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有漏的世间不可能有本质上的快乐

2015-09-10济群

中国商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凡夫佛法佛教

济群

如果我们做不了当下心念的主人,也做不了生命的主人。而这些不良习惯和情绪不仅会影响今生,还将进一步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这一切,最终要我们自己去承受。

人生是苦吗

佛法关注的重点是人,并有人生是苦之说。有人觉得,人生有苦有乐是正常的,没有苦哪来的乐,为什么要解决痛苦呢?这个说法听起来不无道理,事实是不是这么回事?如果说人生有苦有乐是正常的,那么当痛苦或灾难降临时,我们是不是都能像对待快乐那样,欣然接受,多多益善呢?显然不是。所以,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论调,是我们不想正视现实的借口。

我们的所有努力,从物质到精神,从改善生活质量到丰富精神世界,都在想方设法地追求快乐,远离痛苦。包括人类五千年文明,从本质而言,也是为了离苦得乐。可以说,这是一切发展的原动力。佛教也不例外,无论见地还是修法,都是引导我们从认识苦,远离苦,到究竟地解脱苦。

佛教有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每个语系又分若干宗派,但所有教法都是围绕佛陀最初所说的基本纲领展开,即苦集灭道,又称四谛法门。苦,是正视人生是苦的现实;集,是找到痛苦的真正成因;灭,是摆脱痛苦后的健康状态;道,是解决痛苦的具体方法。换言之,就是从认识苦到彻底平息苦。这是佛法和世间法的共同目标,区别在于,是暂时地缓解症状,还是究竟彻底地解除痛苦。

从感受来说,佛教也认为,人的感受是多元的。身体上有苦受和乐受,心理上有欢喜和忧愁,此外还有不苦不乐的舍受。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说人生是苦呢?实际上,这句话是有特定对象的。佛教讲人生是苦,是针对凡夫的生命而言。对佛菩萨来说,生命本质并不是痛苦的。

佛法认为,生命有两个层面:一是迷惑的层面,一是觉醒的层面。所以,心既是痛苦产生的源头,也是快乐产生的源头。说人生是苦,是就迷惑的生命而言。我们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也不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所有的人生思考,必然要回到这三个问题,所以称为永恒的困惑。这也是宗教和哲学产生的源头。

人类的一切痛苦,都是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当我们带着迷惑看世界,就像透过哈哈镜看到的,完全是一个被认知扭曲的世界。这使得我们不能正确了解自己,了解世界。因为不了解,就会产生种种错误观念,进而制造烦恼,将生命导向恶性循环。所以说,以无明迷惑为基础的生命,就像一个不断喷发的火山口,源源不断地制造热恼,带来痛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佛教说人生是苦。

而我们所以为的快乐,其实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只是对痛苦的一种缓解。有句话叫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种行为是为人所不齿的。但我们没有看到的真相是,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痛苦上”。

当我们遭受饥饿的痛苦,吃饭才会带来快乐,否则就没有什么快乐可言。为什么很多人记忆中的美味都出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其实,这种美味的程度是被饥饿放大了。但这种快乐只是暂时的抚慰,就像镇痛剂,药力一过,痛苦又会出现。

我们想一想,世间哪一种快乐不是这样的呢?孤独的时候,亲友相聚让人觉得快乐,但曲终人散,孤独还在那里。在渴望下次见面期间,你又是痛苦的。总之,在这个有漏的世间,不可能有本质上的快乐。

所谓本质,就是不需要依赖外在条件,无论享受多长时间,也无论什么时候享受,它都是快乐的。在凡夫生命中,找得到这种快乐吗?无论金钱、名利、地位还是感情,它所带来的满足非常短暂,同时会有这样那样的副作用。一旦我们对它产生依赖,更会引发种种负面情绪,包括担心失去的患得患失,以及失去依赖的彷徨无助,甚至会因此崩溃。所以,佛教说的人生是苦,是对凡夫生命本质的如实观照。

佛和众生的差别就在迷与悟的一念之间

除了迷惑之外,生命还有觉醒的一面。事实上,这才是生命的最高本质,而痛苦只是无明的显现。就像雾霾,虽然无所不在,遮天蔽日,但它是依托污染源存在的。一旦源头得到治理,虚空就能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同样,修行也是要断除烦恼,拨云见日,开启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层面。

在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最容易感到痛苦?就是内心有烦恼、压力和焦虑的时候。反之,什么时候最容易觉得快乐?就是内心没有烦恼、压力和焦虑的时候。因为觉性会源源不断地散发快乐,在这个层面,生命是可以快乐的。这种快乐不依赖任何条件,不是因为得到什么带来的,也不是因为痛苦缓解后产生的,而是本来如此的。

