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孩子,意味着伤害孩子
2015-09-10晓林
晓林
曲女士是上海市徐汇区某医院的儿科医生。她业务能力强,不到40岁就晋升为主任医师,但在家庭教育上却找不到成功的感觉。她的儿子小威今年15岁,上初三,学习成绩中上等,明年考上重点高中希望不大。最让曲女士不满的是,小威性格懦弱,依赖心理强,做事没有主见,用曲女士的话说,“有点女里女气”。
前不久,小威忽然说不打算考高中了,却又不想上职业学校。曲女士急了,连忙联系小威的班主任,问小威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麻烦。班主任说,进入初三总复习,学生压力都大,闹闹情绪不算什么,不必大惊小怪。但小威是动了真格的,从上周一开始不再去学校了。曲女士软硬兼施,逼小威上学,小威哭哭泣泣的,就是不配合。曲女士无计可施,怀疑小威有心理问题,于是找到我咨询。
在和曲女士的单独交谈中我了解到,她年轻时忙于进修、考试,直到28岁才怀上小威,所以照顾小威格外用心。“或许有点溺爱吧,这孩子特别黏我,跟他爸爸不怎么亲。”她话题一转,开始抱怨丈夫,“要说都怪孩子的爸爸,对孩子一点不关心,见面就板着脸,不是批评就是提更高要求,就没有他满意的时候。”
“教育孩子,父母双方都有责任,要配合好。”我一再这样说,但她总是不停地抱怨丈夫。我猜测,她和丈夫关系紧张,有强烈的倾诉欲望,或许这是小威厌学的原因。于是我索性请她谈一谈她的丈夫。
她说,她和丈夫何先生是大学同学,毕业不久他们就结了婚。何先生改行做行政工作,现在是另一家医院的副院长,工作很忙,晚上应酬较多。生小威之前,她怀疑丈夫有外遇,闹过一阵,但何先生不承认,后来不了了之。“将就着过吧,好歹我们有感情基础。”她说,“我觉得自己很亏,但生下小威那天,看到那个小肉球的一刹那,我就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观:这是上天给我的礼物,我要用一生来爱他、保护他。”从那以后,小威成了她的生活重心。
妈妈爱孩子天经地义,曲女士认为自己在尽妈妈的义务,但她承认,从那以后她不再关注丈夫的行踪,甚至他不在家的时候她感觉更安全、更惬意。“他很少陪小威玩,总是一脸严肃地批评小威,所以小威挺怕他的。大概两岁多的时候,小威问我,为什么爸爸要来咱家?小孩子不懂事,乱说一气,但恰恰说出了我的心声:如果我离婚,自己带孩子,生活是否会更好更简单?”但她没有下决心离婚,她感觉现在离婚似乎缺少让大家接受的理由。
小威上了小学以后,何先生开始关注儿子的学习成绩,花更多的时间辅导儿子写作业。“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突然想到尽父亲义务了!”曲女士不领情地说,“有时候,我恍惚觉得他像是一个准备拐卖孩子的坏人。小威也很不适应,答不出爸爸的提问,他总是用目光向我求援。”不过,在何先生的辅导下,小威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曲女士有坐享其成的喜悦,对父子俩的交往不再那么反感了。“好歹,他们是亲父子。”她自我安慰。
小威上小学三年级以后,与爸爸的关系逐渐融洽起来。他们经常在楼下的草地上踢足球,一起去体育馆游泳。
小威放暑假的时候,一家三口去内蒙古草原旅游,父子俩一路有说有笑。骑马的时候,小威不慎从马上掉下来,何先生飞身相救,结果小威没事,何先生却崴了脚。“那情景,在场的人都很感动,包括我。”曲女士说,“崴了脚怎么旅游呢?我们只好坐在旅游大巴上看别人玩。小威照顾爸爸可有一套了,一会儿按摩,一会儿问爸爸要不要喝水,每到一个景点就飞奔下车去买冰棒给爸爸冷敷,可殷勤了,倒把我这个做医生的妈妈晾在一边。”听得出,她语气里有醋意。
我问:“你怕失去儿子,是吗?”
