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类院校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网络教学研究

2015-09-10王艳娟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

摘 要: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网络教学,成为理工类院校通识课程改革的创新途径。建设精品网络课程,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多媒体化、教学方法网络化、师生交流多样化、课程考核合理化。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线上交流与线下研讨相结合,实现了师生共建共享网络资源库、互动交流多样化和师生互评机制的三位一体,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加强师生和谐互动,达到教学相长,更好地实现历史文化教书育人的价值功能。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8-0044-03

网络教学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领域,不少高校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了一批网络课程。将网络教学拓展至通识课程,尤其是在理工类院校开展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网络教学,建设精品网络课程,成为通识课程深化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一、理工类院校开设历史文化网络通识课程的现状及意义

理工类院校开设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目的,在于解决“狭窄于专业”以及“专业的狭窄”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发展演进的脉络,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使学生理性看待古今中西文明,提升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有效发挥中国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功能。

目前,理工类院校开设历史文化通识课程,普遍面临着师资队伍不足、教学改革难以深入等问题。理工类院校的师资力量以理工两大学科居多,文科类教师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汉语言文学、外语以及法律政治等专业,历史文化类专业教师非常缺少,难以满足大学生广泛的学习需求。另外,通识课程一般是在晚上开设,以青年教师居多,有的也仅是为了弥补绩效工作量不足而不得以开课,历史文化类选修课更是少之又少。笔者所在院校属于Z省一类高等院校,目前开设的历史文化类课程仅有5门,受益学生每学年度不足500人。因此,进行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网络教学成为必然选择。

首先,历史文化网络课程可以解决理工类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通识网络课程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的课程资源同步在线,包括文本教案、讲义、PPT、试题库、学生作业、学术前沿资讯、专题相关视频、推荐书目、经典视频推介、参考文献等多种类型,也可以将任课教师的授课视频以及全国高校名家名师的授课讲座视频集中上传至网络平台,供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同时,网络课程还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授课课件、文本教案、课外阅读材料、网络习题、精彩影视作品等。此外,借助讨论区论坛、答疑模块、活动设计等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其次,网络课程可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兴趣的学生,做到差异化教学。理工院校的通识课程,教学对象都是非历史文化专业的学生。同一课堂中既有文科类学生,也有理科学生,还有服装设计、材料纺织、生物技术、机械、艺术设计类等专业的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知识结构有差异,兴趣点和关注的社会领域也不同。文科生掌握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相对丰富些,理科生相对薄弱些。开设网络通识课程,有效地延伸了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学习时空,通过多媒体直观再现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将学生带入一个体验式的教学环境中,诱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加以引导,使其深入到历史文化的价值核心。同时,学生通过课前网络学习,弥补了知识空缺,发现了疑难点,带着问题返回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再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多向交流,提升历史文化通识教育的实效性。处于新形势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尤为关注社会热点或政治敏感问题,力求运用大学所学知识解释各种社会问题,向传统历史文化和中国近百年变迁寻求解答,不再满足于课堂的简单说教。设计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政治性与现实性、故事性与思辨性的、贯通古今历史文化的、丰富多样的专题,内容涵盖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实现教师讲授和学生演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堂听课与视频赏析相结合、线上交流与线下研讨相结合等多面向、多形式的相融。在和谐的师生互动中,有效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传道、授业、解惑三大目标。

总之,历史文化网络课程既扩大了理工类院校学生的受益覆盖面,也实现了通识课程的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相促进,提高了历史文化通识教育的实效性。

二、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网络教学实践

很多高校购买或研发的教学平台,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1]笔者在Z省高校开设的《中国社会变迁史专题讲座》属于历史文化类通识课程,已开设四个学年八个学期,拓展为高教园区校际选修课已有两年,精品网络课程建设也有两年多时间。该网络精品课程着重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评价古今中外文明,增强辨别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的能力,有效发挥历史文化育人的价值功能,将网络平台打造成答疑解惑、释疑引导、深入研讨的便捷有效途径。

1.师生共建、共享网络资源,建立各种信息库

课程网络资源集文字、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于一体,将历史情景化、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用丰富的感官立体地接触历史、触摸历史、体验历史,激发学生的历史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时代使命感。[2]同时,充分利用了网络平台的共建共享功能。其主要做法有三种:①建立优秀作业展示库。利用网络平台的作业模块,布置学期作业、设计团队学习活动、组织专题讨论发言、撰写读史随笔等形式,让学生上传文本,教师公布优秀作业,起到了示范、激励的作用。②利用平台的答疑、作业、讨论区模块,鼓励学生上传学习感想、最新资讯等,形成反映学生兴趣点和关注点的各种信息库。③构建“师生共同备课”机制,有效整合师生资源,群策群力,设计各种主题资源。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后,发表疑难问题、学习感想,教师收集各种信息,返回到课堂教学中答疑解惑。 这些共建共享的做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网络课程的认同感、亲切感、归属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从单向“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积极“共建共享者”。[3]

2.拓展网络课程师生交互交流的多样化

目前,一般的网络课程虽然实现了课程资源的网络化,但忽视了网络平台巨大的交互功能,依然是教师给予、学生自我决定或选取,并未改变传统的师予生取的模式,尤其是师生难以实现及时的、实时的、动态的交流与沟通。[4] 4A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理念“anyone,anything,anytime,anywhere”,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与校内外任何浏览者之间的多面向的互动,真正达到“双赢”、“多赢”。4A网络平台突破了一般网络课程的简单呈现,给师生双方提供了全新的网络教学环境,拓展、巩固、深化了教学内容。