佛法告诉我们,佛和众生的差别,就在迷与悟的一念之间。就觉性层面来说,佛和众生是无二无别的。每个人都能成佛,都有觉悟本性。区别只是在于,佛菩萨已经断惑证真,而众生还是充满迷惑,烦恼丛生。

修行就是不断扫除内在尘垢的过程。其中,又有顿悟和渐修之分,是就不同根机的众生而施设。每个人的迷惑烦恼不同。有人迷得很深,尘垢深厚,简直乌云密布,坚不可摧,即佛教所说的钝根;而有人迷得尚浅,尘垢很薄,只需稍加点拨,智慧光芒很容易透射出来,即佛教所说的利根。

所谓渐修,就是在迷惑的生命状态下,有次第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六祖坛经》中,神秀那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偈颂,就阐明了这样一种修行。每天不断地清扫心地,使尘垢越来越薄,最终迥脱根尘,破迷开悟。此外,佛教还特别针对那些上根利智者,安立了顿悟的修行。因为他们本身的尘垢很薄,轻轻一点就能通透。只要有明眼师长,在合适的机会,甚至能一击奏效,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在禅宗公案中有大量记载。

所以,我们要了解到生命有这样两个层面。从迷惑层面来说,生命充满着不自由、不自在、不快乐;但从觉性层面来说,生命又充满着自由、自在、快乐。可见,佛教讲人生是苦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特定对象的。同时我们还要知道,说人生是苦绝非消极厌世,其目的,是让我们正视人生。只有面对现实,我们才能接纳而不回避,进而积极地加以改变。

四谛法门是佛陀根据印度医生治病的四个阶段而安立。首先对疾病有正确评估(苦),然后找到病的真正原因(集),知道疾病痊愈后的状态(灭),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治愈方法(道)。

如果不知道苦的真正成因,就无法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比如孤独,很多人会以为,孤独是因为形单影只,环境不够热闹。所以在面对孤独时,本能的反应就是给自己找伴,或制造各种氛围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孤独。但当表面的喧哗散尽,孤独丝毫不曾减少,甚至因为这种喧哗的对比,让孤独变得更为坚固,更难以忍受。

再如幸福,很多人会以为,这是通过满足欲望得来的。其实,满足只能带来短暂的快乐,而不是幸福本身。更何况,欲望会不断加码,不断制造渴求。随着欲望的升级,满足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对外在世界的依赖也越来越多。于是,会越来越不容易满足,幸福就更是遥遥无期了。

所以我们要去寻找苦的真正根源。关于四谛,古德还有一个简明的归纳,即“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一是明了苦的现象,而非以苦为乐;二是断除苦的成因,不再苦上加苦;三是希求苦的灭除,而非麻木不仁;四是如法闻思,精进修行,从而离苦得乐。

如何看命运

在全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充满着不确定,更容易让我们感受到世事的无常多变。在古代,交通闭塞,自给自足,生活相对稳定,受到外界的干扰也较少。而在今天,人类的关系空前密切。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些什么,都在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上世纪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了“蝴蝶效应”,认为“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的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随着相互交流的加深,这种效应正在不断放大。可以说,我们的命运已和整个世界捆绑在一起。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天灾人祸日益频繁。人类虽然有了发达的科技,能够移山填海,遨游太空,但在自然灾害前,依然束手无策,不堪一击。这使得今天的人尤其缺乏安全感。

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就比以往更加关注命运。那么,人到底有没有命运?从唯物论的角度来说,生命有很大的偶然性。宇宙莫名其妙地爆炸了一下,就出现了适合人类居住的地球,然后衍生各种生命现象,并最终进化为人类。一切都在自然生长,无从把握。宿命论则与此相反,认为命运自有定数,不可更改。也就是说,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前定的,早有安排,完全否定了后天努力的意义。这是世人对命运的两种常见观点。

从佛法角度来看,人虽然有命运,但又是可以改变的,这就不同于宿命论的不作为。佛教从因缘因果看世界,认为一切的产生和消亡都有规律可循,是由因感果的,属于规律论。就像万物生长,春播有时,秋收有时;生长有时,消亡有时。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其存在怎么可能没有规律呢?

