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粹坦克开罐器”二战苏联空军的聚能穿甲弹

2015-09-10田聿

兵器知识 2015年10期
关键词:火箭弹炸药德军

田聿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坦克与机械化兵团是德军主要打击力量,它们大密度地聚集在狭窄战线上,一般情况下,德军每4千米就部署两个野战师,拥有40~60辆坦克、30~40门火炮和迫击炮、25~30架飞机。相比之下,处于防御状态的苏军在战争初期的密度远远不够,每一千米只有半个步兵营、5~8门榴弹炮和迫击炮、2~5门反坦克火炮、一辆坦克(甚至平均不足一辆),为此,苏军防线很快就被德军坦克编队和航空兵轻松地撕开。朱可夫元帅对那段沉痛的日子进行了如下描述:“……对于我们来说,根本想像不到德军打击能力是如此强大。我们没有预料到,在主战方向上德军的兵力竟然是我们的6~8倍,这注定了我们在战争初期必将遭受惨痛的失败。”

很显然,在战争最危险的阶段,红军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该如何打击德军坦克。1941年11月6日,在十月革命节纪念大会上,斯大林就此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办法,将德军坦克的优势化为乌有,从根本上提升红军的作战实力。为此,我们不仅要成倍地提高坦克产量,还要大幅提高反坦克飞机的产量……”可是苏联空军并没有装备专用的反坦克飞机和高效的反坦克航空弹药。于是,军工企业接受了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组织人员研发新型航空毁伤武器,能够穿透30~50毫米厚(甚至更厚)的坦克装甲。

这项工作开始在多个领域同时展开:火炮设计部门开始研发初速度为1 200~1 400米/秒的航炮;弹药设计部门开始研发口径为23和27毫米的高能炮弹、新型引信、高能破片航空炸弹和聚能弹药。

1942年初,苏联弹药人民委员会第6科研所的M.Y·瓦西里耶夫、Z.V·弗拉基米罗娃和N.S·日特基赫设计并开发出国内第一款聚能炮弹,提供给76毫米口径的ZIS-3野战炮。这种炮弹呈圆锥形,外部为钢壳,采用AM-B瞬发航空引信,内部装填高爆炸药,其中70%为三硝基甲苯(TNT),30%为三次甲基三硝基胺(黑索金)。试验过程中,该炮弹可以正面击穿100毫米厚装甲,30度入射时可击穿60毫米厚装甲。这种炮弹于1942年5月列装,并一直量产至战争结束。

借鉴第6科研所的经验,第22中央设计局引信设计师、高级工程师I.A·拉里奥诺夫在1942年中期提出一个建议,希望研发一种采用弹底引信的小口径反坦克聚能航空炸弹。1942年8月6日,该炸弹顺利通过靶场试验,试验证明“这种装填100克炸药的铁壳炸弹可以击穿30毫米厚的渗碳钢装甲,并留下直径50毫米的炸洞,弹壳破片经过炸洞后可在内部形成杀伤力”。而增加一倍炸药后,该炸弹可击穿40毫米厚的装甲。显然,聚能炸弹从空中毁伤装甲车辆的前景非常广阔。由于体积小、重量轻,伊尔-2强击机携带这种炸弹的数量是普通高爆弹的数倍,后者正是苏联强击航空兵打击坦克的主要武器,这种优势可以使聚能炸弹的作战效率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第47国家联合设计局、第22中央设计局和第35特种设计局也在研制聚能炸弹。1942年底,共有9种采用不同设计的聚能炸弹进行测试,其中最优秀的是由I.A·拉里奥诺夫设计的10千克炸弹。综合试验结果,专家委员会建议将拉里奥诺夫炸弹的重量降低至2.5千克,即原来的四分之一,从而令伊尔-2强击机的炸弹搭载量增加三倍。这种炸弹后来被命名为PTAB-2.5和PT? AB-1.5,俄文字母代表的意思是“反坦克航空炸弹”,数字则是炸弹自身重量。在90~30度撞击夹角范围内,该炸弹可击穿60毫米厚的德军坦克装甲,夹角超过这一范围时击穿的装甲厚度为30毫米。1943年4月24日,苏联国防委员会下发列装决议,同年5月6日,空军总司令A.A·诺维科夫元帅也下发相关命令。

