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的那只“羊”
2015-09-10刘汉杰
刘汉杰
12年生肖一轮回,今年又值羊年。提起羊,我们会举出许多与羊有关的事物,诸如“羊肉串”“羊肉泡馍”等美食,国宝青铜器“四羊方尊”,民间游戏“叼羊”比赛,吉利语“三阳(羊)开泰”, 孝行典故“羊羔跪乳”以及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从上面列举的这些内容可以看出,进入中国文化中的那只“羊”,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家畜,更像是一个文化灵物。
有关羊的历史
美国动物学家罗杰·卡拉斯写过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完美的和谐:人类的动物伴侣》。在书中,他结合神话、传说和历史,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阐释了动物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他按动物被人类驯化的先后次序排列章节,把山羊列在家畜的第一位,并称之为“改变人类历史的动物”。
考古发现证实,最早被人类驯养的羊出现在西亚。考古学家在西亚的多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山羊与绵羊的骨骼。经过研究确认,西亚的原始人类大约在1万年前就已经放养山羊了。在后续的一系列发掘中,不仅证明了这一地区是人类最早驯养山羊的地区,而且还证明了山羊是最早被人类驯养的动物,绵羊的历史则稍晚于山羊。
一般认为,中国境内家羊的历史比西亚晚了至少5000年。目前已经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几处新石器时代遗存中都没有羊的骨骸。如磁山文化的动物群中没有羊;裴李岗文化中只有陶制的羊头,羊头造型简单,羊角粗大,形似野盘羊角,不大可能是家羊;河姆渡文化中出土有陶羊头,从外形上看,它既不是绵羊也不是山羊,有可能是苏门羚。进入青铜时代(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后,从西北到中原地带,羊的数量明显多了起来。商代西北羌人以养羊为业,周代中原地区的养羊业已十分兴盛。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羊的驯化对原始先民有着特殊的意义。以养猪与养羊为例,在自然放养的条件下,猪的食物是野果、菌菇类、野生谷物、根茎类植物等,而这些人类也可以食用,猪与人在觅食上处于同等竞争的地位。羊所吃的食物则大多是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植物,羊可以吃草,人可以吃羊的肉,喝羊的乳。羊的驯化扩大了人类原来无法利用的草地资源,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这就如同人类挖掘水井一样,它使人们可以居住在远离江河湖泊的地带,进一步摆脱了自然环境的束缚。
有关羊的观念
出现在华夏先民生活中的羊,从一开始就不只是餐桌上的美食,它被人们附着了诸多的观念,如吉祥、美好、公正等,具有了多样化的象征意义。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羊是吉祥的象征。
被史学界誉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国宝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件商代青铜方尊。尊是商代大型盛酒器,用作祭祀礼器。在商周时期,级别最高、最隆重的祭祀称“太牢”,也称“大牢”。牛、羊、豕三牲皆备谓之“太牢”。按先秦礼制规定,只有天子祭祀时才能用“太牢”。“牢”的本义是指关牲畜的栏圈。用作牺牲的动物,在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由此,用于祭祀的牺牲也称“牢”。在商代人的观念中,“羊”通“祥”,寓意吉祥。把牺尊(牺,是指祭祀用的纯色牲畜,商代牺尊主要有羊、虎、象、豕、牛、马、鸟、雁、凤等造型)铸成羊形,除了有把吉祥献给祖先、神灵之外,恐怕还有对羊等家畜兴旺的一种精神祈求。
此后,羊为祥瑞的观念一直深浸于中国文化之中。每逢岁首,中国人多言“三阳开泰”,以示吉祥。“三阳”之说出自《易经》: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由于“羊”与“阳”通,民间或书作“三羊开泰”,或绘作吉祥图案。传统的图案则绘3只羊在阳光下吃草来表示,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又如,广州市“羊城”之说的由来,也与羊兆吉祥有关。相传周朝时此地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向上天祈求,感动了上苍。5个仙人骑着口衔谷穗的5只羊降临此地,将谷穗赠予人们,并祝愿这里永无饥荒。仙人离去后,5只仙羊则变成石头留在了人间。
羊是美的化身。
