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开开脑洞”“反鸡汤”式理财五大招
2015-09-10嘉丰瑞德
随着看《心灵鸡汤》那一代人的长大,学会了独立思考的人越来越觉得这鸡汤“不对味”。比如,这些故事都是谁写的?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最关键的是,麦兜中麦太太曾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很用功地念书,长大后发财了”,这中间的逻辑关系真的顺畅吗?
是不是发生了A就一定会有B的结果?心灵鸡汤简单、武断,而投资界的“鸡汤”更容易造成大片的伤害。首先投资规律很复杂,甚至很随机,三言两语只会断章取义;其次市场瞬息万变,规则也不停地变,否则自喻成功的《穷爸爸富爸爸》作者也不会破产,理念的传播通常有时滞;再者,每个投资者的情况各不相同,1亿资产的理财法则不能套用到1万的资产运作方法上去。
本文所说的这些也不是“铁金规”,大家权当“开开脑洞”。
第一招
不一定非要看数据或关注大数据
很多人现在非常执着于看新出炉的数据,比如GDP、失业率,还有各金融机构发布的各类指标。这些指标当然是要看的,但是更多的却只是一个对过去的总结。新情况出现得很可能令人措手不及,因此在很多场合,虽然大数据很华丽、专业,却并没有什么用。
国内知名的第三方机构嘉丰瑞德理财师也表示,虽然我们也都拥有比较大的数据库,但是依然认为数据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分析方法和策略,不能落实到这两者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
大数据更是复杂的概念,指的是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虽然不否认有专业研究大数据的人,但是因为其复杂,所以大数据基本不具备时效性,在“争分夺秒”抢占投资机会的金融领域来说,其意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还有,你所看到的数据并不一定是真的,数据的统计需要很长的时间,经历很多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存在隐瞒,就会导致最终数据相差甚远。
所以,你身边真实正在发生的事情或许是更加值得你关注的。比如你发现周围所有的人,包括大学生都在炒股了,危险的信号就来了。投资有的时候也要靠直觉,一切都可以作假,唯有身边真实发生的事情不能被隐瞒。
第二招
你不一定总投资最熟悉的领域
如果你是个金融的门外汉,那么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你最熟悉的投资产品也八成是别人最熟悉的投资产品,你希望走的这条捷径,未必不是别人也想要走的。而人人都抢着走的独木桥,很可能比常规的大路更难走。当然,也不是让你投资谁都不知道的领域,而是要看清趋势,快速摸清“以后可能会火”的投资项目的底细,才不会错过任何投资的机会。
其实已经发展到“最熟悉”了,八成也是强弩之末,现代的信息传递滞后性太强,群众的“从众心理”也很强,生物圈里到处都是这样的故事——有人用木棍支起一个大框框,在底下洒满稻谷,等着小鸟进来吃。往往等到小鸟最多的时候,木棍会瞬间落下。不过吃得最饱的小鸟却早就飞走了。
换句话说,如果周围的人都在讨论同一投资项目的时候,正是该金融产品最危险的时候,能逃就逃吧。
第三招
你必须拥有一个以上的鸡蛋
很多的理财宝典都会把“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论断当作万能金句,教大家要学会分散风险。但是他们完全忽略了,很多人是不具备“分篮子放鸡蛋”的基本条件的。一来,管理不同的篮子是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二来,很多人根本只有一个鸡蛋,配置了某一类理财产品之后手里再也没有任何闲钱了,这个时候如果强行让他们“分散风险”,只会使得投资者方寸大乱,把原本用来赚钱增加本金的有效时间也搭进去了。就像有些中产阶级的小股民,只有10万资金,却持有20多个股票,有点风吹草动就想买卖,越折腾越没有钱。
虽然理论上,嘉丰瑞德理财师认为个人和家庭要将70%的可用资产用于配置固定收益类的稳健型理财产品,用30%参与股票、期货等高风险的投资,来博额外高收益,但是对于刚刚工作的白领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理财唯一的任务就是尽量做好强制储蓄,一年妥妥有6万元可以节省下来,不到30岁就可以采取“多个篮子”投资策略了。
第四招
关注盈利手段和理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很多人觉得经营“理念”是最重要的,但是嘉丰瑞德理财师认为,服务和产品,还有合乎逻辑的盈利手段都比“理念”来得重要得多。光是“理念”就有点像传销组织的构架,一味地喊口号让旁观者觉得汗颜。现在投资私募股权和持有企业债也是高净值人群的热门投资渠道,在选择企业的时候我们更应当撇开一切浮华的表象。企业的主营业务是什么?有没有具体的运营规划?如何扩大生产线?相比之下的产品优势是什么?有什么创意?企业的人事管理又怎么样?现金流主要来自哪里?这些都是值得去深究的问题。
“理念”更加像“品牌形象”,形象固然重要,但是企业内在的产品和收益更加重要,否则理念就会像“Photoshop”工具,网友在照片里不论多好看,最终还是要见真人的。
第五招
不要高估复利的时间价值
绝大多数的保险都会向你宣传复利的作用,也会有不少传奇的故事,说某个人曾经在某银行里存了100美金然后忘记了,后来50年后变成了亿万富翁。所有的长期投资无不强调复利的作用,也一直有意识地忽略“复亏”的现实,事实上只有每一期的期末都盈利,且机构没有倒闭才会出现上文提到的情况,复利最后一年的亏损会损失前面很多年的复利累积,就像股市下跌后,想要回本,其涨幅必须远远超过过去的跌幅是一样的道理。
另外还有通货膨胀、社会动荡等因素,过于长期的投资,实际上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保值增值。这也就是为什么长期的养老保险通常不是保值工具的原因。当然,嘉丰瑞德理财师认为我们还是要适量地持有一些保险,毕竟人有旦夕祸福,保险的基础保障功能还是很强大的,配置保险不是为了有一天能用上,而是为了在和平的岁月里过得没有后顾之忧。
“鸡汤”其实多数情况下都不错的,只是其因果关系太过于简单,过于强调某个片面的因素而导致了大家的反感。不过“80后”、“90后”的朋友们,大家毕竟被鸡汤激励了这么多年,能够好好生活、努力工作,未必没有鸡汤的功劳,即使现在发现鸡汤的作用差强人意,也请不要抱怨,“鸡汤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请根据自己的特质,好好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投资理财道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