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老还童”自己做主?

2015-09-10艾薇

南都周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安慰剂受试者癌症

艾薇

当你年华老去,满脸皱纹、步履蹒跚,是否幻想过有一种办法可以让时光倒流?心态是不是可以重新定义年龄,如何才能让人们返老还童?

带着这样的疑问,2010年秋天,六位平均年龄在75岁以上的英国老牌明星接受了BBC电视台的邀请参加一档真人秀节目《年轻一代》的录制。

六位明星被一台老爷车“穿越时光”送到一栋1975年风格的乡间别墅。在一周的时间里,他们要在这栋老房子里同吃同住,这里的一切都是为营造出上世纪70年代的氛围而设计和布置的,即使有照片,也是他们自己年轻时的照片。老人们参与的实际是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艾伦·兰格精心设计的一项“逆时针”实验。

从进门的那一刻起,他们被要求不只是对旧时光的缅怀,而是要努力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做回30多年前“黄金时代”的自己。80岁的德里克·詹姆森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把自己的行李搬上楼,腿脚已经不灵活的他看着脚下这只20英寸的小箱子面作难色。

接下来的几天,老人被安排参加很多年轻时才会参加的活动,包括晚上去赌场试试运气,大玩电子游戏,扔掉拐杖翩翩起舞,上飞行模拟器锻炼手眼协调等项目。

受试者们在抵达实验地点之前接受了一系列检查,虽然他们的健康状况总体不错,但衰老已经在他们身上留下痕迹。一周后,在结束了大强度心理干预后,他们各个显得青春焕发,各项指标都大为改观。

电影演员丽兹因曾中风进去时还坐着轮椅,出来时却可以自己拄着拐杖行走了;板球裁判伯德一开始就连穿袜子也要别人帮忙,到实验结束前夕竟然自己操办了告别晚宴,精神抖擞地忙进忙出;其他人的体态也发生了不少的改变,看起来年轻多了。兰格说:“唤醒自我意识在他们身体重现活力的神奇变化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这档节目引发人们对兰格的研究的关注。在此之前,兰格已经进行了两项涉及老年患者的研究。在其中一项案例中,兰格将室内植物分发给两组养老院老人,告诉其中一组要负责养活这些植物,并允许他们自己安排作息时间,而另一组老人则被告知,植物有工作人员照顾,他们每天的作息安排都由别人制定。18个月后,可以制定自己作息时间表的一组中,仍然健在老人的数量是对照组的两倍。

于是兰格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人的心灵对身体的影响远超过人们的想象,人需要某种心理上的“触发刺激”来自行痊愈。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学附属麦克莱恩医院的精神病学家杰弗里·雷迪格认为:“兰格是哈佛大学里真正懂行的几个人之一。健康和疾病在更大程度上植根于我们的思想和心情,以及我们在世上如何体验自己,而这是现有医学模式根本不能理解的。”

过去20年里,兰格积极探索“健康心理学”的多个层面,并做了很多“利用思维的威力”来缓解各种病痛的试验,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母”。她认为,增强福祉的途径之一是利用各种各样的安慰剂。安慰剂并不只是伪装成药物的糖丸,而是任何能够产生可测量的生理变化的干预措施都可称为安慰剂。目前心理神经免疫学和精神内分泌学等领域已经开始专门探讨心理与生理之间的关系,兰格认为,在许多情况下,安慰剂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

四年前,兰格及其同事在《心理科学》上发表了一项与“逆时针”研究在内涵上最接近的研究。实验把两组受试者分别送入飞行模拟器,要求其中一组设想自己是飞行员,并让他们在操纵模拟飞行时穿着飞行服;而另一组则被告知,模拟器坏了,他们只需要假装操纵飞机。随后,两组人接受了视力测试。结果“飞行员组”的检测结果比另一组高出40%。兰格总结,显然“操纵心态可以抵消假定的生理局限”。这个研究的目的是将“健康的控制权交还给我们自己”。

2013年春天,兰格想要运用这种心理干预方法,看看是否能够缩小癌症患者的肿瘤。最后,她选择了4期转移性乳腺癌。兰格说:“医学界已经放弃了这些患者。”

但是兰格的这项针对癌症治疗的研究却受到南加州医学院及哈佛心理学系伦理委员会的限制,于是实验计划遭到了搁浅。直到一群住在墨西哥圣米格尔德阿连德的房地产商人向兰格抛出了橄榄枝,愿意出资为她设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疗养院,这个遭遇阻力的实验才又重新启动。

2014年2月17日,兰格招募了三组患有4期乳腺癌、病情稳定且正在接受激素治疗的妇女,每组24人。其中两组在的“兰格静念疗养院”受兰格及研究人员的监管。兰格带实验组“穿越”回2003年——也就是她们仍然身体健康,人生尚未被死亡阴影笼罩的年代,她们被告知尽量做回当年的自己,可以携带自己年轻时的照片。

这组癌症患者度过了精彩的一周各类课程帮助她们分散对自己病情的极度恐惧,重新投入生活。研究人员鼓励这些女士换一种方式思考自己的处境,力求摒弃她们之前吸收的负面信息。而另一组受试者将得到癌症病友的支持,但不会穿越回过去;第三组则不会受到任何研究干预。

与最初的“逆时针”实验一样,受试者在实验前后会接受相关指标的检测。兰格一直相信,让人们 “决定”让自己好起来并不是不可能。

尽管这次试验的详尽报告还没完成,但已因其颠覆现代医学模式的研究思路而引发了医学界不少争议。并且,以往“积极心理学”在对付癌症方面的记录并不太好。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心理学荣誉退休教授詹姆斯·科因曾经带领一项研究对1093名晚期头颈癌患者进行长达九年的随访,结果发现,即使是最乐观的受试者也并不比最悲观者活得更长。另外,也有人担心这项实验会使那些没有任何改善的受试者变得更为消沉。

但这些争议都不会阻挡兰格,在其职业生涯中,她已经撰写了200多篇研究论文,如今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发表大量研究。从今年开始,成年人就可以签署一份协议,在“兰格静念疗养院”参加一个付费的、为时一周的“返老还童”的体验。兰格还正在和澳大利亚的卫生和商业机构洽谈建一座研究设施,同时也接待付费客人。此外,她已经在印度的班加罗尔开设了另一所静养院,研究人员正在那里进行一项用心理干预法防止前列腺癌扩散的研究。

兰格曾在一个讲座上谈到,当我们说“与癌症战斗”时,我们实际上赋予了疾病威力。兰格梦想着有那么一天,当发生问题时,大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威力。她相信,这力量将比我们所想象的大得多。

猜你喜欢

安慰剂受试者癌症
“神药”有时真管用
为什么假冒“神药”有时真管用
放疗
跟踪导练(3)
跟踪导练(三)2
中国癌症分布图
适度惩罚让人进步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
主动出击: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
与较胖者进食 食量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