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应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2015-09-10韩凤霞
韩凤霞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且学生思维异常活跃,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浓厚氛围,表现出了很强的学习愿望,他们不再是以前的“闷嘴葫芦”,而是相互交流、彼此分享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然而,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深入,一些问题随之暴露,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面我针对语文课改后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时间安排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并参与其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彼此讨论得十分愉快,此时教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五分钟内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按时完成的同学寥寥无几,教师为了下面的教学不得不放弃,从而无法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形同虚设。
2.错别字问题。解决字、词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重视基础的体现。然而,通过语文测试发现,学生的错别字随处可见,教师批改试卷变成了“纠字”工程,其他学科的老师也纷纷反映“白字先生”太多。
3.缺乏实效问题。听完一堂文言文教学课,听课教师被课堂上活跃的气氛和精彩的点评倾倒,不料在反馈时却惊讶地发现,学生对本应掌握的重点文言词语是一点不会……其实,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在此不多再举。
上述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一节语文课究竟关注什么?是关注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还是看在华丽外衣掩盖下的所谓精彩课堂。在新课改理念引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新审视当下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
语文老师在为课堂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可喜变化而高兴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新课改存在的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比较偏重对基础知识的训练,学生的字、词、旬、篇等基本功很扎实,极少出现错别字;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往往逻辑思维比较有条理,答题规范;至于文言文,重视实词、虚词的积累,在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时比较容易理解。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多关注课文的内涵分析,注重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心智的培养,课堂上着力引导学生交流,这固然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但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被削弱,如错别字连篇、文言文阅读困难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返璞归真,在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和前提。
二、解决的策略
针对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并进行认真的反思。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把基础知识训练到位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首先,提高认识,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很重要。既可以让学生梳理知识点,解决字、词,丰富词汇,又可以感知文本,了解课文段落大意,还可以使学生把疑难问题做好标记,待到课堂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另外,为了督促学生识记字词,我们还可以利用课前或课后的五六分钟对文中出现的字词进行提问或听写,这样会提高学生对字词的重视程度,使他们有意识地识记字词。
其次,品味语言,探究内涵。
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内涵,使之与文章产生情感共鸣,还要能品味文章语言,领略文章精妙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学会运用,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改教学模式中,有两个环节是最主要的,一个是探究文章的内涵,另一个是品味文章语言。前者不过多陈述,我只想在这里谈谈对文章语言的品味。在教学时,我们常常会让学生体会文中有哪些优美语段,品味它们好在哪里。如在《济南的冬天》里有这么一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底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学生通过咀嚼与品味这段话,描绘了一幅温馨、和睦而又惬意的画面。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语言含义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再次,注重文言文知识的积累。
文言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启迪人生,让人陶醉,往往把文言文当做重点内容进行教学。但由于文言文所处的年代较久,有些文字、语言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学生学习会有一些困难,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手段,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使其获得文言文知识“量”的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并产生“质”变化。
最后,注意汉语知识的学习。
虽然这不是考试的内容,但多学一点汉语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规范语言。这一项活动其实并不用抽出具体课时进行,只要在每次阅读教学后利用剩余时间学习课后小方框的内容即可。
“万丈高楼平地起”,说的是基础的重要性。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如果说把传承人类文明,培养语文素养作为重要目标的话,那么实现这一目标的根基就是基础知识,这一点就连崇尚开放、自由的西方教育家也丝毫不怀疑。相反,他们也在效仿中国的基础教育,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弥补教育的不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