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5-09-10成武军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9期
关键词:情境作文教师

成武军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怎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呢?我认为要在强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按照作文教学的特征,实施科学教学。具体谈谈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何教学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师生的双边活动,尤其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作文教学更应该强调学生的主动活动。初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追求独立,讲究自尊,喜好表现。学生虽然生活在学校与家庭的“两点一线”的圈子中,但信息社会使他们的头脑充满了新奇的思想。其语言的表达、关注的焦点、行为的方式,都具有很强的时代感。有许多“情绪”需要向社会、向他人宣泄、表达。教师就要因势利导,给其发挥、创造、发泄、表达的机会。我经常组织“升旗仪式感受记”、“诗歌朗诵评优”、“优秀作品赏析”、“报刊剪辑”、“办手抄报”、“出黑板报”等活动,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并要求学生每周至少收集两篇精彩文段,并在空白处写上鉴赏文字,每周收上来检查,发现好的“文章”或鉴赏文字在课上介绍并给予表扬,课后大家互相传阅,或复印贴上“墙报”供大家阅读欣赏。学生认真收集对写作有帮助的文字,并作出简要评析。还根据文章的内容分门别类地配以五彩缤纷的封面和生动活泼的插图,令人爱不释手。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换来的是学语文、爱老师、爱学校、爱生活、爱作文、爱文学的浓厚学习氛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消除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作文有话可写了,教师指导也有的放矢、得心应手了。

二、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应该适度、适时和得法。讲的过多,面面俱到,会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讲的太少,如蜻蜓点水,隔靴搔痒,又起不到点拨的作用。比如作文前的指导,要变教师讲为学生观察或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加入,增强兴趣,活跃思维,以其达到从容成文之效果。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后,可让学生讨论“移山哪如搬家”;学了《最后一课》后,可让学生讨论“韩麦尔先生重返讲台后,小弗郎士该怎样学习”;学了《荔枝蜜》后,让学生讨论“作者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的深意在哪”等等。经过反复地讨论,既明白了范文的匠心,更觉得可写的内容很多,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提高,作文的思路理顺,下笔自然从容不迫,这种“先说后写”的方法,每次讨论的时间虽短,效果却是事半功倍,有助于学生养成作文前认真思考的习惯。讨论中,学生明白了作文的目的,获得了许多可写的材料,受到了“谋篇”方法的启发,作文变得不再是难事了,学生肯定会“有话写”、“乐于写”。

三、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1.重视学生的写作实践,首先需要教师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可从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愿望。可以让学生谈谈社会对人的写作能力有哪些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对工作有何帮助等等,从而使学生真正明白写作在现实社会中的广泛用途;还可从个人生活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明确写作是他们生活的需要,是一种精神享受,是记述自己,表达自己喜怒哀乐情感的一种方式,是整理自己思想,挖掘自己潜能的有效途径。

2.重视学生的观察和体验。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打过比方:“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作文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①用优美的故事营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深受故事情境的感染,以此自然引入写趣事作文。②用新颖的文章创设良好情境。可给学生朗读一件新鲜事,让学生听后称奇。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写出生活中的新鲜事,也让大家感叹不已、回味无穷。③用奇特的材料创设情境。如在教学七年级第五单元“写作——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时,教师可首先编写一个地球已被火星人占领,科学家奋力营救的故事材料,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以此引发出学生对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浓厚的兴趣。

3.重视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结对子或以组为单位评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兴趣很浓。事先做好批改指导,告诉学生首先要纵观全篇,整体评判,包括体裁、中心、选材、结构、抄写等。其次着眼局部,重在推敲词句,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的运用及标点的选择等。这样的具体指导,使学生有步骤地、有目标地进行修改,减少了修改时无从下手的被动局面,降低了学生活动的难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作文课的趣味性。

总之,要全面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迫切需要语文教师大胆地探索改革,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出发,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作者单位:张掖市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情境作文教师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