她抬头看看我,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
从草原回到上海,曲女士开始向小威施加压力,总是问他:“你爱爸爸还是爱妈妈?只能选一个。”小威很为难,为了让妈妈高兴,他说爱妈妈。小威的选择被曲女士传给何先生。何先生不以为意,说:“儿子爱妈妈没什么呀,妈妈比爸爸更需要爱,但男人和男人有更多话题。”
曲女士认为何先生的话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意味,所以很生气。接下来,她利用女性的性别优势予以反击。她更勤地跟小威谈心,讲述养大他自己吃了多少苦,还翻出照片来一一证明。她给小威买名牌衣服和运动鞋,如果小威想省钱,她会说:“别嫌贵,母爱值这个价。”她甚至从网上下载孕妇分娩的视频给小威看,趁机说:“儿子,你是妈妈的骨肉。爸爸倒清闲,不用受这份罪。”
在曲女士看来,何先生也在四处寻找机会向小威表达爱。她说:“上了初中以后,小威明显跟爸爸走得更近,我很失落,却又不好明说。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和丈夫就会发生口角,都是因为事后回忆不起来的小事。”
我问:“你们争吵的时候,小威做些什么?”
曲女士说:“小威的表现很矛盾,一边保护我,一边赞同爸爸。有时候我问他,你到底站在哪一边?他会马上耷拉下脑袋,一声不吭地回自己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
……
通过两个小时的沟通,我认为曲女士家庭环境不佳与小威的异常表现存在因果关系。第二天,与小威的单独交流证实了我的判断。在小威看来,妈妈让他爱恨交加,与爸爸交往让他感到莫名的罪恶感。“我心里很烦,什么都不想做。”小威反复对我说。
心理学认为,家庭关系十分微妙,夫妻常常为争夺孩子的爱而相互嫉妒。“宝贝,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这样问。父母们都不愿承认这种嫉妒的心理,但是,不承认不意味着不存在,更不意味着嫉妒没有危害,当内心的嫉妒与日俱增,夫妻关系就要经受挑战。在沟通不畅的家庭中,这种挑战会十分严峻。
在接下来的心理辅导中,曲女士承认这种嫉妒的存在,但她不晓得这种嫉妒是如何产生的。
我告诉她,当孩子刚刚出生时,夫妻间的竞争感就来了。从前的二人世界突然变成了三人世界,夫妻的一方会感觉到被冷落、被孤立,通常,这个被冷落、被孤立的人是丈夫,因为妻子认为自己为孩子的诞生付出了更大的努力,会想当然地把孩子据为己有,而丈夫认为照顾婴儿是妻子的责任,自己更愿意做些外围工作。这种格局通常会延续到孩子的青春期。
“其实,生孩子对女人来说不仅是一个难关,而且是一个成长的机会。”我说,“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女人在童年时总是感到被自己的妈妈忽略,当这个女人有了孩子以后,她有两个选择:要么,她重复自己童年时母亲对待自己的模式,要么,她用与自己的妈妈截然不同的态度好好地照顾自己的孩子。在疼爱孩子的过程中,她的心会变得无比满足,而童年时的伤痛也会因此得到治愈。”
闻听此言,曲女士泪如雨下。她告诉我,她的妈妈生她的时候难产而死,是爸爸一手把她养大。她说:“我想让小威享受更多的母爱,我不能让他因为缺少母爱而痛苦,就像我这样。”
我恍然大悟,原来她是在儿子身上补偿自己缺失的母爱,难怪她有那么强烈的占有欲。
待曲女士情绪平复下来,我继续讲述夫妻之间嫉妒心理的演变。在孩子的儿童期,丈夫是主要的嫉妒者,因为他感到妻子把太多的时间放在孩子身上了,忽略了对自己的情感投入。3岁前的孩子都会更依恋自己的妈妈,但到了3岁,孩子会转而投向爸爸的怀抱。这时候,该嫉妒的就是妈妈了,有些妈妈甚至因此感到难以置信的痛苦。
曲女士问:“然后呢?妈妈不会从此受冷落吧?”
