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新员工培训的“痛点”

2015-09-10陈永为

人力资源 2015年11期
关键词:痛点部门培训

陈永为

笔者的朋友A君,从国内知名高校毕业后,进入某大型国企,在高人指点、贵人相助、组织培养和个人奋斗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十年的艰苦磨炼,A君从名不经传的普通职员顺利成长为一名令人艳羡的中层干部。总体来说,A君的职业发展顺风顺水,问及决定其职业发展最重要的条件时,A君语重心长地说:培训、培训、再培训!

新员工入职后的两周、三个月和两年是离职的三个高峰节点,被人力资源工作者称为离职的“232现象”,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对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引导没有做到位。新员工刚入职时需要一个角色转换和适应的过程,尽管很多企业也组织了所谓的参观和学习,但缺乏系统性、持续性和全面性。因此,构建新员工培训体系,抓住新员工不同发展阶段培训的“痛点”,对降低员工离职率,打造和谐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痛点一:四顾茫然,适应融入困难

员工个人职业的快速成长有时候会掩盖企业培训缺失所导致的不足,但对大多数新员工来说,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入职培训体系,“232”离职现象将在所难免。可以说,大多数人在刚入职时都会感觉到迷茫,不知道该做些什么,通常只能机械地听从领导的安排。有时候,自己有了新想法也不敢和领导说,特别是向领导建言献策没有被采纳后,很容易产生心理阴影。久而久之,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会产生离职的念头。其实,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人力资源部门做好新员工适应融入的相关培训,就会让新员工发挥出正能量。

●开展立体化的对接培训。对接培训,就是以企业文化培训为主题,开展以熟悉企业现状和部门职能为主要目的的对接培训。新员工入职后,两眼一抹黑,务必开展“三堂课”教育:一是进行企业文化熏陶,邀请公司资深员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公司发展史、重要成果、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让新员工弄清企业的发展沿革,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二是各部门进行座谈,邀请部门负责人开展专题介绍,让新员工全面了解各部门主要职能、工作重点、部门文化等,以便新员工能够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三是分管领导专门呵护关心,与新员工进行沟通,让新员工产生被重视的感觉,这往往会对新员工的职业生涯产生重要影响。

●营造适应融入的部门文化。对接培训后,新员工对企业的总体情况有了较为宏观的了解,而部门文

化则可以时时刻刻影响着新员工的感受,与新员工的心理、情绪、情感都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部门负责人一方面要与新员工开展入职谈话,倾听心声,嘘寒问暖,帮助新员工进行职业规划等等,让新入职员工找到“家”的感觉。此外,入职谈话并非只在员工刚入职时进行,还要在员工入职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等时间段里多次进行,关注和掌握员工的心理动态;另一方面,要不定期地开展部门内部座谈会,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本部门成员之间的交流,加强员工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让新入职员工轻松地融入团队。

●进行全方位的岗位认知培训。很多入职两个多月的新员工在被问到负责哪些工作时,答案通常是:领导让我熟悉一下工作环境。看上去很宏观,事实上,这是工作游离的典型表现。新员工的工作目标和职责不明,必然导致其“跟着感觉走”,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工作起来没有主心骨。因此,新员工入职后,必须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岗位认知培训,包括明确岗位职责、岗位边界、岗位功能、岗位延伸点,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遇到问题该如何处理,让新员工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痛点二:前途未卜,职涯规划缺失

笔者发现,无论是校园招聘还是社会招聘,面试时,求职者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就是薪酬福利和职业发展,而后者较前者更受关注。因为职业发展不仅决定了个人的薪酬福利,而且也决定了未来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因此,入职培训更要注重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定位培训。好高骛远让人徒劳伤神,而胸无目标必然自毁前程。因此,一方面,新员工无论有无工作经验,都要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坚定职业目标,对职业发展保持平常心,并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对自己进行职业定位调整。另一方面,团队负责人要经常对新员工进行“友情提示”,以“旁观者”的角色对新员工的发展给予善意的提醒,让新员工既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积极乐观地开展工作,尽量缩短其入职困惑期。

●对新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培训。职业生涯规划说到底还是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员工个人的裁量权和主导权相对较小,特别是新入职员工,除了服从安排和离职,可供其选择的路径并不多。因此,企业要本着高度负责、谨慎的原则,定期与新员工进行职业发展沟通,找到企业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匹配点,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员工个人的特长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邀请第三方或者本企业开展专题职业发展培训,让新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看得清、摸得着,从而产生真正的归属感。

●对新员工进行成长痛点培训。所谓成长痛点,就是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和挫折。有句歌词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新员工往往眼高手低,过多地考虑个人得失和利益,忽略组织和团队的大局,最终只会害了自己。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设定较高的工作目标让新员工来完成,也可以通过拓展训练、情景模拟等多种形式锤炼新员工。适当地对新员工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他们端正工作态度,夯实成长基础,在职业成长道路上走得更稳。

痛点三:有教无“育”,素养培训松散

职场前辈总是对新手们谆谆教导:做事先做人。“做人”,就是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并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品格和素养进行培养往往比提升工作技能更为重要。

对新员工开展品格教育。人们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品格往往和个人的成长环境有关,后天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但这更凸显出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对新员工提出明确的品格要求,让新员工明白企业的职业操守、行为标准、做人原则;另一方面,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让新员工全面衡量人生的得与失。

对新员工开展忠诚度教育。有一种新观点认为,现代企业越来越开放,员工只要在职期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即可,不必对企业保持忠诚——翅膀硬了便可飞往别处。笔者认为,这不是企业放弃忠诚教育的借口。员工离职有个人因素,但企业也要反省自己的原因,试想,哪个员工会在春风得意时轻易与企业说再见?因此,企业应不断反省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对员工忠诚,从员工踏入企业大门那一刻起,就要对员工负责,帮助员工梳理职业目标,分析职业现状,找出员工与企业要求的差距,谋划员工的成长路径,通过对新员工的全方位关心,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责编/张晓莉

猜你喜欢

痛点部门培训
培训通知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