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非连续文本阅读策略

2015-09-10陈曙光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教学

陈曙光

摘 要: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安排了不少非连续文本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小学语文阅读感悟之不可忽略的内容,更应当采取一定的科学策略,采用理想的促进办法,让非连续文本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关键词: 非连续文本 阅读教学 阅读策略

笔者任教小学语文教学,感到现行的语文教材中非连续文本可以说内容丰富,表达的形式十分多样。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非连续文本教学进行过思考,有时会这样想:非连续教材文本是可有可无的,可教可不教。果真能这样?教学中比较有意义地感到:非连续性文本直观、简明、醒目、概括性强、信息量大,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评价信息,提高语文素养。

一、让非连续文本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增设了非连续文本方面的内容,非连续文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一个新亮点,非连续文本有数据表格、图解文字,也有调查报告、凭证单、产品介绍、使用说明书,还有保修单据、地图、广告、公告、目录、索引。这些内容都是相对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诸多材料安排在语文课程文本的相关单元中,构成一个较完整的非连续文本体系。由于非连续文本涵盖的内容那样广泛,那么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中,从图文等组合的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让学生获取有价值的数学既是出发点,又是落脚点。非连续文本信息,何能让学生认为是有价值?窃以为需要学生通过探究提高对信息价值的认识。比如,一个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则看似比较简单的省市简称歌,学生只要稍加探究,就能获取里面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譬如简称歌其排列顺序是按照区域板块进行排列的,读熟了这简称歌,从一定程度上即已知道一些省份所相邻的是哪些省份;相关省份的简称里面所蕴含的内容就极为丰富,有的是省名全称的一个字,有的就是古之国家的全称,因为古之相关国家就只有现在的一个省大;有的就是比较直接的少数民族称呼,当然还蕴含一些其他方面的内容。如果由学生比较自主地发现更多非连续文本上的信息,就从更广泛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探求兴趣,提高小学生探究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进而达到教是为了更好地不教的理想效果。

二、让非连续文本的丰富信息增强学生的探求欲望

被选进教材的那些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虽然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但不可能完全涵盖全部。非连续性文本只能是沧海之一粟,学生必须理解的内容应当更多。如果平时比较关注学生对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的探究,那么学生不仅仅是在获取知识,还是在汲取营养,激发兴趣,激活创新,提高能力。更令我们欣喜的是,学生关注和欣赏学校周边或者就是学生所能涉猎的整个社会中所固有的非连续性的文化。譬如教材文本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其中就包含教材文本中的一幅幅插图,这样的插图有何作用?对学生而言,其作用是惊人的。文化正经历由语言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变,小学语文教学也在经历语言文化与视觉文化的完美结合之趋向。小学生的阅读课文中,除去教材文本外,教材的插图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插图值得我们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笔者比较关注教材中的一幅幅插图,一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相关插图,让学生获取实实在在的信息,从那一幅幅图案中感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中的许许多多的必需。但插图与比较连贯性的语言要求是有区别的,学生便从插图联想起与插图有关系的行为。学生这样的观察、联想比起教师的苦口婆心的说教要灵验得多,可谓是一定意义上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譬如教学《船长》时,船长与他人之间的对话,那语言是那样斩钉截铁,可见船长的担当意识,如果仅凭这样的语言文化,是不能够让学生比较正确地感悟的。让学生欣赏那船长高大形象的插图,学生便可得到一定意义上的心领神会的补充。

三、让非连续文本的丰富形式强化学生的探求能力

对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文本,有人曾经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如外在的结构、图像的表达、直观价值、补充辅助作用等。研究者把插图看做是课文外在结构(类似排版方式)的一部分。这就告诉我们:插图和课文各具特色,插图与课文有着某种程度的相关性,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产生极大的影响。无论对学生阅读感悟教材文本,还是对适应新发展时期的需求,非连续文本都会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它的身上小学生可以相当积极有效地探究奥秘,只要学生舍得花气力,那么探究的能力就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材文本和教材中的非连续文本是完全可以互相渗透的,互相转化和渗透为学生架构起一座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互为往来的混凝土桥梁。只要让学生形成理想探究的局面,那么学生就可以独立而又稳健地在这桥梁上行走。研究表明:当插图的信息与课文相一致时学生对连续性文本之阅读理解成绩则高于单独呈现课文时阅读理解的成绩。尤其在所教的中高年级学生中,这种比较高的阅读成绩显得尤为突出和显著,譬如教学《生命桥》时,学生可以比较好地将老羚羊一只只接连跳起在悬崖上空形成弧线的,语言与教材中的那幅悬崖插图互为渗透和补充,让学生从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和非连续性文本——插图的视觉文化产生极丰富的联想,感到老羚羊生命之壮观,行为之壮烈。

参考文献:

[1]张永清.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策略[J].求是学刊2005(3).

[2]孟建.StefanFriedrich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陈红香,张必隐.小学三、五年级学生阅读理解中插图效应的研究[J].心理科学,1997(5).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