按《说文解字》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对此,学者们有不同的见解,或说“羊大为美”,或说“羊人为美”,或说羊的美质在于“交换”,用羊作为等价交换物,可以换回很多自己需要的东西。也有研究者认为,人们之所以以羊为美,源于古人对羊生产过程的崇拜。羊生小羊,胞胎出母体后,母羊咬破胞衣,小羊羔从里面挣脱而出,这种胞胎的产育滑溜顺利,母羊没有太大的痛苦。人类的生产过程则不同:婴儿先在母体中挣破胞衣,四肢伸张,形体变大,母亲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所以,《诗经·大雅·生民》对周人的始祖母姜嫄生后稷的描述,就有希望人类生产如羊般的顺生:“诞(到了)弥(满)厥月,先生(第一胎)如达(顺滑),不坼(裂开)不副(破裂)。”其意是,姜嫄怀孕足月,生产时下体不破,很顺滑地生出一个“胞胎”,像母羊生羊羔一样。
羊是民族的图腾。
图腾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源自北美奥吉布瓦族的方言,其意为“他的亲族”,即指一个氏族的标记或图徽。处于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相信本氏族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特定的物类,并认为这种物类是氏族的象征和保护者,因而对其要加以特殊的爱护,并举行各种崇拜活动。
历史上,我国一些民族曾以羊为图腾,这从近现代的民族学材料上可以找到佐证。羌族是中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羌,西戎牧羊人也。南方蛮闽从虫,北方狄从犬,东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在近代羌族的成年礼中,主人家要备一只活羊,先由端公(巫师)祭祀,祭后此羊由主人家养至终老,并供以特殊的食品——干白菜,称之为“神羊”。四川凉山彝族在人死之后,要请“毕摩”(巫师)制作“马堵”(类同灵位),作为死者灵魂的依附,制作“马堵”的核心部分则必须用羊毛或羊毛线。侗族以撒妈(寨祖母)和撒堂(先祖母)为至上女神,在祭祀她们的庙堂附近要盖一间羊房,全寨共同饲养一只白公羊,当作撒妈和撒堂的化身。上述这些其实都带有原始民族图腾崇拜的遗痕。
岩画中的羊。
岩画是人类早期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用图像形象记录了原始氏族、部落、乃至各历史时期人们生活中的感受,揭示了人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劳动方式、经济活动、思维方式、心理状态、信仰活动、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人类与大自然间的种种关系,汇成了人类历史活动信息的源泉。岩画的内容丰富多彩,而动物图像占绝大多数,其中羊的形象又占相当大的比例,羊的岩画生动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与羊的关系。我国岩画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岩画点近千处,画面近百万幅,居世界前列。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岩画、阴山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甘肃黑山岩画等岩画中,羊是在岩石上刻画最多的一种动物。岩画的创作手法是稚拙的,却又是传神的。这里有猎羊图、牧羊图,也有表现羊在草原上嬉戏的母子同乐图、人羊共嬉图、双羊角力图等,内容非常丰富。当我们面对这些岩画中千姿百态的羊的形象,不禁会感叹远古先民与羊真是息息相关,把它刻在岩石峭壁上,历经几千年、甚至几万年的风雨沧桑,向后人讲述着遥远的故事。
羊代表着公正。
獬豸是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其原型是羊:“獬豸,一角之羊也。”其形状如羊,额上一角,双目有神;其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考古发现证实,先秦时期的獬豸都是一角羊的造型。《墨子》中记载了一则有关獬豸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的两个臣子壬里国与中里憿打了3年官司。因为案情难以判断,齐庄公就让獬豸来判断。结果,壬里国的诉状读完,獬豸没有表示;而中里憿的诉状还没有读到一半,獬豸就用角顶翻了他,于是齐庄公判决壬里国胜诉。
有学者研究指出,法制其实起源于远古的游牧部落。其原初的情境是:判案都在祭祖的祠堂内进行,让那些作案者在祖先神灵的威慑下产生悔过之心。獬豸的原型其实是佩戴羊角和羊面具的巫师。由于獬豸是公平正义的象征,因此,后世御史等执法官吏戴的帽子又称为“獬豸冠”。
除了上述诸多观念外,古人还有“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认知,传统文化视羊为孝行的典范。在近代民间,又有“女忌属羊”的说法。民国《沧县志》记载:“俗谓女子属羊无好命,议婚者十九因此而不就,故未年生女概添减其龄以讳之。”这多系民间说辞,实无凭据。历史上,属羊者运程显贵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就属羊。吴氏出生前,其父吴近梦见一个亭子,亭匾上有“侍康”二字,旁植芍药,唯一花开放,异常妍丽,花下卧有一只白羊。吴氏出生后聪明可人,14岁时被选入宫,侍奉康王赵构,一生经历高、孝、光、宁四朝,在皇后(太后)位长达55年。
相关链接
“十羊九不全”是怎么来的?
