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级中实施小组合作管理的演进过程
2015-09-10王振华
王振华
摘 要: 新课改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班级中实施小组合作管理是新时期教学活动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有助于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摘 要: 班级 小组合作管理 演讲过程
一、小组合作管理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班级管理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当时他认为要系统地管理好班级,对班级成员严格要求,采取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强压式管理方式。而这种管理形式会阻碍老师和学生的相处,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马卡连柯提出:“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这一学说让我们认识到学生与教师都是集体的一部分,应该互相合作共同管理班级。而这种合作可以小组形式实现,要求所有学生都为班级管理出力。他们各司其职,在教师的指导、支持下顺利进行班级管理所有活动。
其实小组合作管理早在我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学生自治”这一理论中就有提到。90年代初我国产生小组合作这种班级管理模式,也就是将班级化成许多个小集体,再由教师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小组长,让他针对小组学习、卫生、纪律及各方面做统一管理。但是这种做法往往流于形式,只有极少数学生能为班级管理出力,没有真正做到学生的自主管理,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倦怠心理,合作小组变得没有意义。以以往管理模式为基点,通过漫长的教育实践和发展,小组合作模式得到不断完善。合作小组要求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班级管理的全员参加,使学生主动且自主地施展自身才能。近年来在国内外许多教育机构成功实践了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如有名的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他们让孩子尽可能在自己的小组里发展特有的优点,激起他们多种才能,最终完成对班级自主的管理。
二、教育改革下小组合作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管理是所有组织活动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无论这个组织属于什么性质,科学管理对组织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科学的管理学派代表人泰勒认为:“管理是一种合作的双赢。”可见合作管理理念早就被渗透在管理理论中。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著名的论断:“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与标志。”受苏霍姆林斯基观点的启发,教育领域中小组合作管理形式开始在国外一些教育机构萌生,并在传统教育管理的基础上与前苏联的合作学习理论相互融合,形成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性的小组合作管理形式。目前小组合作管理行式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机构采用并被认为是当前最科学的管理形式之一。
90年代初我国借鉴了国外的小组合作管理理论,开始了关于这种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并不断在实践中进行了改善与发展。在经历了传统小组管理模式到教育改革后的新型合作小组的探究与完善,全国许多教育机构及学校内化出适合自己教育现状的合作管理模式。在当今教育革新的要求下,一定要更新观念将教与学的形式进行改进,以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导当前教学管理工作。总之,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与教育实践,我国小组合作管理不断进步与完善,并在各个机构中取得相当大的成果。
三、对以上研究的思考与总结
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培养孩子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致力于孩子们多种能力的发展。而要让学生各种能力全面发展,仅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能力的加强是不够的。本文研究的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方式就是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班级小组合作管理形式是经过许多中外教育家及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实践总结形成的。小组管理可以让所有小组成员都成为管理主人,学生各司其职地完成相应的管理任务,既被管理着又管理着他人。这种角色的互换既有利于他们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又培养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合作小组突出“合作”二字,只有大家齐心合力,共同协作,方能快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协作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生真正参与班级小组管理之中成为班级的主人、管理的主人是对他们自主性发展的最好提升。
但从目前来看,许多实行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教育机构流于形式,小组成员只是在执行小组长或教师分配的任务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某项活动。此种管理形式只停留在老师对班级进行管理的层面上,没有上升到各成员自主管理的层面上。主要原因在于:(1)老师未能把权力放手给孩子,不信任他们的管理能力。(2)班级管理方式还有些欠缺,所有规定细则及任务分配做得不够全面,教师对各小组没有做到精细化管理。(3)没有及时引导学生独立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而是用教师的权威直接帮助学生。可见该种模式要继续探索和研讨是不能按部就班的,应该针对不同地域教育现状,将这种小组合作管理模式变通地运用到自己的班级,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小组合作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不断进步完善的,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不是万能的,还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思考,让小组管理模式更适应未来课堂。
参考文献:
[1]蒋波,谭顶良.论高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7(07).
[2]刘涛.基于学生主体需要的合作学习——试析合作学习在实践中的困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
[3]陈秀云.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成功(教育),2010(04).
[4]薛金兵.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三条基本措施[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0(04).
[5]严小红.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6]朱江丽.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