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乡村教师幸福感
2015-09-10刘燕交
刘燕交
“很多学生看到我们的收入远不如外出打工的人,反而是村里最困难的,常常会产生‘知识无用’的想法。”
杜枫(化名)是河南省封丘县居厢乡树人中学的业务主任,他和爱人都是老师,两人月工资加起来大概4000元。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三、一个上幼儿园,每月最少需要1000元,赡养双方老人每月至少1000元,自己省吃俭用每月生活费500元。这样,全家每月最多存下1500元。在不发生任何意外的情况下,这种收入状况勉强能支持孩子完成今后的学业。
类似于杜枫这样的乡村教师,我国还有330万。对他们而言,待遇低是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此外,职称评定难、编制少、职业尊严感不高都曾是他们的困扰。受到城乡发展不平衡、交通地理条件不便、学校办学条件欠账多等因素影响,乡村学校留不住优质教师,年轻教师跳槽出走比比皆是。
乡村教育长期积弱,为了解决乡村教师“下不去”和“留不住”的问题,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了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等8个方面举措。
《计划》都规定了哪些措施留住乡村教师?这些举措是否呼应了教师的现实诉求?能否解决乡村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能否扭转乡村教师人才流失的局面?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
《计划》提出四个方面的举措来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一是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并依据学校艰苦邊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二是要求各地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费。三是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四是加快实施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各地要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驼巷小学就是一所典型的乡村学校。它坐落在六盘山海拔2198米的山梁上,距市区30多公里。原州区教师月平均工资3000多元,农村教师每人每月会发放平均200元的生活补助,偏远山区教师每人每月还有50元交通补助。但是相对于城市而言,多出的200多元对教师来说吸引力不大。
原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如果农村教师工资能较大幅度超过城区教师,部分优秀教师会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这对于现有乡村教师也是一种尊重和激励。
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莫家垭教学点,教师乔永斌在此坚守35年。
除提高待遇外,还要保证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许涛说,“教育部已出台多个关于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文件,目前关键靠落实。”他表示,下一步将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的补助标准,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
“编制设计得不合理,是乡村教师问题的根源之一。”慈利县教育局基础教育股股长李思锋表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主要考虑的是城市学校,对于只有十几个孩子、甚至几个孩子的村级教学点,城市学校的生师比标准直接导致了农村教师编制的结构性短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指出,总人数不缺不等于学校不缺,学校不缺不等于专业不缺。不少基层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呼吁,乡村教师编制核定应该基于更加充分的调研,考虑偏远、贫困、地势复杂地区的实际情况。
针对此,《计划》提出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倾斜,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刘益春表示,原来乡村教师的编制是按生师比来定的,由于乡村分布问题,有的学校学生数量很少,如果按这个比的话,乡村教师的编制就补不上。现在,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这同时考虑了生师比和班额的问题,是比较客观的做法。
职称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
“职称指标”几乎是所有乡村学校的困扰。河南济源市克井一中校长李新乐说,职称直接与教师的工资待遇挂钩,高级和中级职称相差很大,“评上和评不上,一个月差六七百元钱”,导致很多教师“评一次伤一次”。
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每年的职称评聘按照自治区、市、县(区)5∶3∶1.5的比例分配指标。小学教师评副高级职称,全区一年也只有7个指标。原州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确实存在同城工作,乡村教师要晚几年才能够取得相同职称的情况。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比例限制频遭诟病。示范性高中的高级职称比例是35%,一般高中是25%;初中的高级职称10%,中级40%,初级50%。小学教师没有高级职称,最高才达到中级职称,很多小学教师的头顶悬着一块“隐形天花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计划》规定,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将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文件明确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各地将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向乡村教师倾斜。
没有幸福感的乡村教师,是无法肩负起国家农村教育重担的。而乡村教师的幸福感,不仅仅在于经济待遇,更在于晋升通道的畅通和成长空间的宽敞,此次《计划》的出台将有助于改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