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解析

2015-09-10王建民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蓝绿县市绿营

王建民

2014年底,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结束,国民党惨败,民进党意外大胜,台湾政治板块发生转折性移动,由过去的“蓝大绿小”转变为“绿大蓝小”,由过去的“北蓝南绿”转变为“遍地皆绿”。那么,这一选举结果是否意味着台湾蓝绿二元政治结构被打破?台湾政治板块移动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无所作为的民进党何以能够大勝?造成这一结果背后的根源何在?这些重大问题都需要深刻解读与分析。

今天台湾政治结构为蓝绿二元结构。这次台北市长选举,出现了以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或第三势力的大胜,而且对周边地区有放大效应,从而不少学者认为台湾政治发展开始超越蓝绿。那么,台湾政治结构是否发生质的变化或重大变化,第三势力是否成为一支不同于蓝绿的独立政治力量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第三势力常常也被认为是中间选民。中间选民中又有经济选民与理性选民。所谓的理性选民是极少数超越蓝绿、主要以经济与治理能力为依据进行理性投票的选民。经济选民是非常重视经济发展特别是两岸经济合作的选民。依此定义,并不是所有中间选民会持续支持柯文哲。

其实,笔者与外界对柯文哲代表的“白色力量”或柯文哲现象已有较多讨论。可以肯定地讲,柯文哲的基本支持群众是绿营,否则仅靠所谓的第三势力是不可能赢得选举的。以民进党苏贞昌上次台北市长选举得票近65万票计算,柯文哲来自非绿营的选票最多不超过20万票(因为民进党在台北市的选票是增加的)。所谓的“白色力量”,其实也主要是近年兴起的公民运动力量,又以年轻人为主,他们是否属第三势力是存在疑问的。因为他们的理念、主张与民进党基本上是一致的,是支持民进党的,只有极少数与民进党的政治理念不同,总体上是属于泛绿营的,即极少数浅蓝与部分中间选民支持柯文哲。

就台湾的政治现实观察,台湾第三势力是很难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在于笔者一直强调的台湾任何政治势力或政治派别不能回避台湾政治定位与两岸关系定位问题,最后的选择必然回归到蓝绿两大阵营问题上。过去的李登辉、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等都曾努力建构第三势力,但均以失败告终,未能逃出蓝绿结构,问题就在于此。

在可预见的将来,台湾政治蓝绿二元结构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蓝绿力量对比的翻转,由“蓝大绿小”变为“绿大蓝小”,通过一些重要数据可以充分显示蓝绿力量对比的显著变化。一是台湾22个县市,国民党执政县市由15个减为6个,民进党由6个增加为13个,无党籍由1个增为3个;按蓝绿结构分,呈现“蓝8绿1 4”。其中,6都(6个直辖市)由“蓝4绿2”变为“蓝1绿5”。二是国民党在这次22个县市选举总得票数为499万张,民进党参选的17个县市总得票数为583万多票,超出国民党84万票;按蓝绿结构分,将台北市柯文哲得票数85万票的65万票归为绿营(上届不看好的苏贞昌在台北得到近63万票),再加上民进党未参加选举的县市得票估计20万票,则绿营总得票数达668万票,较蓝营多出近170万票。三是这次地方选举,国民党得票总数为499万票,与2012年大选马英九得票数689万票相比,两年减少190万选票。将以上结果对比分析,目前绿蓝支持选民差距约170至190万票。四是台湾人口2300万人,民进党执政县市人口达1444万人,占全台人口总数的61.7%;台湾合格选民 1850万人,民进党13个执政县市人口1140万人,占61.62%,加上台北市,绿营合格选民则占合格选民人口的70%以上。五是国民党县市长选举得票率从上届(2010年)的47.88%降为2014年的40.7%,减少7.18个百分点;民进党由45.32%上升为47.55%,加上台北市则为55.48%,增加10.16个百分点。

可以说,这次台湾“九合一”选举彻底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版图,改变了蓝绿力量对比,也将改变台湾未来政治发展方向,但没有改变台湾蓝绿二元结构,也很难超越蓝绿,除少数中间选民外,在重要选举中依然是“蓝投蓝、绿投绿”,蓝绿基本盘依然是影响选举的关键因素。

这次国民党在选举中惨败与民进党的大胜,出乎许多观察家与学者的预料。观察国民党、民进党在岛内的政治发展与台湾蓝绿板块的移动以及台湾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就会发现,这一切的发生并非是偶然的,并非一夜之间实现的,而是有其必然性,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