在清朝咸丰年间之前,并未出现过“十羊九不全”的说法。相反,历史上认为属羊是安定、富裕、美好的象征。据说,“十羊九不全”的说法来自于晚清,当时民间有人反对属羊的慈禧太后当政,便称她的属相误国。此外,曾国藩、李鸿章都属羊,再加上清朝末年吏治的腐败,使百姓更加憎恨属羊的王侯将相。事实上,“十羊九不全”之说是近代出于政治的需要,此后在民间流传下来。
有关羊的习俗
羊是中国传统的“六畜”( 马、牛、羊、猪、狗、鸡)之一,自古以来就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民族文化传统的不同和经济生活方式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与羊相关的习俗。
新疆锡伯族有“抢羊骨头”的婚俗。婚礼之后,公婆会在新房的炕沿上放上一块羊大腿骨。双方兄弟姐妹聚于新房,将拴有红线的两个酒杯放在盘里,迅速调换,让他们任选一杯,喝到酒者大吉,要连饮3杯。之后,双方兄弟姐妹开始争抢羊骨头。男方家人抢到了,认为新娘勤劳能干,能养孩子,家庭美满幸福;女方家人抢到了,则认为新娘会持家,不会受气,家庭和睦兴旺。
云南普米族有“杀羊开路”( 也称“结羊子”)的丧葬习俗。当地人认为,人死后要将其灵魂送归故里,遂以绵羊作为替身为死者“引魂开路”。届时,由巫师将涂有酥油的面偶放在蒿枝做成的十字架上,插入粮斗内祭鬼,接着向做替身的羊指出死者的名字,再撒酒和糌粑。由死者家属跪请羊喝酒,并跪拜辞行。最后,巫师执刀刺羊,取出羊心献于祭桌,并为死者念经,使死者能与祖先团聚。
新疆哈萨克、维吾尔、柯尔克孜、蒙古等民族有“叼羊”比赛的民间游戏。一般在节庆、婚礼或男孩子“割礼”时举行。叼羊开始后,骑手们快速冲向羊只,经过几番较量,最后夺得羊只的骑手就是胜利者。谁家主办叼羊比赛,胜利者就把羊送到谁家,表示送来人畜两旺、牧业丰收的喜讯。当夜,主人要设宴招待所有参加叼羊比赛的骑手和客人,通宵欢庆。
豫北、冀南一带有舅舅为外甥“送羊”的习俗。在这一带乡村,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外祖父、舅舅要给小外甥送羊。据说,最早送的是活羊,后来改用面蒸的“面羊”,再后来是“糕点羊”。传说此俗与沉香劈山救母有关。沉香劈开华山救出生母后,要杀死虐待其母的舅舅杨二郎。杨二郎为重修兄妹之好,每年给沉香送一对活羊,也便有了“送羊”的风俗。
另外,河北、湖北、浙江等地还以农历正月初四为“羊日”。在这一天,人们看天气阴晴占卜当年养羊业是否兴旺。晴则兴盛,阴则不祥。每逢羊日,人们戒杀羊,忌打羊、骂羊。
有关羊的饮食
汉字“鲜”是会意字,从鱼从羊。清人屈大均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二者少而得兼,故字以‘鱼’‘羊’为‘鲜’。”除“鲜”字外,汉字里与羊有关的表示膳食的字更是不胜枚举。
在中国传统菜系中,以羊为主料的名品不少。历史上有先秦的羊炙,汉代的羊脍,魏晋南北朝的炮羊肉,隋唐五代的羊肉羹面、生羊脍,宋代的烧羊肉,元代的羊骨粥、炙羊心,明代的炒羊肚、烹羊,清代的煨羊脑、冻羊肉、红煨羊排等;现代的则有新疆的烤羊肉串、兰州的手抓羊肉、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古的烤全羊、北京的涮羊肉、成都的羊肉汤锅、苏州的藏书羊肉等等。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羊肉性热、大补。《本草纲目》上说:“羊性热属火,故配于苦。羊之齿、骨、五脏皆温平,惟肉性大热也。”“羊肉有形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俗语讲:“羊几贯,账难算,生折对半熟时半,百斤只剩廿余斤,缩到后来只一段。”意思是100斤羊,宰羊分割下来只50多斤,煮熟后大约只有20多斤。羊肉损耗多,也最能饱人,吃到肚子里容易发胀。因此,明代李渔曾说,滋补者是羊肉,害人者也是羊肉。
在一些民族地区,羊肉是待客的佳品。蒙古族设宴招待客人时,一般都要上全羊,以示隆重。“全羊席”用上品的羯羊以特别的炉子用慢火烤制。烤一段时间后,将整羊取出来涂上一层油,再接着烤。一般要烤四五次,用1天多的时间才能将全羊烤好。烤好的羊全身油亮,吃起来肥而不腻。食用前,还有一定的讲究:先由长者朗声献词;献词完毕,由一个晚辈用刀将整羊肉上的羊头皮划割几小块,捧给在场的长者,献祭天地火神;接着便把羊头撤去,将席上整羊肉的脊背按一定的顺序划割成正方形;之后,客人便可以用蒙古刀边割边吃了。
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不少与吃羊肉有关的故事。如《左传》中就载有“羊羹不遍,驷马长驱”的故事。郑国公子归生受命于楚,前去攻打宋国。宋国大夫华元带兵迎战。开战之前为鼓舞士气,华元杀羊慰劳将士,结果忘了给自己的御手羊斟吃肉。开战后羊斟生气地说,前天的羊是你做主,今天的仗是我做主。于是驾着华元所乘的战车直入郑国军阵,宋军没了统帅,惨遭失败。就这样,一碗羊肉就决定了一场战事的胜负。
在中国传统姓氏中,羊姓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关于羊姓的由来,有说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姓氏;有说源于官位,出自西周时期的官吏羊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姓氏;还有说源于古羌族,出自春秋时期西戎后裔羌族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为姓等。历史上羊姓名人辈出,如晋代的羊祉、南北朝时的羊侃、明代的羊可立等。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