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喝牛奶会得布鲁氏菌病吗?

2015-09-10云无心王俊聪

大众健康 2015年2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奶制品牧场

云无心 王俊聪

最近,有媒体报道,某牧场因出售近百头淘汰牛而遭到有关部门调查,检测发现其中37头牛布鲁氏杆菌检测呈阳性。而在2014年11月份,也有过关于该牧场每年都有员工被查出布鲁氏菌病的报道。

其实早在2011年,就有此类新闻报道,并提到“喝感染病菌的牛奶也有可能患此病”。这让许多人忧心忡忡:这是一种什么病?我喝了牛奶,会得这种病吗?

布鲁氏菌病是人体被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是人畜共患病之一。动物受到感染后没有症状表现,但是人体一旦感染,危害很大。其症状跟流感比较像:发热、出汗、头痛、乏力等,严重的可能导致中枢神经损伤,也有可能导致长期、慢性的症状,比如持续发热、关节疼痛以及疲劳乏力等。

如果在布鲁氏菌病发病的急性期及早发现病症,并采取正规方法进行治疗的话,布鲁氏菌病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布鲁氏菌病如果转为慢性的话,会导致很多组织器官受到病菌侵害,严重时甚至影响生殖能力。

因为布鲁氏菌病并没有独特的症状,所以一般需要进行血检才能确诊。它导致的死亡率不高,低于2%,不过不太容易治疗。目前,一般还是采用抗生素治疗,所需要的时间长达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跟动物养殖的卫生条件关系比较大。比如美国每年只有几十个病例,而养殖场所卫生监控比较差的地区发病率就比较高。

布鲁氏菌主要感染动物,牛、羊、猪、狗以及骆驼、鹿等动物都可能被感染。这种细菌可能通过三种途径进入人体:吃了被感染的奶制品、通过人体的呼吸进入、通过人体表面的伤口进入。

在这三种途径中,通过呼吸感染并不常见,一般只发生在屠宰场或者培养此类细菌的实验室中。通过皮肤伤口进入,也往往是屠宰场工人居多。浙江的感染病例和现代牧场的员工,就是这样的情况。此外,许多野生动物也可能被感染,所以狩猎者也有一定的感染风险。因此,常与动物接触的人一定要注意,如果出现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纳减少、头痛肌痛、烦躁或抑郁等症状,必须马上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尤其是有寒战高热、多汗、游走性关节痛症状者,必须要筛查布鲁氏菌病。

对于普通人来说,接触动物的机会不多,通过这两种途径感染的风险也就很小,染病途径就只有被病菌感染的奶制品。

许多人追求“未经加工的原生态牛奶”,觉得“营养好、风味佳”,用这样的奶制成的“纯天然、无添加”的奶制品对许多人很有吸引力。从理论上说,如果养殖条件好,卫生设施完善,刚刚挤出的“生奶”倒也没有多大危险。但如果奶牛生病了,比如被布鲁氏菌这样的致病菌感染,那么它们的奶也就会被污染。尤其是那些号称“不用药物、不用抗生素”的动物,这种风险就更大。

其实,布鲁氏菌不耐高温,巴氏灭菌就可以把它们杀灭。中国市场上合法销售的牛奶,都经过巴氏或者超高温灭菌,也就不会留下布鲁氏菌。换句话说,只要是正规渠道而来的经过杀菌的牛奶,就用不着担心它会感染这种病菌。

常规的牛奶处理可以杀灭布鲁氏菌,所以消费者用不着担心感染布病。但是,奶牛感染布鲁氏菌不仅仅是造成奶场工人染病,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种信号,说明奶场卫生条件不佳。奶牛以及产下的奶,还可能染上其他病菌,奶也会吸收环境中的异味。这样的环境,也就很难得到优质的生奶——生奶品质不佳,即便是后续的加工能够解决安全问题,但也无法成为优质的牛奶。这,正是牧场的环境、污染以及病疫需要关注的原因。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奶制品牧场
隐蔽而凶险, 布鲁氏菌病缘何又“抬头”
浅谈家畜布鲁氏杆菌防治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饮食减少奶制品危害骨骼健康
牧场里的马
叮当牧场
蕉坝乡山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措施
Gift Ho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