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读往来

2015-09-10

中国新闻周刊 2015年17期
关键词:司法人员聂树斌司法机关

@小马居士:作为强奸杀人案的聂树斌案,定案没人证,也没有生物物证,只有被告人口供,难免让人对犯罪嫌疑人的口供生疑。

@MT先森:山东高院先是以案件涉隐私为由,不公开听证,但通过网络直播公开一些信息。召开听证会,是否意味着山东高院的司法人员复查此案后,认为聂树斌案无需纠正?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奶粉、杯子、化妆品,2013年,有个同学开始在朋友圈发商品图片,每次9张,东西全是她亲戚从日本代购的,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人在朋友圈卖东西,这可能算是最早的微商。后来微商开始多了,但我没买,一是在淘宝和其他平台网购习惯了,二是给我一种电视购物的错觉,对各种莫名其妙的品牌有一种天然的警惕,害怕有虚假宣传的成分。(一清)

本刊记者/韩永

这一组稿子编到最后,有一个很强烈的感觉,就是聂树斌的案子,和过去很多的冤假错案一样,就像是对历史的质问。

这个“历史”是什么?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办案机关没有把事实搞清楚,把证据做充分。这里面除了侦查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办案理念的问题。就像河北的办案机关在聂案听证会上所说的,当时的证明标准,是“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

这个说法,很难在正式的法律文件上找到出处。即便是《刑事诉讼法》1979年的最早版本,对证明标准的要求也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河北提供的“基本”的标准,很可能是司法机关在实践中对立法的一种“偷懒性曲解”。即在事实与证据都很难做到100%和“命案必破”两个前提下,案件的证明标准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于是,“基本论”破土而出。

一个案子无法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并不是问题,在国外也有很多这样的案子,以“疑罪从无”不定罪就是了。但中国的法院除了公正审判外,还有一个维稳的诉求。这个诉求反映在恶性案件上,就是“必破、必诉、必审、必判”,然后押赴刑场,以求大快人心。在公正与效率的双重诉求下,“基本论”就成了必然的选择。

但“基本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即忽略了那些“非基本”的事实与证据。如果这些事实与证据确实无关紧要,这种忽略就不至于影响判决的方向,但如果这些事实与证据最终被证明至关重要,这种忽略就为冤假错案预留了空间。而对“非基本”的定义,全仰赖于司法人员的自由裁量。

从聂树斌的案子看,大概办案人员也不是不知道,这个案子无论在事实还是证据方面都不是无可挑剔。但在“基本论”的理念下,他们认为已经足以做出判断。这种判断出错的几率,与他们所忽略的事实与证据的多少成正比。

这种由于事实与证据不扎实所带来的冤案追索,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即便在现在,司法机关也有除公正之外的其他诉求。这样的诉求越多,就越容易消解司法机关在调查事实与证据方面所作出的努力。

近几年大量冤案平反的事实表明,过去的一些案子,都经不起现在的追问。作为司法人员,现在不妨问一问,我现在所办的案子,能否经得起未来的追问?

猜你喜欢

司法人员聂树斌司法机关
舆论监督权滥用对司法人员履职的影响
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机制的检视
论司法办案的多维度思维
“冒充司法人员实施电信诈骗”犯罪的防控对策研究
聂树斌案再审改判的重大意义
聂树斌沉冤昭雪
中国审计署:2015年逾二千人遭撤职停职处理
司法网络舆论的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