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KR 与 KPI,谁是赢家

2015-09-10魏立刚

人力资源 2015年11期
关键词:管理工具关键成果

魏立刚

企业绩效管理领域到底发生了什么?新一代绩效管理理念正在掀起一场工具与工具之间的大辩论。大家熟知的KPI等经典绩效管理工具开始遭到质疑,甚至渐渐出现了用OKR取代KPI的呼声。然而,对于大多数人力资源工作者来说,OKR终究还是个新玩意儿,OKR到底是什么?OKR与KPI之间有何关联?为何通用电气(GE)要舍弃曾为其立下汗马功劳的KPI而转投OKR呢?

OKR与KPI的重要区别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即关键绩效指标,是一种被事先认可的、可量化的、用来反映组织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体系,也是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较为常用且有效的工具之一,更是绩效管理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内容。KPI主要以结果为依据评价绩效水平,也就是说“一切用指标说话”。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和关键成果,是一套定义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1999年由英特尔首创以来,被逐步推广到谷歌(Google)、甲骨文(Oracle)、通用电气(GE)、英领(LinkedIn)等优秀企业中,现在已经被广大IT及创意等以项目为主要经营单元的企业所关注。

从定义上来看,KPI基于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年度计划,选择重要性高的指标,这些指标能代表业绩的显著驱动因素,且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可见,KPI与企业的战略意图相统一,既可以是行为化指标,也可以对员工的行为和态度进行考核,它是全方位的绩效考核工具,评估的结果可以用于奖金分配和职位晋升。

相对于KPI而言,OKR不仅是“考核工具”,而且还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它主要目的不是考核某个团队或者员工,而是时刻提醒每一个团队或个人,当前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将KPI和OKR进行了横向比较之后(如图1),我们会发现OKR的三大核心优势:

第一,不以考核为目的。鼓励设计具有野心的目标,其结果用以衡量员工是否称职,以及该如何改进。比如Google 最普遍的OKR分数设定在0.6-0.7之间,但1.0和0.7之间本身并没有太大差别,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只起到直接地引导、评审作用。此外,关键成果是可以调整的,从公司、团队乃至个人,都有不同层级的目标和关键成果,所有这些关键成果共同确保公司按计划正常运营。

第二,以实现目标为核心。OKR将目标分解为直接执行的任务(基于任务的关键成果),每个关键成果都是直接支撑目标实现的关键动作和重要成果,而不仅是对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业绩指标。比如,Google就是通过周计划和周报等方式,定期评审这些关键成果的执行情况,以达到对目标执行的有效监控与跟踪,及时调整关键成果,以达到更有效支撑目标实现的目的——这与KPI考核时,采取调整目标实现策略和做法的方式大相径庭。

第三,有效激励和成就员工。每个团队及个人的目标、关键成果以及最终的得分在公司内部都是公开、透明的,这样既有助于统一公司、团队和员工的目标,促进团队合作,体现价值贡献的公平与公正,也有助于通过过程辅导、及时正向反馈等绩效反馈渠道,促进员工的自我激励与成长。

OKR在谷歌是如何落地的

如今,OKR在Google不仅发展成一项十分精密严谨、完全数值化的内部目标考核制度,更是早已成为各部门任务协作的重要手段。让我们来看看Google具体是怎么操作OKR的:

第一步,员工在每个季度初与经理沟通制定个人的OKR,将个人与组织的目标相关联,体现员工的创新智慧和能动性。在一个季度周期内,员工执行周计划和周报制度,随时评审目标进展情况,与主管经理进行频繁的沟通与反馈。

第二步,季度末对单个目标及总体目标进行评估和打分。员工在季度末要把所做的成果“说出来”,进行自我总结与评估,这与KPI绩效管理中的员工自评非常相似。

第三步,邀请同事对自评的内容进行反馈。员工自评完之后,要邀请与其工作相关的同事进行评估反馈,其目的是发现真相,提供更完整的信息和依据。

第四步,弱化排名和等级比例要求。最终的评分和等级由主管经理来打,人力资源部门会给出等级比例分布建议,但不强制要求,尊重主管经理基于事实的评估结果。

第五步,OKR得分会用于奖金分配,但不直接用于职位晋升。表现优异的员工能否获得晋升,将交由一个专门的评估小组,基于其胜任力等情况综合决定。

可以看得出,Google的OKR在本质上与KPI并不是水火不容,它在兼顾绩效评估流程的同时,更加突出强调目标的战略分解和实

现(辅以周计划和周报制度,定期评审目标的执行情况),弱化了比例分布要求(反映在业务环境上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快速应对的大背景下,实事求是,在追求目标达成的前提下相信同事和主管经理会客观地评估员工),而且评估结果用于奖金分配而不直接用于职位晋升。

GE为何舍弃KPI

杰克·韦尔奇和GE曾是KPI绩效管理模式最成功的代表,其业绩与能力两大维度的矩阵绩效管理一直被奉为经典,并作为标志性的成功案例被其他企业无数次引用。这种模式以年为周期对员工进行评判和排序,按不同绩效层次进行强制比例划分,并据此激励和重用先进的10%员工,辅导80%的普通员工,转岗或淘汰表现不佳的10%员工。这种绩效分布方法曾为GE当年重振士气,起死回生,立下汗马功劳。之后的几十年间,这种考核方法被全球的企业广泛采纳。

好景不长,由于这种考核方式使员工过于追求回报和内部攀比,GE最终取消了绩效强制比例分布。2015年,GE在全球的大部分公司(包括GE中国在内),在“背叛韦尔奇”的道路上走出了更为关键的一步:完全抛弃正式的年度绩效考核及其遗留下来的绩效管理体系,开始尝试以一个更为非正式的系统来频繁地进行绩效反馈。同时,对于部分员工,在较小的“试验”范围内,将不会有任何数据化的前后排名。

目前,取消强制考核等级分布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包括互联网公司在内的广大IT科技及IT服务公司(微软、Adobe、埃森哲等)、创意型公司,以及制造与综合型企业。从实际效果来看,长期执行的强制比例分布会引发员工横向攀比和过于看重得分排名,而影响企业实现更高的追求目标。对员工成长最有力的促进是更频繁的沟通、反馈、辅导和即时的正向肯定,而不是一年一次的绩效面谈。

取代KPI?还是未知数

从绩效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绩效管理理念和工具在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下,也在不断地优化升级:一是弱化考核大棒,强调更频繁的双向反馈,以及时、优化的措施来实现目标和促进员工成长;二是为员工提供更多更及时的正向鼓励,为评价提供过程依据,以实现更人性化和更为有效的激励;三是避免冲突、促进协作和保障目标一致性——OKR管理模式的出现代表的正是这种趋势。

从绩效管理工具的应用企业类型来看,无论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创意型公司,还是传统的制造业或服务业,企业追求持续高绩效的目标,和员工追求成长或被更有效地激励都具有同样的动因,这说明OKR的绩效管理模式对所有企业都是有应用价值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大胆地探索和实践这种更为前沿的绩效管理模式,但“OKR能否取代KPI”这个问题,还需要交由亲自操刀的实践者来给出回答。 责编/寇斌

猜你喜欢

管理工具关键成果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高考考好是关键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hosts文件管理工具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