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润明 银牌改变的人生
2015-09-10海山
海山
说举重运动哪里出人才,上了年纪的人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举重之乡”广东石龙,这里不仅是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人陈镜开的老家,后来又不断培养出陈满林、陈伟强、曾国强、叶浩波、赖润明等世界冠军、奥运冠军。
如今,陈镜开、叶浩波已经去世,曾国强远赴异域,陈门另外两位人物陈满林与陈伟强都负责着更高阶的工作,住在广州。只有赖润明扎在基层,负责石龙体校的日常训练。
见到赖润明是在一个阳光充足的下午,他正在体校的举重房里督促训练。石龙体校校长陈苏媚开玩笑说:“假如现在这些人站在你面前,保证一个也认不出来,都肥了。”的确,二十多年过去了,那个在世界舞台上摘金夺银的青年人如今挺着一副将军肚,俨然是个上了岁数的阿伯,只有眉宇间还残存着当年征战世界赛场的英气。
采访地点选在了体校旁边的举重博物馆。赖润明自己的展台前,那些当年在领奖台上的照片显然令这位年过半百的老将有些触动。他打开话匣子,逐渐变得滔滔不绝,而眼神中始终充满了淡定。
在赖润明看来,石龙举重的辉煌是在上世纪80年代。“60年代也辉煌过,但就那么几个人,80年代才是人才济济。从1982年到1986年,要什么成绩有什么成绩,世界冠军也有,奥运冠军也有,破纪录也有”,赖润明说。
赖润明1963年生人,自幼进入石龙业余体校练习举重,15岁加入八一队。1982年,在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中,以245公斤的总成绩获56公斤级亚军。1983年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中,以125.5公斤的成绩打破56公斤级抓举世界青年纪录。1985年在全国举重冠军赛中,以129公斤的成绩打破60公斤级抓举亚洲纪录,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86年在第十届亚洲运动会举重比赛中,赖润明以285公斤的总成绩获60公斤级金牌,抓举131.5公斤打破亚洲纪录。
直到1990年,28岁的他才彻底挥别了举重赛场,回到东莞市体委,当上了保卫科科长。外人觉得这个岁数就退出可惜了,但赖润明对此不以为然:“我二十七八的时候老拿第三第四,这就没什么意思了。按道理说,我还可以干,但成绩不会很高,干脆退出吧。”
赖润明对于运动寿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举重选手的运动寿命一般有六七年,意志非常重要。二十五六岁还练出不来,就根本出不来了。有的人出成绩很短,两三年就过去了,有的能持续五六年。这和心态有关,年纪大了心事一多,对待训练就分心。举重要踏踏实实,既然走上这条路,就认真对待,自己努力了,人家也能看到,不能吊儿郎当、三心二意。我对运动员说,既然来了这里,就踏踏实实练几年。”
赖润明在体委办公室一坐就是18年,生活很清淡。2008年,赖润明又出山了,回到他发迹的地方当起了基层教练,一直耕耘到现在。
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山?有人说是不甘心,有人说是闲不住,赖润明自己说:“主要是因为教练不足,他们请我下来,我想我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应该回来贡献一下,培养新人。说心里话,我们这代人对石龙体校的感情很深,这里缺教练,干嘛不回来呢?”于是,赖润明把工作关系迁到了石龙体校,从赖主任变成了赖指导。在他出任教练的第一年,东莞队就在省比赛中拿到了十冠,他的第一拨弟子有的已经被提拔到省队,儿子赖俊源也子承父业,如今在八一队效力。
如今的石龙虽然还担着“举重之乡”的名头,实际上已今非昔比。关于这里的衰落,赖润明说了很多,他反复强调如今运动员意志力的薄弱,这是令赖教练最恼火的一点。
“我小时候举重开展得好,下课10分钟大家都到树底下举杠铃片,谁爱好谁举,没人逼着。以前体校招人,本地一次就能选出100人,现在我们需要到外面去觅苗子。”
“我去八一队,到第四年才能回家啊。那时我才15岁,奶奶不准我去,难过得直哭。父母哪能不想念呢,我觉得没事就好啦。现在的话,小运动员跟不上,一家只有一个孩子,太护犊子了。”
“现在训练水平虽然提高了,要是把同年龄的我放到现在,绝对超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现在的孩子病了就不练了,一天练一天不练,一点也不系统”,说着,赖润明扳起嘴唇,我才发现他一侧的牙齿已经所剩无几。
“举重有时也很危险。1986年亚运会前,我正在训练,手里的杠铃忽然断掉了,一侧的杠铃杆弹了起来,直接打掉我下巴,打落了牙齿,我一下就昏了过去。手术缝了16针,没打死真是万幸。我很沮丧,甚至想到了退役,因为离亚运会的日子已经很近了。但我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最后拿到一枚亚运金牌”,赖润明说起这些惊心动魄的往事时语调平和,仿佛并不将此放在心上。不过,牙齿的问题恐怕很早就影响到了他的饮食,他用餐时大多数情况下在喝粥,对于桌上的其他菜肴显得漫不经心。
这么多金牌与纪录加身,令赖润明始终耿耿于怀的却是一块银牌。那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赖润明在56公斤级的比赛中不敌队友吴数德,屈居第二。这届奥运会开启了赖润明与吴数德两段截然不同的人生,而赖润明用了多年时间才将这遗憾看淡。
当年,代表中国队参加举重56公斤级比赛的赖润明与吴数德各有千秋。吴数德抓举很厉害,而赖润明的挺举比吴数德强很多,这在队内是公认的事实。但是比赛那天,在先进行的抓举比赛中,赖润明却赢了吴数德5公斤,冠军似乎在向赖润明招手了。“第一个项目之后我已经领先他,他本身是长处,我是短处,长处都赢了他5公斤,肯定我是金牌了。吴数德比我大好几岁,比完第一轮他自己也没啥信心,不想比了,教练也觉得我第二把肯定有”,赖润明说。
但是之后的挺举比赛风云突变,认为冠军已到手的赖润明兴奋得太早,挺举的第一把、第二把都砸在手里,第三把他选择了一个比较稳妥的重量。吴数德抓住这最后的机会,完成了总成绩上的逆转,成为第一个在奥运会举重比赛中夺金的中国人,这让赖润明很郁闷。
“当时我才20岁,放得开,反正路还长嘛。但确实打击很大,里里外外难受,家里的亲戚朋友和外面的舆论,都说这个人没本事”,赖润明耸了耸肩,“但人一生不是只有一次比赛,放不开的话后面就完了。我自己做了总结,后面几年越来越好,终于在亚运会上拿了金牌,还上了一个级别”。
在1984年奥运会上摘金的运动员回国受到了高规格的待遇。吴数德退役后做到了广西体育局副局长,而赖润明回到老家,去东莞市体委保卫科工作。
赖润明说:“输了也没办法,这块金牌的象征意义太大了,第一和第二差别也太大了。有条件一定要冲第一,这谁也不能怪,只能怪自己,遗憾肯定是一辈子的。现在想想,教练的指导虽然重要,但自己更重要,要有信心,要了解自己,这些品质当时的教练看不出来。同时,比赛中采取的策略和心理也很重要。”
赖润明重执教鞭后,与吴数德依然常常往来,“我去广西物色举重苗子,他请吃饭,开玩笑说是我让他的。我说既然我输了,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老吴说‘如果当初是我输了,现在就不是我请你了’。其实无所谓啦,呵呵,命就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