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山有路

2015-09-10立冬

莫愁·智慧女性 2015年11期
关键词:书山莫愁大段

立冬

妈妈拿回家第一本《莫愁》杂志时,我12岁。在那样一个读物极其匮乏的年代,任何铅字于我,都是一种神圣。更何况,在那样一个视野局限的岁月,《莫愁》更像一个率先穿起喇叭裤、烫起爆炸头的弄潮儿。从此,我的青春里有了一个隐秘的企盼。每个月的那一天,下班的妈妈把她带回家,饭也不做地先看完。然后,老爸去卫生间时也拿着她。最后,我从书房的一隅把她藏进被窝,打着手电筒将其看完。是的,小小的我开始有了心思,开始试图眺望。

老师很快发现,我的作文跟别的小朋友很不一样,我已经开始思考生活和未来,“我的爸爸是一个事业上很成功,但生活中非常失败的人”“长大后,我要成为一个以写字为生的人”。我的作文本上,有了大段大段被老师勾画出来的例句。而我,消失在了小区楼下的孩子堆里,不在图书馆,就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或者,坐在租书店的台阶上,直到人家打烊。那个书店的叔叔非常好,常常会不声不响地在我身边放一杯水,或几颗糖,并在我妈妈来叫我回家吃饭时,面对我妈妈满嘴的责备,一边摸着我的头,一边对她说:“孩子喜欢读书是好事。”

此后经年,我在高考中失利,但却创造了我们高中史上唯一一个高考作文满分的奇迹。我进了一所财经学校,毕业后,被爸爸妈妈安排到一家国企做出纳。过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我唯一的宽慰就是保持阅读,寻找另一个安静的世界。那里,有卡夫卡、雨果、莎士比亚、沈从文、史铁生……那里有一个令我安之若素的基因。在那里,我可以找到知音,明白幸福到底是什么样的味道。

单位举行演讲比赛,我受一个要好同事的委托,帮他写一篇演讲稿。毕业多年,我只读,从不曾动过写作的念头。那天,坐在书桌前,我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完成了演讲稿。我没想到自己会写得如此顺利,而且,它那样不中规中矩——书读得多了,笔下也就厚实了。

从此,我成了单位里的出纳兼文秘,撰写各种文稿,还时常帮同事的孩子辅导作文。朋友鼓励我说:“你完全可以以写作为生。”

我在各路赞美声中蠢蠢欲动,开始了“不务正业”的写作生涯。遗憾的是,我的文字一直无法抵达发表的水平。这令我愤怒不安沮丧,在那段码字的日子里,我的世界不再平静了。

那日,回家看望爸妈。退休的他们每天打打拳,看看书,做些美食,日子静好。陪爸爸喝点小酒,酒入愁肠,无比苦恼地告诉他们我写稿的烦恼。随后,我沉沉睡去。

夜里醒来,再难入睡,我跑到书房读书。然后,在柜子里看到了上百本的《莫愁》,我不知道自己的眼泪为何会夺眶而出,就像失散多年的知己的偶遇。自从高中毕业,读了大学离家,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一本一本地读下去,我的世界重新安静下来。“大千世界,古往今来,成名成家与成为普通人的比例从来就没有变过,如何做个合格的普通人更见功力。”当我在《莫愁》上读到这句话时,我觉得她是说给我听的。

人生初见,《莫愁》让我爱上阅读。人至中年,她又让我明白,不是你热爱美女就要去整容,不是你喜欢世界名画就要矢志成为画家。这世界最大的聪明,是勇敢地成为你自己。

于是,我继续做一个不那么热爱、但绝对尽职的国企出纳,最大的快乐就是老婆给些私房钱,然后把它们兑换成书。比这更快乐的,是儿子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我辅导的同事们的孩子,作文成绩提高了很多。

四十不惑,倘若说感谢,谢谢《莫愁》让我知道书山有路。这条路通往不纠结,彻底了解自己的幸福。这幸福,简单而透明。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书山莫愁大段
寻找“莫愁·幸福家庭”
书山有路
寻找“莫愁·幸福家庭”照片选登
莫愁前路无知己
《莫愁》一直记得你,我们从不会忘记,每一个相遇者。
你是我模糊的地名
未来青年爱学习
天还不晚
书山有路“趣”为径 学海无涯“乐”作舟
墓地上的雏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