就过去三次地方选举蓝绿得票率观察,民进党得票率呈现持续上升态势,国民党得票率呈持续下滑态势。2009年台湾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得票率与民进党得票率分别为47.88%与45.2%,两者已十分接近,相差只有两个百分点。2010年五个直辖市长选举,国民党与民进党得票率分别为44.54%现49.78%,即民进党接近50%,领先国民党五个百分点,得票数超过国民党30多万票,表示在五个直辖市中蓝绿结构已首次出现“黄金交叉”,已呈现“绿大蓝小”。但由于只是五个直辖市选举,而不是全面性的地方选举,未引起外界尤其是学者的太大关注。就整个台湾民主政治发展历史看,一直呈现“国衰民兴”与“蓝消绿长”的趋势。就近年县市长地方选举发展看,绿营得票数与得票率双双超越蓝营的态势更为明显。就是说,绿营力量(得票数或支持率)迟早会超过蓝营的,只是不知道何时会发生。这次“九合一”选举结果,果真发生了,国民党得票率降为40.7%,民进党上升为47.55%,超出国民党近七个百分点。选民结构与政治结构由过去的“蓝大绿小”转变为“蓝小绿大”。可见,国民党的大败与民进党的大胜,表面上看有其偶然性,但整体观察则有其必然性,是一个渐进过程。

这种必然性的发生,当然是众多因素叠加形成的,但最重要的或从历史发展角度观察,则是台湾社会“脱中国化”、“本土化”与“台湾国家化”的发展结果。

由于特殊历史背景与李登辉、陈水扁当局推动“去中国化”教育等原因,台湾社会的政治认同尤其是国家认同、政治身份认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这种政治认同变化的必然结果有利民进党的发展,不利国民党的发展,而且在选举中逐渐体现出来,才会最终有“九合一”选举的结果。

在历史上,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毕竟孤悬东海,与祖国有100多公里的海峡相隔,更由于台湾多次受海外列强的侵略与殖民,造成台湾与祖国关系的特殊存在,容易形成“台独”生存的土壤,在清代就有“台湾问题”与“台独”的出现,解决“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央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日本50年的殖民统治,更造成日后台湾与祖国关系的淡化,并走上与祖国大陆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国共内战,蒋介石集团退台偏安治理,尽管主张中国统一,反对与打击“台独”,但强烈的“反共”意识与教育以及后期蒋经国的“本土化”政策,客观上造成日后台湾的“反华意识”与“反中意识”,造成“中华民国台湾化”的政治危机,造成台湾政治本土化发展。李登辉、陈水扁20多年“去中国化”与“台独文化”教育,进一步强化了今天台湾社会的“独立政治意识”、“脱中国化意识”与“台湾主体意识”。30多年来两岸关系的改善,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却无法打破两岸两个不同政治体系、不同政治意识,而且台湾的政治认同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逆转,中国人身份认同大幅下滑,台湾人身份认同大幅上升,台湾内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认识逐渐消失,“台湾国家化意识”普及化与内在化。

这种政治与身份认同,在全球化背景下,与台湾社会的反政府、反体制、反贫富差距、反薪资停滞等结合在一起,终于在台湾发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国民党惨败,损失近200万大军。

为何这样讲?关键是由国民党与民进党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与政治路线决定的。国民党是从中国大陆战败退居台湾的一个政党,如今是一个有120年历史的老政党,正式名字叫“中国国民党”,尊孙中山为国父,曾坚守三民主义,曾认同中国,主张中国统一。但在台湾民主政治发展与“台独”主张合法化之后,国民党的政治主张与台湾的政治现实越来越矛盾,越来越冲突,国民党必须在“中国连接”与本土化问题上寻找平衡点,于是陷入两难困境。放弃“中国连接”,彻底本土化(党内一直有一股势力主张将“中国国民党”改为“台湾国民党”),就会变为“独台”政党,就与民进党的主张一致,失去原有的具中国意识的民众支持;如果坚持与“中国连接”,主张两岸和平统一,又会失去当今台湾日益本土化的民众的支持。这让国民党在政治定位问题上变得十分困难,左右为难。于是今天的国民党,为了选举与执政,向现实妥协,不再讲两岸和平统一,不再讲自己是中国人,仅讲中华民族,讲炎黄子孙,强调“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等,可以说国民党已经变为实质上的“独台党”与“不统党”。国民党这一政治立场与主张的变化,造成党内认识的混乱与分歧,理念不一,理念摇摆,方向不明,凝聚力下降,战斗力减弱,走向衰败也就成为必然,在新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巨大变迁的环境下,国民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大败也就不足为奇。

可以说,经过20多年发展,“台独”不仅早已合法化,而且正当化,“台湾国家化”已“内在化”为一般民众的政治共识。依台湾民调显示,认同“台湾主体意识”的民众比率已超80%。“台湾主体意识”就是事实上的“台独意识”,认为台湾是一个国家,中国大陆是另一个国家。今天的台湾青年人,在李登辉、陈水扁“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教育之下,他们的政治理念中,没有中国,或者中国是另一个国家,台湾是一个国家,他们不是中国人,是台湾人。这种现象,不只存在于今天台湾的所谓本省人中,即使外省第二代、第三代也有这样的普遍认知。这样的一代青年人,自然不会去支持极力与大陆建立良好关系的国民党,而更倾向与他们政治理念一致的民进党。这才能回答青年人投票倒向绿营的根本原因。青年人大范围倒向绿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民进党将自己标榜为民主政党,是追求社会正义的政党,而将国民党视为“反民主”的政党,是威权政治的延续者。同时,国民党的老化与官僚主义,没有朝气,论资排辈,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青年人加入国民党,发展的空间很小,很难吸引青年人。相对的,民进党是一个青年政党,没有显著的官僚主义与官僚文化,党内气氛活跃,充满活力,党内精英青年人众多,而且中常委有不少30多岁的青年人(国、民两党的中常委平均年龄相差20多岁)。

