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有“三宝”

2015-09-10冯连旗

人力资源 2015年11期
关键词:布衣三宝

冯连旗

小时候,我常听奶奶讲,家里有三宝:家常饭、粗布衣、结发妻。那时候,年幼的我还无法理解其中的深刻含意,有的只是对“三宝”所象征的温饱与平静的憧憬。在后来的成长岁月中,在组织的教育、传统观念的约束、工作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下,我对“三宝”的理解更多地停留在政治层面,比如,保持政治本色,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等。实在点说,我是过了天命之年才越来越感到,当年奶奶所说的“三宝”蕴含着质朴却又深刻的道理。

家常饭

人是需要吃饭的,有些饭菜常吃或者吃惯了,就成了家常饭。家常饭是在一个人的饮食结构中占绝对比重的食谱。否则,今天辽菜,明天粤菜,后天湘菜,大后天鲁菜……天天去吃“特色”,时时要求新奇,长此以往,不仅经济上负担不起,时间上安排不开,最后恐怕还会把胃口吃乱了套。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菜系也养一方人。当然,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厨师的手艺精湛,偶尔能做几道不同的饭菜变换一下口味当然是件美事。问题是,我们好多同胞,特别是一些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面对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生方向有些迷失了、走形了、变味了。据闻,最为离谱的就有什么人体宴、黄金宴、天价鱼翅宴等。一掷不止千金,而是万金,甚至数十万,一桌饭菜够让落后地区的农民兄弟辛辛苦苦干上一年。有些人,晚上的时光常常是在赶场中度过的,他们一晚上奔波在三四场酒席之间,有的人在短时间内把一座城市的高档饭店都吃个遍;还有的人,光吃还不够,还要吃了洗,洗了唱,唱了麻,非来个“一条龙”服务不可。对于这些人来说,饭局并不是单纯为了“吃”,更与联络感情无关,这样的饭局充其量就是一个协调各方私利的平台,在觥筹交错中达成了各方利益的交换。

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似乎不吃饭就办不成事,不吃饭就做不成生意,老一辈人那最为朴素的“家常饭”意识在迎来送往的吃请当中逐渐湮灭。最终,人们吃坏的不仅仅是自己那副可怜的胃肠,还吃坏了社会风气,吃坏了中华民族的节俭美德。更重要的,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质变。须知,国家能被吃

垮,作风能被吃坏,理想能被吃光。从这个意义上讲,保持纯朴的生活习惯,时时亲近家常饭,的确是人们不可轻易抛弃的宝贝。

粗布衣

再说粗布衣。“四大发明” 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但布料的发明却不是国人的杰作。据史料记载,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的印度河流域。我国的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也在至少2000年以前采用棉纤维作为纺织原料。人猿相揖别,是从人有羞耻感开始的。人类的遮体之物是随着人类进化而进步的。而羞耻感的标志就是遮体之物的出现——先是树叶、荷叶之类,再到简单的编织品,然后手工纺车出现,又发展到机械纺纱。时至今日,人类的织布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中国织布历来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国人的衣柜里,随意找几套光鲜的衣服已不费劲,倒是那种补丁摞补丁的衣裤,如今无论如何是不太好找了。“粗布衣”虽已告别了人们的生活,但“布”仍然大受人们的青睐,因为与各种质料相比,纯棉质地的衣裤还是要比其他原料的制品穿着舒服。

如今再说粗布衣,绝不是让人们重新去用那种傻大黑粗的土布,而是至少有三条用意:一是要弄清布的发展是劳动、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享受今天的舒适,别忘了生活需要勤奋经营;二是要弄清人类与自然是最为亲近的,不管科技如何进步,原生态的布料等用品仍是无法替代的;三是要弄清生活水平再高,也不能奢侈无度,常想想粗布衣,常思生活来之不易,在亮丽服饰的包裹下,始终要保持一颗平常而质朴的心。

结发妻

老一辈人将“从一而终”作为婚姻的至高境界。古往今来,许多疼爱结发之妻的故事被世人传为美谈。诸葛亮的妻子黄氏,身材矮小,满头黄发,相貌不佳,但身为蜀国宰相的诸葛亮却对她百倍恩爱,终生厮守。黄氏也积极辅佐丈夫,相夫教子,特别是在孩子的教育上,黄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革命先驱李大钊,其夫人是一名旧式小脚妇女,在当时崇尚新潮流的社会环境下,许多知识分子都弃旧迎新,换了大脚夫人,而李大钊对待结发妻子却始终如一。老将军孙毅,一生戎马倥偬,战功卓著。解放初期,许多有功劳的人瞧不起乡下的原配,孙老将军却与结发妻携手走完了一生。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其《佳人》诗中写到:“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上世纪90年代,曾有一首流行歌曲化用此诗句,唱出“由来只有新人笑,有谁听见旧人哭”的悲情曲调,使人感觉到了许多结发妻的不妙处境。如今,许多男人兜儿里有钱了,开始对人老珠黄的结发妻烦躁起来,要么包养情妇,要么结交第三者,要么流连声色场所,家回得越来越少、越来越晚了,更有甚者一纸离婚状了事,完全丢弃了传统男人应有的责任心和家庭观。

夫妻之间的事,用时髦的语言来说,那叫“隐私”,外人是不便指指点点的。但夫妻间的问题却与人的成长关系极大,特别是它能直接映照出人的思想状况和灵魂变化。有人进行过统计并见诸报端,说通过对三十起受到党纪国法惩处的腐败案件的分析,发现百分之百的贪官都贪恋女色,发案也皆与此有关。如此看来,夫妻之间的事情,远远不是一句“隐私”就可以敷衍得了的。在民间,“男女关系问题”顶多受到舆论谴责,还不至于受到法律的制裁。数年前,不就曾有某位国际明星将自己的婚外情称为“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么。但是,对于身居要职的官员来说,这“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却是要受到党纪和政纪处分的。这充分表明,官员的私生活已不只是伦理道德问题。

一夫一妻制是我国的法律规定,白头偕老是人们的内心期盼,互敬互爱是社会和谐的细胞。无论社会怎样变化,无论生活条件怎样改善,无论价值观受到怎样的冲击,有担当的男人,尤其是身居要职的男人,都应当守得住婚姻的底线。这条底线,对有些人来说,既是政治生命的底线,也是物质生命的底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仍然要把“结发妻”作为家中宝的真正原因。

近些年来,我亲眼目睹了许多人在丢掉“三宝”之后经历的种种变故和痛苦,这使我更加亲近并热爱“三宝”,将之视为人生须臾不可离开的“护身符”和“静心药”。《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当下,面对诱惑,我们若能知止、有定、能静、能虑,祛除浮躁,以平和的心态时时强化自己的“三宝”意识,方能有所收获。 责编/张晓莉

猜你喜欢

布衣三宝
宋代的三位“布衣”及其乐律学理论
中药急救“三宝”
『三宝』助你度炎夏
勤俭爱国的“布衣院士”
“草圣”张芝:不爱权贵爱布衣
勤俭爱国的“布衣院士”
家有三宝
“布衣”陈琮英
“岑溪三宝”有真味
写人有“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