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咪噜的外滩奇妙日
2015-09-10胡越菲
胡越菲
宋大钢琴家“养猫记”
“咪咪噜”是何许人也?不,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猫,是孔明珠老师《亲爱的咪咪噜》一书中的主人公,而且是一只真实存在的、孔明珠老师家的爱猫,后来绘本作家黄石的画册《咪咪噜外滩迷失记》,便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
孔明珠,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以小说、散文创作为主,著有《东洋金银梦》《上海妹妹》《孔娘子厨房》《煮物之味》等书。她养咪咪噜,是因为女儿出国念书了,老公又经常出差,她一个人很寂寞。“一开始,我觉得我对猫咪付出了很多,后来慢慢感受到,动物对人的帮助是很大的,它对你是那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有一天,咪咪噜突然失踪了,孔老师像发了疯一样,拿着它的宠物包、猫粮和最喜欢的玩具,在附近地毯式搜寻,到了第四天晚上,终于在公寓的地下室找到了它。
这件事被孔明珠写在了《亲爱的咪咪噜》一书中。大家都很好奇,在这丢失的四天里,咪咪噜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黄石从中得到了灵感,用彩色铅笔描画,一幅图、两三句话,虚构了一个《咪咪噜外滩迷失记》的故事:咪咪噜是一头小母猫,生活在上海弄堂的小洋房里。它的妈妈是一个钢琴老师,平时工作很忙,咪咪噜经常一个人在家,吃了睡,睡了吃,也没有小伙伴一起玩耍。有一天,咪咪噜走失了,它来到了外滩,遇见了一些人、一些事,这些人和事组成了外滩的一道风景,讲述着这个城市的历史及魅力……
那么,作为钢琴家的宋思衡,又怎么会想到将咪咪噜的绘本故事与音乐相结合,做成一场多媒体音乐会的呢?原来,这源于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宋大钢琴家曾经“被迫”养过猫。“我一个法国同学家养了一只母猫,生了一窝小猫,他养不了那么多,一定要我帮他解决一个。”一开始,宋思衡是拒绝的,“我一向对猫啊、狗啊很讨厌的,以前猫跑过来,我是要站到凳子上去的”。没想到,那个法国同学硬是在半夜偷偷地把这只猫从窗口塞到他家里了,没办法,他只好试着养了下来。
初来乍到,这只猫一直躲在床下面。后来,宋思衡在家里练琴,它就爬到钢琴上来了,成了他一个忠实的听众。“我猜,它肯定在想,这个东西怎么会发出这种声音的。”渐渐地,宋思衡的生活中多了一份牵挂,出门时会想着要给它买猫粮,或者买个新玩具之类的。“猫咪专用的洗发膏还有很多不同的牌子,我也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宋思衡笑道。他的猫咪也曾经走失过好几天,有一天晚上,外面下着很大的雨,猫咪跑回家来,身上被别人打得一塌糊涂,要送到医院去把伤口处理干净。“这种事情我以前是不肯做的,我一个弹钢琴的,怎么肯做这种事情呢?但随着你和猫咪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这些事情你都会去做。”宋思衡坦言,养猫对他的性格也有一定影响,“以前都是比较独的,现在则会更多地为他人着想”。
“变相”地普及古典音乐
作为沪上多媒体音乐会的创始人,宋思衡曾经成功举办过诸如“交响情人梦”“寻找村上春树”“80后的时光机”等多场多媒体音乐会,每一场视听结合的演出都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而此次的“咪咪噜外滩迷失记”是他首次将绘本融合音乐,以全动漫的形式展现“陪伴、爱和守护”的主题。孔明珠老师告诉我们,黄石画过大量的上海街景,有些是现在已经被拆掉的建筑。绘本本身是用彩色铅笔画的,“比如黑色的头发,他不光用黑色的铅笔画,而是用好几种色彩混在一起,是一种非常唯美的风格”。
黄石一共为咪咪噜的故事画了七八十幅画,而多媒体音乐会则需要把静态的画面制作成动画。“我们要根据他画风的特点来重新画,每一幅大概都要花上几十幅,工作量非常大。我们以前的音乐会可从来没有这么做过。”宋思衡找了他的一个好朋友,上海戏剧学院的老师,带领他手下的学生一起日夜赶工。同时,考虑到这毕竟是一场音乐会,不是动画片,“所以有些地方是完整的动画,有些地方会采用一些其他的手段来制作视觉效果,比如景深的拉动、画面的震动感,等等”。
至于音乐会的选曲,宋思衡表示还是以古典音乐为主,特别是跟猫咪、小孩子有点关系的古典音乐,比如德彪西的《儿童园地》,是德彪西为他的女儿创作的,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世界,“非常形象生动,有很多模仿小朋友的幽默感”。还有柴科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也是非常具有童真的一部作品。“如今很多人一听到古典音乐,第一反应就是‘听不进’,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故事,通过很多画面、视觉上的东西,把古典音乐‘变相’地普及给他们,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宋思衡认为,跨界的很大一个理念就是,“用了那么多花俏的形式,最终的目的还是希望大家能听到更多的古典音乐”。
