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活动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途径思考
2015-09-10马育香
马育香
摘 要: 探究活动在高效课堂中必不可少,如何运用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特性是历史教师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背景下深挖教材、分组讨论、呈现丰富多彩的课堂素材,不仅体现教师的人文素养,更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 探究活动 应用途径 教学思考 高中历史课堂
高中历史课堂在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进行了改革,而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探究活动应用是其中最常用、最有成效、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方式,下面我结合一线教学体会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案例谈谈感悟与思考。
1.分组讨论是不变的营盘
在课堂上讨论是常用的方式,没有讨论就没有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可能有活泼的课堂、不可能有学生思维的碰撞与学生交流与提升的空间与机会。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创设讨论的情境,开辟讨论,鼓励学生积极争论,教师及时点拨,發挥主导作用,往往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被学生不自觉地掌握并不断丰富。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这样的课堂往往是高效的,也是教育所要改革的方向。如在讲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中,学生各抒己见,纷纷说出了对太平天国失败的分析,这里不乏有些偏激甚至可以说是幼稚的看法,撇开这些不看,学生的讨论与表达也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与资质。如有的学生就说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清朝政府的强大与自身力量的弱小;有的学生认为是田地分配不公导致农民不支持才造成的。最后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的点拨,并结合教材阐述的,让学生明白太平天国失败的真正原因。加上教师在阐释上的铿锵有力,最终让学生明白真正的原因。在讨论中,同学们不仅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学会了从多层次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法,强化了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
2.深挖教材资料,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现在试行的各版本教材,都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仔细阅读就会有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拓展性的材料特别多,并配以思考题。这些材料有的是以图片形式呈现的,有的是地图形式呈现的,有的是以史实性的记载材料或文物形式呈现的,但不管哪种呈现方式,无疑是给学生一个全新角度,这些新增的大量原始材料,配以相应思考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史实加以提炼,但一线教师不明白这些史料的真实用意,往往是大而化之甚至是对其视而不见,造成浪费甚至是教学目标不能实现。下面我们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个材料说明这些史实材料的重要性。在本课时的第三个纲目——天国的悲剧中有这样一个史实材料——学思之窗,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第一步,要求学生先读材料,并说说大致中心意思,目的是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感悟材料提供的本意,为下面天国悲剧的出现埋下伏笔,随之设置一个问题,概括中心意思。第二步,联系本纲目的题目——天国的悲剧。为什么是悲剧呢,你材料中读出了什么?目的是逐步引导学生由材料向主题进发。第三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这场内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教师进行指导性发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如果你是洪秀全或杨秀清你就会怎么做,这样把学生置身其中,让其领悟其中奥秘,并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局限性进行思考,通过这一实例的出现,学生已经感受到了作为农民阶级的革命本身的局限性是存在的。这种局限性在哪里呢,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思考,这样就容易让学生做到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与把握。继而推出太平天国的悲剧出现是有原因的,也是必然的。
3.恰当使用多媒体,呈现不一样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编写呈现了大量图片与史实,有些图片与史实完全可以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呈现,这样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多彩性,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可以通过这些图片或史实的呈现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历史的丰富多彩与生活现实性。多媒体还可以让课堂拓展实现呈现深入与可能性增强。如教学太平天国运动相关内容时,我选取了太平天国的悲剧中杨秀清被洪秀全秘密召回的韦昌辉包围攻打的惨烈场面及后来太平天国的实力被削弱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了这样的自相残杀是多么愚蠢与不值得,从而引导学生这样的愚蠢与不值又是本身的阶级局限性所导致的,从而得出悲剧的必然性。这样的课堂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是高效的,我们要恰当运用多媒体,为我所用,为课堂教学服务。再如有一次去观摩学习,授课老师在讲美国在二战中修改“中立法”实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时就引用了罗斯福的一个比喻:“如果你的邻居家着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当时能讨价还价吗?”并用漫画形式展现出来,学生看到漫画时的那种惊奇感顿时让整个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学生的参与兴趣得到激发。课后班级里的一个同学和我聊天时告诉我,没有想到历史课是这样的,那种兴奋劲不辞言表。
4.适当练习,提高能力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练习就是做题目,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数作为基本出发点,对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学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等人文素养不怎么关注甚至是从来没有想到过。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不仅不能使学生更好、更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反而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极大的伤害。练习应在基于对历史的敬重背景下,学会对历史事件的历史思考性训练,是运用历史学科素养分析、评价事件在特定时间、地点下的规律性的把握与理解。我们在探究活动时,可以通过练习加深对历史的理解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