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沟:从江边渔村到工业重镇

2015-09-10

决策 2015年11期
关键词:全镇建设企业

高沟镇地处长江北岸,与芜湖、铜陵隔江相望,面积71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高沟是全国闻名的电缆之乡。全镇现有各类企业300余家,从业人员2.4万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4家。2014年全镇实现工业产值310亿元,财政收入8.0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全镇有32家高新技术企业,6个全国驰名商标,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无为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特种电缆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是全省发展最典型、最成熟、最具潜力的产业集群之一。

作为一个新兴的滨江新城,从1998年设镇后,不到20年时间,高沟从一个江边渔村发展成一座初具规模的工业重镇,全镇建成区面积已达7.5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达3.2万人。近年来投入近7亿元,建成60公里“三纵三横”主干路网,新建龙庵休闲广场、生育文化广场等6个群众活动广场。污水处理厂、商业综合体等一批公共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全国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目前是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

突出转型升级,做实首位产业。一是传统产业升级。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年新增3家省级技术中心,4家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扶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新上高新特产品。企业新上军品、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新特电缆项目8个,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5个。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华宇电缆集团“中特华宇”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华能电缆集团2个中国驰名商标也正在申报。全镇电缆企业直销比例已达45%,比上年同期上升8个百分点。目前,华菱、华星、宏源等企业正在进行股改,华能、华宇、华海等企业正积极寻求与央企、国企兼并重组。二是新兴产业培育。依托中小产业园和智能电谷产业园两大载体,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开展招商。今年成功引进了杭州秦歌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智慧梦谷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涉及到智能大数据采集、运营、管理以及节能设备制造等相关领域。高沟镇将围绕“互联网+”相关项目开展招商,争取达到引进一个项目,形成一个产业。三是抓招商引资。专门成立高沟招商分队,紧盯长联集团天燃气仓储及发电、中广核电缆辐照中心、省铁投公司水陆港联运、江苏太仓和海现代物流、铜陵铜冠集团漆包线以及与秦歌科技互联网相关的钱江股份、优通股份等项目不放,加强跟踪联系。目前江苏太仓和海物流有限公司已在高沟镇注册成立芜湖市和海物流有限公司,即将投入运营。

抢抓试点机遇,完善城市功能。2015年以来,高沟镇紧抓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的历史机遇,按照无为县委、县政府建设“两城两区”的战略部署,强力推进高沟滨江新城建设。一是突出规划引领。近年来,先后投入800多万元高标准编制完成了《高沟镇总体规划》、《高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高沟镇重要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高沟镇村庄布点规划》以及《高沟镇污水专项规划》、《高沟镇防洪排涝专项规划》。目前正在编制绿地系统、供电、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二是突出配套建设。滨江新城起步区内三条主干市政道路前期设计、报批工作已全面结束,总投资1.5亿元,滨江大道正在全面施工,龙湖路将于10月份挂网招标;高沟社区安置房一期项目181套住宅,目前已全部封顶,年前交付使用;骆套社区安置房项目67套住宅已交付使用。占地93亩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两栋主体工程已封顶;总投资1.2亿元,日处理1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厂项目,目前已建污水管网8公里,厂区建设近期招标。三是突出体制机制创新。紧抓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契机,创新小城镇建设体制机制,发挥示范试点镇上级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探索建立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镇村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争取在安置房建设方式、农民进镇购房补贴、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增强建制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

加大改革步伐,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做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4年7月,高沟镇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已全部完成了9205户的地块测绘农户签字确认工作,并于2015年8月24日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二是启动农业示范片建设。选定健全村双垅组建立水稻百亩高产示范片。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推进土地流转,累计新增流转面积1.2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37%,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3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17家。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定兴村和新青村建成了2个面积各30亩的优质葡萄种植园,鼓励定兴村日本山药订单种植。依托小老海长江特色水产有限公司、显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做大做强特色水产业。依托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芜湖市山峰苗圃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旅游观光农业发展。三是加快推进森林增长工程。2013-2015年度高沟镇累计完成新造林10363亩,超任务数1584亩。2014年高沟镇荣获了省级森林城镇称号。累计有5个村(社区)获得了省级森林村庄称号。

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计民生。一是设立为民服务中心。今年投资200万元,建设500平方米的镇为民服务中心,古城等4个村(社区)建设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的为民服务代办点(计划3年内全镇10个村、社区都建有标准的为民服务代办点),通过中心和代办点建设,构成全方位的便民服务体系,解决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二是设立文化活动中心。整合现有的文化站、老年大学、渡江书画院等资源,成立镇文化活动中心;同时,在每个村(社区)建设一村一屋(农家书屋)、一村一栏(文化宣传栏)、一村一室(文艺活动室)、一村一广场(文体活动广场),为群众及企业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三是设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按照“综治牵头、司法调解、信访排查”的原则,充分整合镇综治办、司法所、公安分局、法庭、监察室等多个部门,设立综治信访维稳中心,形成上下联动、重心下移、齐抓共管的维稳大格局,把矛盾纠纷调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与此同时,全面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加大“三线三边”、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完善“以钱养事”机制,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2006年至今连续3届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全力推进人口计生工作,创新工作机制,2012年起,连续3年荣获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镇(街)”称号。

开展结对共建,强化党的建设。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围绕“双联系”工作,深入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一是实施两个结对。机关与企业结对。镇党政负责人、部门单位与非公企业结成对子,1名党政负责人、1个部门单位结对帮扶5家非公企业。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做到每月深入企业走访不少于2次。党员与群众结对。广泛发动全镇1900多党员与困难户、信访户、致富带头人等结成对子,每月入户走访不少于1次。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策”的原则,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二是推动两个共建。“党群共建”。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以党组织为核心,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有效推进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把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与群团组织技术创新、劳动竞赛等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党组织的“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活动,工会组织的培训、竞赛、维权等活动,共青团组织的“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等活动,妇女组织的争创“巾帼文明岗”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大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村企共建”。加快村企相互融合、协调发展。村企要互派党组织负责人,参加总支(支部)会议,共同决策涉及村企的重要事项,增进村企党组织各项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搭建合作平台,村(社区)要积极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问题并及时化解矛盾,增进了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企业要通过产业回馈、参与新农村及“一事一议”建设、扶贫济困等多种形式,感恩回馈社会,取得群众和社会的认同。

(供稿:无为县高沟镇政府办)

猜你喜欢

全镇建设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咬定目标抓“创建”全镇面貌别样新
皇城二中“同课异构”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