(1)充分利用4A网络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

为了使精品网络课程成为师生之间研讨、争鸣、传道授业解惑的大众化、快捷化、公开化的交流途径,我们采取了班级管理、督促与启发学生自觉相结合的做法。设立学期班级,专门予以推介和引导,要求学生在一学期内至少登录一次、提问一次,作业必须通过平台提交电子版。在4A网络教学平台的“答疑”、“讨论区”模块,任何一个学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登录网站进行学习或提问、发言。所提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多领域。教师的答复及时并富有启发性、思辨性,既可以开门见山、就事论事,也可以循循善诱、旁征博引。这种多维度的交流研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关系,也给其他浏览网站的学生以引导和示范,推进互动交流。

(2)设计特定主题的话题,引导学生参加讨论、交流

根据专题内容,结合学生兴趣点和社会热点,设计具有吸引力、感染力的特定主题帖,注重价值观、人生观和历史观的科学引导。目前,讨论区模块具体分为“专题专论教学区”、“优秀作业发表区展示区”、 “图说历史:有图有真相”、“奇文同赏:书目、资讯推荐区”等分类板块,各分类下又发布了多个主题帖。师生可以在各论坛查阅主题文章,发帖回帖。有的题目因为涉及到历史上的焦点问题或是现实热点问题而备受学生关注。学生既有热议某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的,也有不同意主题帖观点而进行反驳论证的;既有咨询课程教学问题的,也有研讨课外学习疑惑的;既有对现实社会热点问题争鸣的,也有对历史文化、人物、事件等讨论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地域、不同价值理念、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讨论区论坛,抨击时弊、追根溯源、见仁见智、谈古说今、砥砺思想、自我鞭策、同学习共进步。

(3)强调历史观、价值观的多向引导,将知识传授与素养培养有效结合

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和当今社会思潮的激荡使得大学生头脑中有多种思想,需要利用网络教学的教育功能进行“意义接受学习”。[5]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落脚点正是传授“思想”、“史观”与“理论”,强调“思索”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寻求“智慧”而不是简单知识,提升“素养”而不是单纯的学习。大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是在明确的教学导向和教师主导的交互交流中自主构建的。在网络通识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直接影响着交互目标实现的程度。[6]历史文化通识课要求教师的综合知识必须涵盖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领域,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和史学素养,才能驾驭交流互动的课堂,达到教书育人、观念导人、情感化人的多重目的。通过智慧和素养的交互作用,引起学生认知层面的感知和思考,从而激发价值观的正能量,达到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多重塑造。

三、师生多面向互评机制的有效支撑

教师可以组织安排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学生也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评价,做到网络教学“反哺”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相长。

1.重在能力考查,标准多样化、多层次

目前,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突破了简单的知识考试,着重能力考查。课程采用多样化、多层次的考查标准,考查重点涵盖知识考查、能力考查、态度考查、信仰考查等四个方面,考查学生中国历史文化基本常识的掌握和理解,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念进行全面、公正、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态度,考查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焦点问题的关注及其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水准。各考查部分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查中都有所体现。在期末考查部分,借助了网络平台的在线自测模块,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考题进行组卷,同时辅以综合类的材料分析问答题,实现了考试内容和题型设计的创新与突破,解决了当前期末考查的模式化、教条化、抽象化等问题。[7]

2.拓展网络课程的功能,设立面向学生的多样化考查形式

历史文化通识课程的考核引入网络信息化技术,有效利用了平台的在线考核功能,采用学习档案、活动设计等模块进行考查,主要有试题库、自我测验和教师评价等部分组成。第一,利用自测模块,学生可以对自己进行测试,系统自动给出对错和答案,依据成绩检验知识基础和学习成效,并及时进行自我预习或复习。第二,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针对登录次数、提问次数、发帖回帖、精华帖等学习记录进行考评。第三,教师布置作业,设计讨论,展示优秀作业,奖励积极参与讨论者,起到激励、示范的作用。

3.学生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评价

在网络平台讨论区设立专题论坛,引导学生就专题内容发表见解,对课堂学习和网络教学提出自己的见解。每学期初公布授课专题和教学安排,让学生选择感兴趣专题,提出学习需求,教师根据投票情况确定授课专题,并适时补充专题。在学期中期,进行课堂和网络的教学调研,根据学习效果和学生反馈,针对学生提议、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学生由评价对象转换成为评价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评价,有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网络教学平台登录总次数达4000余人次,登录总时间已达10000多分钟,广受师生的好评。

网络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都会影响网络平台功能的有效发挥。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的优势,增进师生多向交流,达到深化课堂、延伸课堂、拓展知识、培养情趣、提升人文素养等诸多教学目标,依然是一项艰难的任务。在网络平台的完善、管理、引导和评价环节上,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线上交流与线下研讨相结合等多面向、多形式的相融。

参考文献:

[1]樊文强,刘庆慧.中美顶尖高校E-Learning、网络教育及OER开展比较及启示——基于高校应对时代发展挑战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2):23-26.

[2]杨宇辰,王伟.意义接受学习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网络教学中的优化应用[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2):53.

[3]王艳娟.网络环境下交互教育实现路径的探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网络教学的实施为例[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30(3):439.

[4]渠长根.依托互动平台,拓展教学空间——《概论》和《纲要》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思考[A].陈建勇主编.高校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浙江理工大学的改革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12:76.

[5]戴红,安继芳,常子冠等.基于网络学堂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优化[J].中国电化教育,2014(7):90.

[6]杜春梅.网络平台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交互教育模式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6):58.

[7]黄一斓,颜林.高校历史文化通识课教学中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下载[J].考试周刊,2013(92):150-151.

(编辑:李晓萍)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化学实验教学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分析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