可以说,当今台湾社会的“脱中国化”、“绿化”与“独化”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台湾社会氛围与发展趋势自然不利于“既与中国维持连接又不能彻底本土化”的中国国民党,有利于标榜代表“本土政治势力”与“去中国化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

这次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束后,各界都在检讨国民党大败的原因,都在责怪马英九,却很少有人探讨民进党大胜的原因,令人不解。

这次地方选举,不论有无地方执政权,民进党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在22个县市选举中,民进党仅提名17个县市候选人,就获得13个县市长执政权,获得583万票,大赢提满22个县市候选人的国民党84万票。那么,民进党为何会大胜?是国民党的败就是民进党的胜?还是民进党功绩卓著或是民进党赢得人民的信任?却没有人去讨论。

2014年台湾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对民进党的支持度只有25%多一点,也就是1/4,仅较国民党的支持度高不到两个百分点,何以在选举中狂胜国民党?过去6年,民进党在失去政权后,尽管大张旗鼓地召开多次会议,进行败选检讨,寻找改革出路,然而却一直停留在“检讨”上,没有任何重大改革与改变。民进党的“台独党纲”没有废除也没有冻;民进党不承认两岸两会协商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民进党“反中”与“抗中”,歧视陆配、陆生与陆资;民进党反对设立自由经济示范区,阻碍经济发展。这样的民进党何以能够大胜?难道民进党的胜选,仅仅是因为“强烈监督政执政党”?是因为民进党“为反对而反对”的做法达到让人民满意的目的?6年来,民进党对台湾经济与两岸关系发展没有任何贡献,反而成为最大的阻碍者与破坏者。这样的民进党何以会赢得选举?特别是今天台湾的困境与所谓的马英九执政的“无能”,是谁造成的?说句老实话,在很大程度上是民进党造成的。民进党对马当局推动的任何经济改革与两岸政策开放都采取强烈批判、否定态度与立场,没有给予一句肯定与一点支持,连“二八分”都没有,于是“为反对而反对”已成为民进党的政治标签,就像马英九“无能”的政治标签一样。这样的民进党为何会大胜?让人百思不解。如果说,民进党执政县市政绩突出,胜选可以理解,但民进党没有执政的县市同样能够获胜,就难以理解。特别是民进党执政的高雄市在选前数月发生严重的“气爆事件”,却对陈菊的选情一点都不影响。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国民党执政县市,可能就不一样,可能会对选情造成很大的冲击,败选一定。

这么多的不理解,原因何在?其实,除了民进党的政治文化与国民党不同外(凝聚力强,内斗不影响一致对外),除了国民党不争气外,关键在于台湾社会发展大环境不利于执政的国民党,而有利于民进党。这一大环境因素复杂,一是国际大背景下的反政府、反体制与反贫富差距扩大等社会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而且日益突出,进而涉及到台湾,出现各种抗议活动的公民运动。这一形势非常不利执政的国民党,而有利在野的民进党。二是中国大陆的迅速崛起,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差距迅速扩大,台湾的优势不在,台湾民众的优越感不在,“惧中”、“恐中”甚至“反中”意识兴起,而执政的国民党积极发展与大陆的关系,加强两岸合作,被绿营与亲绿媒体扭曲为“亲中卖台”,扭曲为造成两岸交流的失衡与利益分配不均,两岸红利为财團垄断,普遍民众未获其利。这一认知与社会舆论非常不利国民党,而且让国民党原本认为的“两岸牌”成为负面效果,而有利于对国民党大陆路线进行批判的民进党。三是台湾社会意识发生很大变化,“台湾主体意识”甚至“台湾国家化意识”高涨,主张与支持台湾独立的人持续显著增加,而赞成与支持统一的人在显著减少,在台湾政界敢于公开承认自己是中国人者少而又少,台湾人的政治身份认同成为时代主流。这种政治认同的变化与民进党的政治认同基本是一致的,与国民党是有显著差别的。这样的政治认同当然非常不利于所谓“亲中”的国民党选举,而有利标榜本土政党与主张台湾独立的民进党。这才是民进党胜选背后的最重要原因。否则,我们无法解释,一个没有改革与进步、只有抵制与反对两岸交流合作、公开主张“台独”的政党何以在地方选举中大胜,这也是非常令人感慨的事情。但这样的结局,对台湾是福是祸、是好是坏,则需要冷静思考与权衡。

猜你喜欢

蓝绿县市绿营
女性灵动风采
曾国藩为什么不让绿营转型,而是另起炉灶拉起湘军?
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县市级广电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策略
清代马政概说
通过双向网络整改,推动县市广电事业健康发展
问题的关键是政治基础“绿营”“自己人”接手海基会
本期导读
绿营聚众数万搅局“陈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