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场里的“冤家”:昨拼死相争 今恩爱秀天下

2015-09-10

中国商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冤家美团大众

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这话放在商场似乎也受用。前不久,互联网行业的两大O2O生活服务公司——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双方历经“浴血奋战”,而今能够“握手言和”、“携手前行”,不得不让人感叹:这世上的事儿,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关键就看这个可能性有多少。同时,在这可能的背后,能带来什么样全新的效益和影响。

前尘往事篇

“从相杀到相爱的转变只需要一个长假,从爱情到婚姻的事业则必须长期经营。”用这句话来总结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对抗与合并,是再恰当不过了。就在国庆长假之后,美团和大众点评这对曾经在战场上激烈厮杀的对手出人意料却也是情理之中地宣布战略合并,成立新公司。

这是今年继滴滴和快的、58同城和赶集网之后,中国互联网行业第三宗大的合并案例。这也似乎再一次印证了,在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据估算,双方合并后估值170亿美元,将进行下一轮30亿美元融资。合并之后的“新美大”或将超越小米、滴滴,成为仅次于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和京东的中国互联网第五极。

资本的各自追逐

美团网,成立于2010年3月,“千团大战”之后,稳稳坐在团购网站的头把交椅之上,至今已经D轮融资;大众点评,成立于2003年4月,如今已是精耕细作12年。在所处的行业领域里,美团和大众点评或许从开始就注定了他们的龙虎之斗。

尤其是在资本市场,两家公司在融资过程中的你追我赶也颇具戏剧性。往往是一个融资在前,另一个立马挥鞭直上,誓要不相上下。

据公开报道称,2011年4月,大众点评宣布获得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和光速创投共1亿美元的投资。随即,在三个月后,美团就宣布拿到阿里巴巴和红杉资本5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紧接着,在2012年,大众点评又被追加了6000万美元的投资。

2013年5月,美团刚刚宣布获得3亿美元的C轮融资,大众点评就宣布获得腾讯4亿美元战略投资。2015年新年伊始,美团完成D轮总额7亿美元的融资,大众点评不甘落后,两个月后,宣布获得包括腾讯、淡马锡控股、万达集团和复星集团在内的8.5亿美元投资。

O2O的生存基点之一即是不断烧钱的补贴模式,因而有更多的资本支撑是其运营的刚性需求。而资本向来是逐利而生,双方在资本市场上的这一出你来我往的好戏,恰巧也说明了各自的价值诱惑力。或者也可以这么说,谁获得了更多的融资,谁就可以走得更长远。

业务的激烈竞争

除了在资本市场上的竞争,合并之前的美团和大众点评在业务布局方面也是各有千秋。大众点评从商户点评平台到团购交易平台,在几次转型之后越来越接近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新近成立的丽人事业部,进一步彰显了其业务拓展的决心。其实从去年开始,大众点评已先后发力酒店、电影、结婚等垂直行业,分别成立事业部。大众点评之所以深入这些行业,靠的是其十多年来积累的大量用户点评数据,这些都成为目前生活消费的最大决策入口。

与大众点评的逻辑不同,美团是以交易作为驱动,以团购为主,后来加入本地生活服务,逐渐孵化出更多垂直细分的O2O项目。而且,在垂直领域不断深耕的美团,全部采取自营模式,其酒店、电影、外卖都推出了各自独立运作的产品:美团酒店、猫眼电影、美团外卖等,因而在竞争中更有属于自己特色的优势。

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当然,美团和大众点评的战火可不止于此。为了争夺市场占有率,即便是“打架斗殴”这样恶劣性质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而为了各自抢占客户,大众点评和美团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据说为了争抢火锅连锁店“小辉哥火锅”,美团曾一次性支付5000万元以上,让商家放弃和大众点评的合作,获得独家合作权。但大众点评也并非是善善之辈,其曾经跟百胜中国谈成合作,成功取代美团与其旗下7个省份140家必胜客门店达成独家合作。可以说,两家的竞争真是无处不在。

