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入型微视频的设计例析

2015-09-10刘滢

中学生物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遗传物质科学史亚马逊

刘滢

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用实验、设疑、事例、故事等方式导入。这些导入大多可采取视频作为载体。视频导入能够将学生分散的思维迅速聚拢起来。网络上有各种教学导入的视频,教师下载使用也十分方便。但这些现成的视频与教师所教内容是否贴切,是否适用于本校学生,视频的画面和声音是否清晰、视频内容是否能体现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都是教师使用现成视频时会遇到的问题。因此,根据学情制作个性化的微视频,并将之用于新课导入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下面以“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和“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导入为例,谈一谈微视频的设计。

1 身临其境的时空穿越

1.1 空间的“穿越”

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课的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采用的视频导入来自于网络,描述的是自然界中动物的捕食。这种方式虽然为教师的备课节约了很多时间,但学生在观看时,并不能产生足够的新鲜感。笔者首先联想到亚马逊雨林,因为亚马逊是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教科书上称之为“地球之肺”,用作生态系统的导入材料最合适不过了。但是,如果直接使用网上的亚马逊视频有明显缺陷:(1) 亚马逊的视频一般以纪录片形式为主,每个物种介绍得过于详细,内容分散不够精炼,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展示尽可能多的物种及它们之间的捕食关系;(2) 学生毕竟没有去过亚马逊,也不知道亚马逊具体的地理位置,有的学生认为亚马逊离自己的生活太遥远,对此并不感兴趣。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教室里有身处大自然中的感觉?如何才能让他们被大自然的绝妙美伦所震撼?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决定采用“穿越”策略,借助卫星地球软件和录屏软件录制了一段空中俯视地面视角的动画视频。视频一开始展示的是学校的卫星俯视图,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是自己学校,然后视角迅速上升至远离地球的太空,视觉冲击使学生不由惊叹。然后地球开始迅速自转,带着学生飞越大半个地球,最终降落到南美洲亚马逊雨林,一直降落到能看到一棵棵树木。通过这个动画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熟悉的学校转移至亚马逊,并且明确了亚马逊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对亚马逊建立一个清晰而形象的概念,使其不再遥不可及。然后再使用录屏软件将从网络上收集的亚马逊密林中动物猎食的视频片段进行剪辑和拼接,在短短2 min左右的时间内展现了尽可能多的物种,向学生呈现了一个绚丽的“亚马逊生态乐园”,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美妙感受。

1.2 时间的“穿越”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课所涉及的三大实验年代跨度较大,每一个实验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所做的研究,书本呈现给学生的是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以及结论。仅仅学习这些内容,学生无法了解这几位科学家背后的故事,能够写进课本中的实验必定是经典之至,在科学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怎么让学生体会这些实验之间的联系?如何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为何探究我们现在看来如此“简单”的问题?他们探究这些实验是偶然的吗?为什么有的科学家实验结论明明就是真理,当时的科学界却不予以承认?科学研究的过程是枯燥的,是需要经历无数次失败的,到底什么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核酸的发现与科学界广泛承认DNA是遗传物质相隔了80余年。在这80多年的岁月中,这段科学历史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曲折?教师的三言两语无法阐明那个历史年代的故事,笔者制作了微视频“时光隧道”带着学生穿越时空,来到19世纪,了解DNA的成名史。微视频以时间轴为主线,将时间轴设计成一条公路的形象,时间延公路向前行,每前行一段,“时间公路”上就会竖起一个路牌,每一个路牌就是一个时间点,路牌上标注了年代、科学家头像、科学家姓名、探究事迹等,按照时间的先后形象地展示了探究历史的道路上科学家是如何一步一步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突破的。看完视频,学生对遗传物质的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新课的内容。

2 贴近学生的配乐解说

亚马逊视频的纪录片多半是国外团队制作的,专业名词及一些术语与国内有差异;字幕常是香港或台湾地区的团队翻译的,常看到的是繁体字幕。所以字幕、配乐、解说均重新制作,整个视频创设了一个教师带学生起航去亚马逊游览的情境,笔者以带领学生游览亚马逊的解说词为蓝本,设计微视频的旁白,同时将字幕改成简体字,配音调整为学生容易接受的解说,例如将专业名词“牙簽鯰魚”转换为简体字“牙签鲶鱼”,其中的动物“黑色魅影凱門鱷”直接简称为“凯门鳄”。将原视频中略微生硬的说法“然而,這便是狂野亚马逊,物竞天则适者者生存的不朽法则”改为更为通顺的、学生更易理解的“同学们,这便是亚马逊,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不朽法则”。

在此基础上,配以学生熟悉的班得瑞音乐《雨林深处》,学生由此获得亲近感。

3 渗透历史的形象生动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涉及大量科学史,科学史并非科学故事,材料必须严谨、有据可考。因此,笔者查阅考证已发表在各种期刊上的科学史的论文和图书等资料。这段科学历史牵涉了许多名科学家和事迹,信息量大,提到的历史时间点也较多,如果只是口述收集到的材料,学生会越听越糊涂,科学史的教育意义就无法体现了。所以,通过这个“时间公路”的设计,学生容易理解科学家的探究并非一蹴而就的。此外,学生在学习一个新知识时,最好的方法是将新知识与前备知识建立联系,所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史中各个时间节点和人物的方法是将之与学生熟悉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在微视频中,笔者在“时间公路”下方标记出美国内战、明治维新、甲午战争、一战、罗斯福新政、二战等11个著名的历史节点,与“时间公路”上方的科学史时间节点相对应。这样就将“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史置入了世界近代史的参考体系中,学生自然就会将生物学科学史与历史学科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对科学史的时间跨度以及探究过程的艰辛有了更加形象的感知,科学史的教育意义渗透的更为深入。

综上所述,微视频的有效设计能够为课堂增添精彩元素,能够更直观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情镜。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去搜寻文本、图片、视频资料,撰写微视频脚本,使用相关软件,制作符合自己教学需求的微视频。当然教学中过度地强调微视频的地位或者过于追求微视频的视觉效果,反而会喧宾夺主,因此,教师需要善用、巧用微视频。

猜你喜欢

遗传物质科学史亚马逊
科学史上十大革命性理论
——博弈论
人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教学设计
基于拉曼光谱分析寒地水稻叶片的有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