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个娃,还是养只猫
2015-09-10西格
西格
女儿到达幼儿园的时候,两个小男生正在玩恶作剧,随着音乐扭打自己的屁股。女儿一边换衣服,一边喊着他们的名字说:“不,不要这样。”她面带微笑,充满关切,一副大姐姐模样。我顿时对德国幼儿园的混龄制度充满了感激,它让我的独生女儿有了兄弟姐妹的情感满足。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受到大同学的照顾,她希望在家里也是如此,要求妈妈给她生一个姐姐。现在她成了班上的大同学,非常享受做姐姐的感觉,则要求妈妈生个妹妹。上周她还很严肃地和我谈判,让我答应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一,给她生个妹妹;二,让她养只猫;三,既生个妹妹又养只猫。
尽管德国的生育率持续下降,独生子女家庭的比重也在上升,但是有孩子的家庭中,多子女仍然普遍状况,约占四分之三。因此,父母随时面临压力,要回答孩子的疑问:为什么我不像别人那样,拥有兄弟姐妹?有一次,女儿的同学到家里玩,大惑不解地问:为什么她家里只有一个小孩?小女孩发现怪物似的惊讶眼神,让我感到尴尬甚至惶恐,生怕女儿觉得我们家有什么不正常。
和中国的情形类似,西方社会也对独生子女充满了偏见,认为他们容易被娇生惯养,没有兄弟姐妹的“互相教育”,通常比较自我中心,不关心他人,较多社交障碍。而且,没有众多孩子的追跑嬉戏,他们也容易发胖。
这种偏见也会延及父母。只养一个孩子的父母,通常被认为比较自私,不肯把时间、金钱和精力花费在更多的孩子身上,也对已有孩子的成长不负责任。因此,跟中国年轻人被“逼婚”一样,过去德国年轻父母被“逼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什么时候生个老二啊?”亲戚和邻居常常催问只有一个孩子的年轻父母,并感叹说,“一个孩子太孤单太可怜啦!”现在社会观念改变,“逼生”式问候少了,但是偏见仍然存在心里。
任教于德国费希塔大学(Universität Vechta)的家庭社会学家Corinna Onnen认为,多子女家庭源自传统的家庭观念。这种观念认为,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甚至不能称之为家庭(只能叫“一对夫妻带一个孩子”)。它根植于人们的内心,不是一两代人就可以改变的。
但是,欧美学者大量的研究表明,除了容易长成胖子这一条之外,其他对独生子女的成见都不是事实。美国学者、《独一无二:拥有独生子女的自由和作为独生子女的幸福》一书的作者劳伦·桑德勒(Lauren Sandler)认为,独生子女有独断力,自尊心强,自信心足,教育资源充裕,才智出众,成就超常。千方百计刺激家庭多养孩子的德国政府,担心这些研究让人们相信“只生一个好”。
在实行几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之后,中国放宽二胎生育条件,甚至有政协委员提议“强制二胎”。但是,已经出生的孩子们,似乎成了独生子女政策的坚定维护者。近日来,媒体连续曝出孩子对抗父母生二胎的消息。有的要求父母写保证书“永远第一喜欢我家大宝”,有的在弟弟出生之后跑到奶奶家住,并改口称奶奶为妈妈。更加悲剧的一个例子是,女儿得知妈妈怀上二胎后,先后以逃学、离家出走、跳楼和割腕相威胁,逼迫妈妈去医院终止了妊娠。
多位中国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援引了“长子综合征(Firstborn Syndrome)”这个概念。这是一个西方研究者提出的概念,用来解释中国孩子对抗二胎的现象,其实是不太贴切的。长子综合征固然包括了长子排挤弟弟妹妹的内容,但是它主要的特征是控制欲强和完美主义。更重要的是,长子综合征的前提是要成为长子,大多是接受甚至需要兄弟姐妹的。中国的现象更适合用“独子综合征(Only Child Syndrome)来解释,也就是这些孩子被娇生惯养,过度自我中心。但是,独子综合征既有排斥兄弟姐妹的一面,也有情感孤独、渴望兄弟姐妹的一面。
德国学者倾向于认为,是政府的家庭政策塑造了多子女家庭观念,导致对独生子女的歧视。这个家庭政策就是,孩子生得越多越好。不仅有儿童津贴(Kindergeld),还有育儿津贴(betreuungsgeld)。前者是指每一个儿童都可以从政府领取成长补贴,从出生开始到至少18岁(最高可到25岁),每月从184欧元开始,逐胎增加,直到215欧元。后者是指每个1~3岁的孩子,如果父母亲自抚养(不送受政府资助的托儿所),都可以从政府领取每月150元补贴。如果你是单亲妈妈,还可以得到更多的惊喜。如果你找不到工作,政府还另外提供房租和生活补贴。
我认识一位来自中国的妈妈,得知还在上大学的儿子让女友怀孕了,还打算生下来,非常生气。大概受中国计划生育举报制度的影响,她去向当地政府求助,称这俩大学生年幼无知,而且学业繁重,不能让她们养孩子。政府官员听了,赶紧劝说她一定要让孩子生下来,不惜一切代价,有困难找政府。后来孩子出生了,几个月之后就送到幼儿园,幼儿园专门新请了一位老师来照看他。这对大学生情侣因为没有收入,分文不出。
有一种针对底层新移民家庭的偏见说,他们生一大堆孩子,就可以靠从政府那里领来的补贴,过上不劳而获而且相当不错的生活。
我不否认孩子接纳兄弟姐妹的态度跟教育方法有关。儿童的可暗示性(children’s suggestibility)非常强,他们能从大人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到准确的结论性判断。中国很多人喜欢逗小孩说:你喜欢再有一个弟弟或妹妹吗?他/她要分你的糖、抢你的玩具怎么办?爸爸妈妈只爱他/她不爱你了怎么办?这就等于告诉他们:弟弟妹妹来者不善,天生就是你的敌人。教育应该去启发孩子性格中的另一面,比如激励长子的领导性格,让他/她乐于照顾弟弟妹妹;安抚独子的孤单寂寞,满足他/她对于兄弟姐妹的渴望。
然而,我认为社会环境起着更大的作用。或者说,那些无聊的玩笑,本身就是社会文化一种反映。首先是普遍家庭结构的影响,比如在德国独生子女可能会觉得自己家庭不正常,希望生活在多子女家庭。其次是政府政策的影响。多生补贴是对生儿育女的正面激励,多生罚款是则对新生命的负面评价。而且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本身就是基于地球资源不足,人们将新生儿视作资源抢夺者,并在有意无意间把这个观念灌输给孩子。
还有一点似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媒体报道出来的这几起极端事件的主角,都是女孩。争夺资源的观念,同时影响男孩和女孩。我曾经见到一个小男孩,在妹妹出生之前也常听到大人们那样逗他,以致他说出“我会杀了她”这样可怕的话。然而,妹妹出生之后,他没有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来。他不难看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虽然爱妹妹,但是的确没有因此减少对他的爱。而且,随着他的成长,他从周边社会得到越来越多的确信:男强女弱是基本规则,他不仅不需要忌妒妹妹,而且应该去保护她。
女孩却不一样。即便父母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她也很容易从周围环境感觉到,她之所以能够受到重视,甚至成为掌上明珠,多半因为她是独生子女。无论父母怎样保证—何况很多父母毫不掩饰对于男孩的期待—她也不能放心。她们的乖戾行为,其实是对于被歧视命运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