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种子有了信仰

2015-09-10刘子亮

做人与处世 2015年15期
关键词:洞察力梭罗信仰

刘子亮

一如既往的清澈与优雅,《种子的信仰》继承了梭罗的洞察力与信仰。这是梭罗生命最后时刻留给世人的珍贵礼物,它却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埋藏在尘土中,鲜见天日。

那是19世纪中期,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出版伊始,列强如火如荼地抢夺倾销市场。可正是梭罗在此时显示出细致的洞察力与超越时代的智慧,他以被未来证实是正确且当时被批斗的“进化论”为背景写出了这本“自然史”,关于种子,关于信仰。

万物周始,时光悠悠。梭罗以他身体力行无微不至的大量观察证实了生命,特别是大自然的周而复始与依存规律:你会发现金钱草在作者数月观察中从九月结籽到开春发芽;你会发现1826年烧荒后长起来的松树林里发现橡树苗是大松树的两倍,正是由于橡树苗在2~6英寸处倾斜螺旋。由种而苗,盘根生长,种子的信仰渗透在梭罗难以停歇的以数据为基础的观察中,迸发向上。

森林的呼吸时远时近,花朵的羞涩无限蔓延,梭罗以绚烂的比拟与联想勾勒出自然,营造阅读魅力。杨树不会再是“四轮马车中哭泣的女子”,它们一往无前;你会在九月徒步登山时,发现牛蒡籽狠狠地咬在衣裤上不肯放松。在作者不时的联想中,我们似乎会惊叹弱小而微不起眼的种子何以成为参天大树,荫庇后人,甚至会联想到生活的当下。也许,这正是信仰的魅力。

清冷的目光穿透层层叠叠山峦的古老印迹,身为散文家的梭罗依然在书中刻下思考的痕迹。他从来没有停止思考,直至生命终结。梭罗曾说,人与土地的关系,正如航海者与被发现的岛,任何一天在此发现果实,任何一天被甘甜所诧异;“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决定了此人的命运……不管生命多么卑微……不用逃避,不用诅咒。”我们需要从内心捡拾信仰,但并不是狂躁妄想。正如深秋时节,干瘪的没有种子羁绊的蓟草在田野上飘落,风一吹便飞去,翻过无尽的障碍,它们也许是走得最快最远的,但最终休息下来,却没有一株蓟能长出来。梭罗在多年之前便悟出此番道理,恰如大自然在多年之前已经为全人类的全部事情申请了专利。

“我心中有对种子的信仰\我相信你有一颗种子\我等待着奇迹。”梭罗心中对信仰的信仰足以照耀整个大地,关乎自然,关乎我们。

信仰,是我们心中的种子,多年的凄风苦雨之后,萌芽。这就是种子的信仰与力量。

指导教师 熊芳芳

简介

《种子的信仰》是梭罗毕生研究自然和自然律于人类意义的登峰造极之作。这本书将成为自然和自然史热爱者的必读书,也是对梭罗生平和作品感兴趣者的案头珍藏。梭罗接受了当时还不被广泛认同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写就了这本现在看来依然新奇的19世纪中期的著作,为了求证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的,通过实地考查和日常仔细观察,揭示了油松、五针松、柳树、樱桃等树木的种子如何通过风力、水、冰雪和动物传播开来,甚至远涉重洋,异地生根。

(编辑/张金余)

猜你喜欢

洞察力梭罗信仰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论信仰
铁的信仰
智勇双全,秀出你的Freestyle
亨利·大卫·梭罗的《瓦尔登湖》
无与伦比的洞察力
事关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