我告诉她,3~6岁对孩子而言非常重要,他要经历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期,开始意识到并且试着运用自己的性别能力,即女孩恋父,男孩恋母。这个时候的女孩子会发现她对父亲有某种奇特的力量,为此她会毫无顾忌地疏远妈妈,而男孩子更亲近妈妈,开始与自己的父亲展开竞争。随着这种心照不宣的联盟关系的建立,父母间的嫉妒愈演愈烈,很容易酿成父母间的似有似无的敌意。“当家庭弥漫着这种令人不愉快的敌意时,最容易受伤害的其实不是夫妻,而是孩子。”我说,“比如小威,一方面,他在你的溺爱下养成了过于依赖的习惯,女性化明显;另一方面,他渴望从爸爸那里获得更多的做男人的经验,却又屡屡受阻于你的干涉。他的心理陷入矛盾之中,性格发展出现了紊乱。他现在厌学,是他的烦躁情绪和升学压力联合作用的结果,不算严重,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他有可能出现精神分裂症状。到那时,治疗恐怕就太晚了。”
“那么,我该怎么办呢?”曲女士焦急地问。
我说:“首先,你要意识到,妈妈爱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但如何爱要讲究方式。正如吃饭,再好的食物也不能一天三顿连着吃,不仅会伤害胃口,还会造成营养不均衡。母爱也是如此,一旦泛滥就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其次,母爱不能量化,否则适得其反。”
“我何尝量化母爱了?”
我笑着说:“所谓量化母爱,其实就是向孩子表功,要求孩子以某种方式回报。你向小威展示他的成长照片,以此证明自己付出了很多;你给小威买名牌衣服,还说‘母爱值这个价’;你给小威看孕妇分娩的视频,说他是你的骨肉。这些,都是在量化母爱。”
“那是在对他进行感恩教育,也错了吗?”
我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感恩教育重在行,而不在言。如果你不加节制地量化母爱,小威必然产生愧疚感,觉得欠妈妈太多。为了摆脱这种愧疚感,他会用良好表现和优异成绩回报你,如果这些他做不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有了心理包袱,更难取得好成绩。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事实上,小威正挣扎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仔细想一想,小威欠你什么呢?生养他不是你自愿的吗?从小到大,他没有给你带来足够的欢乐吗?他没有给你希望吗?再者说,小威是你的骨肉,难道就不是爸爸的骨肉?为什么不能把小威看成你和何先生爱情的结晶呢?”
曲女士沉默良久,重重地点头,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一定马上改正。请问,我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你还需要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如果暂时做不到,那就尽力吧。一旦你真的能对自己内心的嫉妒感放手,对小威与爸爸亲近持欢迎态度,小威不仅能得到更多快乐和更全面的发展,他还会愿意和你共度更多时光。”我语重心长地说,“父母抚养、教育孩子,最终目的是什么?不是占有,而是让孩子长大。何谓长大?标准是他不再需要父母。现在有太多的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希望孩子能替自己实现某种愿望。事实上这是幻觉,你不可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人需要做的是,孩子在离开你以后也能生活得很幸福。”
曲女士长出了一口气,说:“你的话让我茅塞顿开,现在我感觉舒服多了。”转念一想,她又皱起了眉,“可是,我习惯了以前的生活,从哪里开始改变呢?总得有一个由头吧?”
我说:“推荐一个方法给你:独自参团旅游去,在美丽风光中仔细想想自己的生活,同时给父子俩亲近的空间。”
曲女士大喜,依计而行。
一周后,曲女士从云南打来电话:“儿子每天晚上与我联系,问我是否安全,食宿是否习惯。他啥时候这么懂事?真是没想到。”
我笑道:“你真是迟钝啊!难道你没察觉,那是孩子的爸爸教的吗?”
电话里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低低的抽泣声。我知道,她一定感觉到了幸福。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