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
2015-09-10李佳
李佳
摘 要: 新课标指出应注意学生品德修养及审美情趣的提高,促进他们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健全,实现各方面和谐发展。语文学科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其具有熏陶感染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一作用,在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上注重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独特的体验,即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就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个性化阅读 教学策略
个性化阅读虽然是新课标中提出的新语文教学理念和要求,但与一般阅读教学有所区别,比较注重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为找出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有效策略,下面先对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本质是以阅读为核心,是在一定基本规律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产生和发展出的新概念。因此,高中语文实际教学中应围绕基本教学规律和阅读规律实行个性化阅读,并不是学生想怎么读就让他怎么读,想读哪部分就让他读哪部分,也不是学生想怎样理解就让他怎样理解,很多文章都需要通过整体感知掌握主要内容和主旨[1]。因此,应该有效平衡好教材特点和阅读规律同学生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间的关系,兼顾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学基本规律。
其次,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解能力的掌握是实现个性化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个性化教学时应重视基本解读,首先以正确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解读。
最后,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认识到教师在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注重提高知识素养,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个人品格魅力,形成有特色的教学风格。
二、高中语文阅读个性化教学具体实施策略
(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教师应该在阅读课之前对文本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分析,准确掌握文本的内涵和主旨,预先设计出与文本个性一致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在对本文进行个性阅读的基础上张扬个性。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传统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以教师为课堂主体,学生大都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通常都是教师问什么,学生回答什么,既没有主动思考,又没有积极提问,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单调和模式化[2]。因此,教师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要考虑到学生在知识储备、基本素质和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及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适应其能力水平的教育,尊重学生对文章中人物、事件和思想情感的有自己特点的个性化理解,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会学生阅读基本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思维发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适当辅助学生解读文章,最终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同时实现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适当采用课堂评价进行激励。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课堂评价有一定程度上的关联,如果学生做和不做没有差别,那些缺少自信和惰性强的学生自然不会主动参与课堂活动[3]。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寻找最佳时机,恰当运用激励式导向性评价,避免“一棒子打死”,挫伤学生积极性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知欲,培养创新意识和自信心,同时不应只注重结果评价,要综合各阶段的学习行为和取得的相应成效进行全面、综合、有针对性的评价。此外,评价语言要准确、简洁、幽默,并具有鼓励性。
(四)课内课外相结合,拓展阅读。
语文素养的培养需要大量阅读,所谓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和语文素养养成的重要作用[4]。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课外针对与课内相关的内容进行扩展阅读,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上所学文章,又有助于学生重拾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针对课堂教学延伸和文学体系两方面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的阅读内容,并鼓励学生扩宽阅读范围和领域,进行广泛阅读,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文化素养。
(五)避免课堂交流形式化。
课堂教学中应一改以往将学生对话掌制在教师预设框架内的状态,以平等、民主的方式进行对话,明确教师只是比学生更早了解某一方面知识而已,同时学生与教师一样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与教师一样享有表达自身情感、认知和态度的权力。
人们通常通过阅读获取知识,阅读在提高素质、熏陶心灵、健全人格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是学习高中语文的重要方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必须以高中语文基本阅读规律和教学规律为基础,积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延锋.谈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J].新校园(上旬刊),2013(9):173-173.
[2]董林.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初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6):52-52.
[3]达珍.探析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11):339-339.
[4]林晓娟.关于对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探讨[J].南北桥,2014(8):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