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么免费,要么死?

2015-09-10

汽车之友 2015年2期
关键词:扒皮车主收费

看看这个趋势,就觉得有点可怕:自从互联网界创造了“免费”这种商业模式,一些行业就走上了不归路。你卡巴斯基敢收费,我360杀毒就免费;你易趣敢收费,我淘宝就免费;你短信敢收费,我微信就免费......一唱一和不亦乐乎。回头看去,那些收费的,即使还没死,也纷纷日薄西山了。而实施免费模式的企业则像是一台压路机,把所有对手都拍死在路旁。

“免费的,也是最贵的”。这“贵”是指向竞争对手的。你如果豁不出去,那么你的未来就会遇到越来越高的门槛,因为那些免费的对手已经占据了尽可能多的用户群体,他们对服务的要求不高,因而使用粘性非常高,你的替换成本已然高不可攀。

不过,IT界的热闹劲儿似乎一直没能影响到汽车行业。汽车圈像个封闭的老国企,“从妇产医院到火葬场”,自己的体系里什么都办了,外人想进来混门槛比较高。所以也养了大把不思进取的闲云野鹤。即便是竞争激烈了,也只会把盈利环节从前端销售转移到后端的维修保养而已,从来没想过挖掘出点新鲜的模式和服务来——一句话,外人进不来呀,谁也别想和“我”争食!

不过2014年,这件事似乎进入了分水岭。依托移动社交技术的进步,大把莽撞无畏的小团队开始渗透到汽车后市场领域,跟貌似强大的经销商集团和企业抢肉了。暂时抢不到大块儿肉,就先喝点汤吧。已经有多个上门保养团队以微利提供了省时省心的服务。这些小创业团队,靠着创新的思维和勤勉的态度,正挖开传统势力的一角。

然而大佬也很勤快。嘀嘀和快的打车软件背后的两只大鳄,已经快把打车这件事做成了近乎免费。这种“类免费”的模式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汽车行业还是有不少无法回避的刚性成本要支付。就在12月23日,人保联合腾讯、嘉实多宣布了后市场的另一件大事:“买保险,免费汽车保养”。这三家的突然战略合作,不免让许多后市场从业者脊背发凉。

他们的做法很简单:车主只要购买人保的保险,就可以享受不限次数的免费保养,而其中成本最大的机油来自嘉实多;车主则来自腾讯的巨量社交平台用户。当然,这里面有很多操作细节,不过率先祭出保养免费大旗,无论是否名至实归,都已经让这三家站到了汽车后市场的制高点。在巨大且待开发的中国汽车后市场上,“有想象空间”比什么都重要。

免费,大多发生在格局改写的重要关口,跑马占地的后来者才不管要花掉多少钱,只要看好这个行业,只要能把对手灭掉,成本不重要。所以这次免费事件,也可以意味着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免费时代就此开端了。这三家企业都拿出了自己的资源,绑定在一起,准备改写后市场的格局,它首先要做的,就是挤掉原本横在中间的那些批发商们。

当车企和经销商把全部利润期待都移到后市场上,这个领域的暴利已是人人喊打了,所以“免费”其实并非痴心妄想。现在的车企、零配件总代理和各级代理、经销商维修店,都要从零部件上扒皮,品牌越强势,扒皮越心安理得,于是导致价格层层加码,最终都是车主买单。所以,类似于淘宝,让零部件供应商和用户直接对话,去掉一切不必要的中间层,这就是“免费”的前提。

但仍有人感到不甘心,叫嚣着试图做最后的搏斗。其实这纯属浪费精力,在大潮和趋势面前,一切声嘶力竭的呐喊都是徒劳。如果聪明一点,不如早一点醒悟,埋下头思考无可替代的道路。有时候被逼到绝路上的时候,才能激发出最大的创造力。

免费带来的是对大多数普通用户的免费,和对少量专业用户的高价但物有所值的个性化服务。尽管少量用户花钱,但是他们购买的个性化服务足够贴心,因而有足够利润,于是带来整体服务依旧有利可图,同时皆大欢喜。这也只有在信息完全通透的时代才得以实现。必须要说,这是个好时代。

有没有哪个创业团队,可以帮我把收费站灭掉,让高速公路免费?

猜你喜欢

扒皮车主收费
鸡叫是这样练成的(节选)
嘀嗒出行与蔚来达成合作鼓励车主成为顺风车司机
郑板桥驯驴
发改委明确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
发改委明确不动产登记收费标准
汽车车主的移动应用
九大豪华车品牌车主中欧形象大PK
本市取消和免征8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有的受骗是活该
宝马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