但双方到底谁是第一?对于外界来说是未知数。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美团网交易额突破460亿元,较2013年增长180%以上,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而大众点评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今年推出的“闪惠”业务模式,8月份交易额就突破了10亿元,到今年年底交易额将超过团购的交易额。

在合并之前,美团和大众点评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只不过万物相克相生,正是在其相争之时,也必定存在着利益胶着点。事实上,有关于美团和大众合并的消息,也是屡屡被传,只不过,这一次是成真了。

携手前行篇

各自取舍成眷属

对于此次两家公司合并,背后最大的原因无非是资本的推动。在O2O市场渐趋饱和以及催生泡沫的现状之下,资本越来越挑剔,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即便是像美团和大众点评这样的行业翘楚,依然面临着受阻的境遇。因而,抱团取暖,未尝不是双赢之举。同时,市场的竞争也愈发激烈。糯米网、口碑网等后辈之力不可小觑,携程艺龙、去哪儿等老牌劲敌依然虎视眈眈。因而,在此行业格局之下,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也是大势所趋之举。

对此,大众点评CEO张涛表示:“过去这些年,两家公司有竞争也有差异化,但是帮助1000万商家服务好10亿消费者,是两个团队共同的追求。合作是大势所趋,是两个团队的共同选择。O2O行业前景无比巨大,合作后大家将会发挥各自优势,加快产品创新、深化服务和行业拓展的步伐,给消费者和商家创造更多价值,促进O2O生态圈的建设,促进行业发展。”

而美团网CEO王兴曾说过一句话:“既往不恋,纵情向前”。放在这里,也颇有壮士断腕、与过往恩怨一刀两断的决心。那么,这次互联网界历史性的战略合作,到底会对美团和大众点评产生怎样的影响?会给国内的O2O市场格局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新动向决定新格局

这点,从近日美团和大众点评成立新公司之后所宣布的公司最新组织架构中可见一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点,大概就是大众点评网CEO张涛的“淡出”:他将担任新公司董事长,不再担任联席CEO,从管理一线转向长期战略规划。同时,张涛的联合创始人、大众点评大推广事业群负责人李璟和首席服务官王雨将退休。而美团网CEO王兴将担任新公司CEO,不再担任联席董事长,负责新公司的管理和运营。也就是说,合并之后新公司的组织架构,是偏向于美团这一方的。

既然一山不能容二虎,那么两大公司合并,必定会有彼此的妥协和让步以及牺牲。对此,王兴在内部邮件中写道:“这次变化是两个团队‘婚后’生活的重要一步,是大家彼此包容、相互信任结出的第一个果实。但是一切才刚刚开始,内部业务和团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外部竞争仍然激烈。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很显然,合并之后的“新美大”,其近阶段最大的竞争对手是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外卖),在这方面,同时拥有腾讯和阿里资源的“新美大”似乎更占优势。然而,从长远来看,虽然阿里投资了美团,但阿里内部一直将美团视为直接对手。此次合并,他们是在一定程度上倒向了腾讯。当然,“新美大”也并非胸无大略,在平衡好阿里和腾讯这把天秤上,伺机成为第三极才是其目的。

此外,美团和大众的合并或许会给其他O2O企业带来发展的机会,就如滴滴快的合并之后,神州专车和UBER的异军突起。美团和大众优势互补,势必也会营造更加良好的O2O生态。同时,在短期内,合并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消费红利,无论从优惠政策还是服务质量上来说,消费者都能从中获取利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利也会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消失的可能。

因而,美团和大众的合并是否能带来1+1>2的效果,还得看其之后的战略部署。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其婚后生活的经营必定都是以资本利益最大化为基础。至于谁能笑到最后,那也得看市场的脸色。

猜你喜欢

冤家美团大众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建行龙卡每周六可享多重优惠
美团外卖哥
美团未来的盈利空间在哪?
美团宣布放弃电商业务
古代的“冤家”可指仇人亦可指情人
大众科技
小笼包香喷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