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山村环境 释放绿色效应
2015-09-10郑嵇平
郑嵇平
自从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完成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龙山村村民范江泉家的房前屋后就发生了变化:用了几十年的简易化粪池退休了,家门口因污水渗漏而形成的臭水浜不见了,一到天热房前屋后满是蚊蝇的乱象也消失了。
“村里的生活污水也接到管网,处理后再排出,和城里的一样了!”范江泉欣喜地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享受“城市待遇”,这样的有趣事就发生在湖州市的一个小山村。
近日,我们前往该村时正巧碰上村两委班子在加班开会,制定了村里5座污水处理终端在专员巡查的基础上,还要绑定村干部巡查的管理新政。“我们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建成了,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同。现在这套系统交给我们村管理,马虎不得。这是看住污水的法宝,也是在保护我们的生态财富。”村党支部书记施益忠说。
地上污水不见了
走在该村柳佳自然村的一条小溪旁,我们看到成群结队的小鱼在水中嬉戏,望得见溪底的石子和水草。在溪边,有一根套着皮套的管子正在缓缓地淌着清水。该镇副镇长吴仁斌告诉记者,这片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处理后就从这条管子排出。原本受污水直排困扰的小溪,如今有了清爽的模样。
在村民范江泉的房前屋后,重新铺设的几条污水管道显得特别。“卫生间出水”、“浴室出水”、“厨房出水”、“洗衣出水”,4条从墙里接出的管道分别贴上了标签,“脏水都从管子里走,家门口的臭水沟就没了。”
范江泉指了指门前的一片水杉林,那里就是臭水沟的原址。“以前,我们的生活污水直接渗到林子里,天热的时候,苍蝇蚊子满天飞,要靠太阳晒干它”。如今,由污水渗漏形成的河床印記还在,可臭水沟不会再出现了。新设的污水管就在河床之下,虽然还是沿着当年的路线走,但通向的是一座新型的污水处理终端。
村里保洁员沈莲花带着我们去一探究竟,这个终端隐藏在一处绿白相间的栅栏里,这里草木丛生,一座迷你污水处理厂正在其下忙碌运作,采用的是“地埋式组合型微动力AO+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执行的是一级B排放标准。
沈莲花打开了入水口的检查井盖,我们看到里面还是污物漂浮的黑水,而打开出水口的检查井盖时,我们发现流淌的已是清水,并且没有了气味。“你看,这里要经过调节池、厌氧池、兼氧池等等好几池,最后用紫外线消毒再排出去。这套东西可先进了,不比城里的处理技术差。”沈莲花指了指终端示意牌上的流程图自豪地说道。
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龙山村。图/受访者提供
自从龙山有了这套处理系统,原本在地面上时常出没的污水就难觅踪影了。“我们家连露天的洗衣板都改造过了,你看,都接上了下水管。”在村民匡静静家的院子里,一个老式的水泥洗衣台板完成了一次小手术,原本就地直排的洗衣水如今也过上了“管道生活”。
“现在,村里很难再看到有污水在地面上流淌了。”沈莲花说,“这个工程做得好,让我们龙山的环境变得更美了。”
治水引领新生活
沈莲花一家世世代代都是生活在龙山村里,如今她更有新主人的感觉,自己是村里的保洁员,丈夫王根金则是村里的垃圾清运员。“村里的环境好了,大家住着才舒服,能为龙山尽一份力,我们也高兴。”沈莲花说,“去年,听说村里要搞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我们一家都表示支持。虽然要破土挖地,但带来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沈莲花现在住的楼房于前年底建好的,在这项工程启动之前,当时还是采用了农村常用的简易式化粪池。“刚准备搬进新房,村里就启动污水处理工程了。”沈莲花告诉我们,在得知要做工程的消息后,她家立即弃用了新修的简易化粪池,在其旁边又挖了一个可接管网的新式化粪池。
从沈莲花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村民崇尚新生活的渴望,这也是当地农村孕育生态文明所需的土壤。
“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相对滞后,分散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成为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该镇党委副书记杨健康说,“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农户使用简易化粪池,粪便污水通过渗排的方式排放出去,很容易造成浅层地下水、水源及井水的污染。随着农村社会发展,村民对环境的重视也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
在省、市、区积极推进“五水共治”的背景下,妙西于去年7月启动了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把村民家中的生活污水分成4类,分别接进各自的下水管,最后由处理终端处理达标后排放,龙山村就是首批让生活污水享受“城市待遇”的村子,受益村民191户。
事实上,当这项工程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时,就变成了一件并不简单的任务。“工程要开沟挖地,这对于部分上了年纪的村民来说,是要与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的。”该村村委会主任赵新芳告诉我们,为了把好事办好村里做了不少工作。
7月5日,村民徐定乾带了头,让工程施工队挖开了自家门口的路。原来,为了动员村民全体参与,村里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徐定乾等一批村民代表随后带头行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村干部还轮班当起了监督员。就这样,龙山的这个项目仅用3个多月就完成了。
山村激活“生态+”
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已经投入使用7个多月,带来的村庄环境变化显而易见。
在治水的背后,村民对生态环境的意义产生了新认识,一批旅游项目也纷纷落户村里,打破了龙山“没有企业”的历史,而这座山村也由此显现了“生态+”的倍增效应,走上了跨越工业化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龙腾千里、山村福地”,象征着龙山村村落文化的这八个金字闪耀村口,其背后是由绿水青山营造的山村美景,如今的龙山更像是一座植物园。
村支部委员周臻带着我们在村间道路上走着,两旁是郁郁葱葱的树木,金边黄杨与红叶石楠相间排布,就连村民们的房前屋后都被绿色铺满……“大家对村庄环境越来越重视,因为环境好才有人来。”周臻说。去年以来,该村接待参观新农村和来旅游的游客累计达8万余人次。
“从去年开始,我们接待了很多批次旅游服务业的投资商,他们关心的不是土地价格,不是税收优惠,他们一来妙西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农村生活污水怎么处理?农村垃圾怎么处置?’”镇党委书记包永良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对我们推进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今年以来,妙西就签下了5个生态旅游项目,累计投资近34.5亿元,其中投资2500万美元的西塞山前度假木屋和投资20亿元的知了国际帐篷露营地项目已经动工,当地还在全力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这些和我们前期做的村庄环境整治等基础工作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治水带来生态红利已在龙山“兑现”。时下,一个总投资2亿元的旅游项目——月亮湾休闲度假中心,正在龙山村一带加紧建设,龙山村的村民也因此做了生态“房东”。“我们这个项目就是看中了龙山村的村庄环境。旅游项目的卖点就是生态环境。”该项目负责人说。
“今年,我们启动了‘美丽妙西’行动,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做到15个行政村的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该镇镇长蔡滨斌说。三分建七分管,为了做好污水处理的长效管理,当地推出了一系列精细化的运维机制,例如清理员按每纳管80户配备一名的标准,配足配齐;农户厨房检查井每5天清理一次,窨井每半个月清理一次,确保管网畅通等。
“村里今年实施了一个新办法,就是举报污水乱排、垃圾乱扔有奖,查准核实后每次奖励50元。”村党支部书记施益忠笑着说,“这笔钱也不是好拿的,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收到举报。大家都在看好环境,等着卖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