PTAB-2.5和PTAB-1.5聚能航空炸弹在研发过程中与另一种航空武器的命运密切相关,即由第3、6科研所共同开发的RBSK-82聚能炸弹,它实际是采用聚能炸药的火箭破甲弹,直径为82毫米。RBSK-82在空军航空装甲科学试验靶场分院进行试验的时间比拉里奥诺夫的聚能炸弹还要早。1942年7月25~26日,RBSK-82聚能火箭弹进行了靶场试验,负责试验工作的首席工程师是古宾上尉。第3科研所派三级工程师什特夫参加了试验。同年8月12日,空军航空装甲科学试验靶场分院主任洛巴切夫上校签署试验报告。

试验期间,有人建议检验一下AM-A和M-50头部引信的可用性和安全性,该引信安装在RBSK-82聚能火箭弹的头部,专门用于打击装甲目标。首先,试验人员在地面上进行了打击测试,以检验RBSK-82聚能火箭弹的穿甲能力。然后,又从伊尔-2强击机上进行了发射测试,以检验它的弹道稳定性和公算偏差。参加测试的RBSK-82聚能火箭弹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装填的是TNT炸药,采用AM-A引信;另一种装填的是混合炸药(70%的TNT和30%黑索金),采用M-50引信。这两种引信都采用APUV型接触式雷管,火箭推进部分采用低氮硝酸纤维素(焦木素)火药。RBSK-82的前部为圆柱型钢筒,弹壁厚8毫米,头部为钢质圆锥体,圆锥体下面有一个凹槽,借此向弹体内注入炸药。铜筒中央有一个小管,用于传送接触式雷管发生的火光,当火光传送至TAT-1型起爆管后,可引爆火箭弹。

RBSK-82的试验过程非常复杂,期间共使用了40枚火箭弹,其中18枚从空中发射,其余在地面发射。试验期间,苏联人在地面射击时采用一次性可装填6枚火箭弹的发射装置,分别在不同距离打击目标,射击时采用最简单的机械瞄准具。为了追求实际效果,苏联还专门拿出缴获的德军坦克装甲车辆充当效应物,包括Ⅲ号轻型坦克、38(t)轻型坦克、Ⅲ号G型突击炮,其中伊尔-2强击机对Ⅲ号G型突击炮进行了俯冲轰炸,攻击角度为30度,采用一次性齐射方式,每次发射2~4枚RBSK-82聚能火箭弹,射击距离为200米。连续三次试验,结果显示火箭弹弹道稳定,没有一枚脱靶。苏军发现,火箭弹打击坦克时会在装甲上留下一个直径为35毫米的弹孔,于是会有大量弹片进入坦克内部,增加了杀伤力度。装填混合炸药的RBSK-82火箭弹采用任何引信、从任何角度都可以击穿30毫米厚坦克装甲,正面打击时(包括弹体与装甲表面角度小于60度)可以击穿50毫米厚装甲。这种效果归功于引信的延迟引爆技术,火箭弹撞击到装甲表面时会发生反弹,引信起爆,随后火箭弹会产生强大的聚能射流。完全装填TNT炸药的RBSK-82则只能击穿30毫米厚的装甲,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击穿50毫米厚的装甲。另外,试验报告中还记载:“RBSK-82聚能火箭弹能产生强大的爆炸冲击波,当它直接击中目标或在目标周围0.5米范围内爆炸时可以击穿15毫米厚的装甲。”

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在打击坦克时,RBSK-82火箭弹比RS-82炸弹的杀伤力更强,弹片散射面积不比RS-82小,AM-A和M-50引信也很安全。靶场枪械火炮处处长菲利波夫少校和首席工程师希亚宾大尉在试验报告结论中写道:“一、RBSK-82聚能火箭弹是一种新型穿甲武器,试验证明,在地面发射时对坦克的打击结果令人满意。二、建议先生产100枚该型火箭弹,继续检验其打击效果。”

据档案记载,RBSK-82聚能火箭弹最终没能投产,原因是作战效益并不比PTAB-1.5/2.5航空炸弹高。要知道,一架伊尔-2强击机可以携带280枚PTAB-1.5/2.5航空炸弹,当它在200米高度以340~360千米时速进行水平飞行时,投下一枚PT? AB-1.5/2.5航空炸弹的毁伤面积为15平方米,完成一次轰炸后将留下一条长260~280米、宽15米的“死亡地带”,可以将该地带内的所有坦克击毁。实际上,每辆坦克在战斗队形中占据的面积为20~22平方米,因此只要航空炸弹落在战斗队形中,一枚炸弹就可以击毁一辆坦克,绝不会浪费。

猜你喜欢

火箭弹炸药德军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漫画轻兵器之二十四二战时期德军装甲战术
二战德军变身解放者?
菲矿山惊现数万枚炸药怪“中企遗弃”
为什么炸药的威力会很大?
训练有素的狗
炸药的威力为什么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