数学语言重在准确性与逻辑性,因而对于数学概念的讲解一定注意其准确性和规范性。例如,“除”与“除以”的区别。简而言之,就是不能犯知识性的错误。一开始就要养成习惯,严格要求自己,养成严谨的好习惯,这些将会伴随一生。这也是一个优秀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注重并具备语言的规范化和准确性后,师范生还需要配合相应的形体表达,就是常说的形体语言配合。不论是手势、面部表情,还是教师在讲课时的走动和停留,掌握并控制好课堂节奏,做到松紧适度,起伏到位,同时辅之以形体语言,其效果可见一斑。利用表情动作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的效果息息相关,因而应注意丰富与学生传递教学信息交流情感的形体语言的训练和使用。这些均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关注,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还要注意使用小学生听得懂和习惯用的语言和语气,采用小学生理解问题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带入感和亲近感。不论是引入还是讲解都注意从一开始就能吸引住学生,引导他们进入到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中。要用生动的例子打动他们,能促进其对问题的思考,有了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基础。在讲解中切忌空洞,枯燥乏味,力争做到严谨而有趣,严肃而不失诙谐。

总之,“用学生能理解的方法来表述学科内容的知识”[1]。

二、结合生活和实际场景讲解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真实有用的例子,也不缺乏一些生动趣味的场景,将这些活生生的材料有机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会极大地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及时掌握知识。因而良好的情境创设既是备课的一个重要部分,又是今天在教学中所提倡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在数学教学中,更应该结合学生生活中所熟悉的事情和现象,让他们进入到体验式学习中。概念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接受的,强制性的概念注入和机械式的理解往往会适得其反,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注重并强化结合学生的亲身经历为学生营造数学学习环境,或创设生活场景,揭示概念的提出、抽象和概括过程,把握好每一步,与学生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建立联系。同时,增加探索过程,揭示知识内涵。尤其是教师的语言引领,对于学生抽象数学概念至关重要。同时,注意对学生语言表述的引导,努力使其语言的表述与其思维同步。从而使学生得到最完整的数学知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主要在于学生经历和感悟数学基本活动过程,建立一定的数学直观,培养创造性人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积淀形成的思维模式。”[2]

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进入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将生活经验进行提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

三、将“无形”的变为“有形”的“可见”形式,并注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内涵

逻辑性、严谨性和抽象性正是数学具有的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东西。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既是人类必须掌握的,是人类练习思考、思维进步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但往往在很多时候让人们觉得它枯燥,难于理解,尤其是对还没有对它产生兴趣,还没有进入数学领域的小学生来说,产生逃避甚至恐惧数学的想法是真实存在的,但数学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如何减少和消除这种想法,这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更是数学类师范生面临的问题。

将一些繁杂的变为相对简单的,枯燥的变为生动有趣的,看似无形的知识转变成“有形”的形式,抽象化了的符号给予“可见”的内涵植入。将知识内容转化成自己的内容,选用合适的学具和教具,配合易懂的图形和图表,甚至制作一些有趣的漫画和动漫,再加上风趣的语言,这更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实践教学中,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通过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引导小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师范生必须在备课中认真领悟教材潜在的思想因素。

“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数学学科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数学技能不断形成和数学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数学素养不断形成与发展的过程。”[3]

因此,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和剖析,将“无形”的变为“有形”的“可见”形式,设计教学,并在其中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四、注意对象的年龄特征组织语言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的语言相应地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低段学生,儿童化的语言应多些,多使用形象化的语言,适当使用形体语言。而对高段的学生来说,就更应注意语句的完整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此外,注意探讨性语言的使用。

数学类师范生在实践教学前和教学中只有充分准备并做到这些,才会使实践教学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童莉.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数学教学内容知识(MPCK)[J].数学教育学报,2010(4):23.

[2]郭玉峰,史宁中.“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研究:内涵与维度划分[J].教育学报,2012(10):23.

[3]王子兴.论数学教师专业化的内涵[J].数学教育学报,2002(11):63.

猜你喜欢

师范生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历史学师范生说课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师范生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开设物理学史对高校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免费师范生学习状况研究综述
试论特殊教育师范生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