既然有命运,那么,命运是谁决定的?按其他宗教的观点,命运由神或外在力量所决定,自己是无能为力的。想要改变命运,必须靠神的恩赐。仿佛神设定了一个密码,只有等他重新修改之后,你的命运才能改变。而佛教是以因缘因果来解读世界,不认为有什么造物主。所谓因缘,就是指不同的条件。因是主要条件,缘是次要条件。条件具备了,就会产生相应结果。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心念及心念产生的行为。所以说,命运是由我们自己造成的,也是靠我们自己改变的。

虽然命运是由自己造成的,但我们未必可以成为命运的主人。为什么?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你现在能不能做自己的主人?当你面对各种情绪和不良习惯,能不能让自己听话?生气动怒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马上不要生气?烦躁失眠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马上安静下来?你在乎一个人,在乎一件事的时候,能不能让自己马上放手?能不能做到?做不到。

因为我们的生命是被无明所支配,整天都活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中。不知不觉地被各种文化所催眠,接受很多错误观念;然后不知不觉运用这些观念,形成种种不良心态、不良情绪、不良生活方式。这些心态、情绪、生活方式形成后,我们还是不知不觉,从来没想过对它们加以管理。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让负面情绪伺机增长,让不良习惯越来越强,任由它们成为生命的主人。

本来,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的主人。但因为我们缺少智慧,缺少观照,就会把生命主权拱手相让,在不良习惯和负面情绪的支配下,忙忙碌碌,身不由己。现代人有各种控,如手机控、微博控、微信控等等。其实,被控就意味着生命被主宰。如果我们做不了当下心念的主人,也做不了生命的主人。而这些不良习惯和情绪不仅会影响今生,还将进一步影响未来的生命走向。这一切,最终要我们自己去承受。

生命在六道流转,可以继续做人,也可以生天,或者当畜生,下地狱。决定这个生命走向的,正是我们自己,是我们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形成的业力。既然命运是自己造成的,同时也说明,命运是可以由自己改变的。

命运是自己造成的 也是自己可以改变的

凡夫的生命充满烦恼和痛苦,身累,心更累。我们拼命追求幸福,但每一个我们以为的幸福到手时,却很快发现,这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幸福。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和无明有关。我们看不清,什么是生命的需要,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们要改变命运,就要传承智慧文化,建立正确认识。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品质就是文化传承的产品。我们接受不同的文化,就会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些都受到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它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愚人还是智者,是凡夫还是圣贤。

我曾给重走玄奘路的企业家们会员作了关于玄奘精神的讲座,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玄奘舍生忘死、不远万里地西行求法?这些精神对人类究竟有多大意义?

一是文化传承的意义。玄奘求法,为我们传承了源自佛陀的智慧文化。这种传承不仅极大影响了汉传佛教的发展,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二是精神追求的意义。即建立高尚的精神、人格和生命品质。我们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就代表我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三是探索生命的意义。每个生命都有永恒的困惑,玄奘西行求法,目的就是为了解除这些迷惑,进而帮助芸芸众生解除迷惑。

四是降魔成道的意义。每个生命都有佛性,也有魔性。《西游记》中,玄奘一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些妖魔,其实就是负面心行的外化。所以,修行真正要降伏的不是外魔,而是心魔。当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也是经过降魔才最终成道的。

如何才能降伏心魔?就要靠正见和禅修。正见,就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进而还要通过禅修,把这种认识落实到心行,成为自身能力,从而转染成净,达到心态和生命品质的改变。

命运是自己造成的,也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佛教提倡“自依止”,就是靠自己来拯救自己。人生有很多事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吃饭不能让别人代替,生病不能让别人代替,同样,修行也不能让别人代替。

佛陀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善知识给我们讲授了方法,但要改变命运,还得靠自己努力。当然对于凡夫来说,仅仅靠自己也不行,因为我们的想法是混乱的,所以还要“法依止”。所谓法,就是接受一种智慧的文化。怎样才能有效地接受智慧?佛陀告诫我们,应该依止善知识。佛教博大精深,没有如法的师长指引,学起来就像大海捞针,不得要领。所以,要靠自己,靠佛法,靠善知识,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对于修学,我提出了十八字方针。首先,在态度上要“真诚、认真、老实”。真诚,就是真诚面对生命存在的问题,是为了改变身心而学佛,不是为了看热闹或赶时尚。认真,就是找到正确方法,反复学习,对每个问题都要深究,不能得过且过。老实,就是一门深入,不四处攀缘,多方涉猎。

其次,在方法上要“理解、接受、运用”。理解,就是懂得佛法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接受,就是接受佛法智慧,并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和观念。运用,就是把这套方法运用在生活中,以此对治烦恼,解决问题。

学佛并不是求求拜拜,而是将佛法智慧输入自己的内心,通过改变观念来调整心态,并使这种良性心态逐渐稳定下来,完成生命品质的改变。这就是佛教的生命改造工程。

猜你喜欢

凡夫佛法佛教
佛教艺术
某些教师
某些作家
愚人节缅怀革命先烈
法雨辰??吕逸雪??贾欣悦等
奇迹
吉祥“三宝”棕胸佛法僧、蓝胸佛法僧、三宝鸟
看中国·在浙江
五代两宋佛教雕塑的佛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