音乐会中,所有曲目的顺序全部被打乱,根据故事情节来重新编排,像《儿童园地》一共有六首,并不会全部弹一遍,而是从中挑选几首拼起来。“音乐会的开头是一个猫在做梦,猫的脑子里浮现出未来会发生的各种事情的暗示。”宋思衡小小地透露道。除了音乐以外,音乐会还会穿插事先录好的各种环境声音,以及人物配音等,“我们请了经典947的一嘉老师,她带了她的孩子一起来配音,有画外音、对话等,主题非常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咪咪噜外滩迷失记”的故事,还结合了黄石的另一个绘本《咪咪噜和小荟》。小荟是一个琴童,她的处境和咪咪噜很相似,父母的工作也很忙,她平时只能一个人在家练琴,慢慢地便觉得厌倦了。在宋思衡看来,小荟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如今很多家长都会问:“小孩子对弹钢琴没兴趣怎么办?”他认为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家长不愿意陪伴孩子一起面对音乐。“培养兴趣有很多方法,比如你可以和他一起听听音乐,或者孩子上课的时候,你起码陪一陪吧,老师讲的内容你记下来,回家后可以督促他练琴,而小孩子在和家长的互动中,就会自然而然对音乐产生兴趣。”
宋思衡记得自己小时候学琴时,他爸爸每次都会陪伴在身旁。“我爸爸还是职业音乐家呢,他都会跑到老师那儿去,把上课的要点一条一条记下来,晚上练琴时帮助我纠正错误,这样我回课时就很有效率,问题基本上都解决了。”可是现在的家长呢?就算过来陪着孩子上课,也是在一旁看手机、发朋友圈,要不就是开车出去,一个小时后回来接。“我说你这样怎么学法啊?怎么可能让小孩子有兴趣呢?”家长会说:“哎呀,我们工作很忙的,哪有精力陪伴啊?”也许,确实有很多客观上的原因,但这并不能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艺术唤醒人类的感知力
在宋思衡看来,现代人对感性的认知太弱了。“我们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列火车。这列火车有两条铁轨,一条铁轨是我们在大学里接受的所谓认知论的教育,包括这个世界是怎么组成的,一加一等于多少。还有一条铁轨就是我们的感受。”他认为在大学里接受的那些科学的教育,不可能建立我们的人生观,“你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不代表你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样的感受只能靠艺术来唤醒”。
他对两年前在复旦大学发生的投毒案感触颇深。“当时新闻里报道,犯罪嫌疑人林森浩在等待审判的过程中,有记者问他,你这段时间在干什么呢?他说他在看《红楼梦》。大家都觉得很搞笑,你都是快判死刑的人了,还看《红楼梦》?但是我立刻就明白他想要表达什么了。因为他从小从来不接触这些音乐、文学上的东西,他的心灵没有被这些美的、艺术的东西熏陶过、笼罩过,所以他的世界观是扭曲的。”宋思衡觉得古典音乐的普及刻不容缓,“特别是应该从小孩子就开始普及,让他们从小就有美的观念”。
谈到普及古典音乐,宋思衡也颇有自己的想法。“很多传统古典音乐会过后,观众们会说听不懂,其实我们应该想一想,这究竟是观众的问题,还是你自己的问题?是你没有把音乐本身的东西弹出来,是不是?”他觉得作为演奏家,首先应该把位置摆正,“不要觉得你是高高在上的老师,你给大家带来音乐会,而是我们一起来感受音乐中核心的东西,包括节奏、色彩、调性等。你有没有把这三个核心东西理解透?你能不能把它们很顺畅地传达给观众?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肖邦、李斯特那个时代,古典音乐处于井喷式的状态,作品的创作量很大,但如今情况不一样了,写的人少了,大家只好不断地去诠释同一部作品,同一首曲子录上个几千遍。音乐的欣赏也变成了一种内省的方式。“不像以前李斯特的音乐会,女孩子都是往台上丢手帕的,可现在哪怕是听个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也必须正襟危坐,它已经缺乏了一种艺术最根本的互动性。”宋思衡经常去国内各大城市演出,“去湖南演出时,下面简直就像开演唱会一样,闪光灯一闪一闪的,我弹完一首后,观众们会叫道,哇,好,再来一首”。但是他对此毫不介意,甚至还为自己的音乐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而高兴。
“你们知道吗?什么乐章之间不准鼓掌,这样的规定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的,李斯特、肖邦当时开音乐会时可不是这样。”他曾经读过莫扎特的一本书信集,“有一次莫扎特说,我那个什么交响曲,到了第一乐章结束部的时候,我就期待着观众们的掌声了,最后他们果然鼓掌了,哇,我好开心啊。那个时候是这个样子的。贝多芬的传记里也说道,他的《第七交响曲》首演时,四个乐章是分开演的,那就根本不存在什么乐章之间鼓不鼓掌的问题了”。至于这个规定是怎么来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录音的需要,因为很多音乐家不愿意再专门到录音棚里去了,我干脆现场音乐会时帮你录了,录音的时候当然要讲究质量,什么咳嗽声、讲话声都不能有,所以才不允许大家在乐章之间鼓掌,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