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报告文学选题的意义及其策划

2015-09-10杨晓升

博览群书 2015年2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作家文学

杨晓升

作为当代文学体裁和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之一,报告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曾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甚至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辉煌并得到了海内外读者的广泛认可。然而星移斗转,报告文学近年在文学界内部似乎不受待见,以至在“纯文学界”那里也似乎“口碑不佳”。

然而,以纪实为主要特征、以真实为生命的报告文学在“纯文学界”以外的状况到底如何呢?

只要你细心观察全国众多的市场化报纸,比如都市报和晚报,你不难发现占据连载作品版面主要位置的是纪实性作品而非虚构作品,道理很简单:读者欢迎。

读者为什么欢迎呢?道理也依然简单:人的天性和好奇心使然。生活中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是:假如某人在讲述或传播某一发生的事件或新闻,听者内心普遍会不由自主地冒出疑问:“这是真的吗?”如果被证实是真的,这个已发生的事件或新闻便将口口相传、几何式扩散并不断得以传播,这正是“真实”本身的力量。

近年来的报告文学创作确实失去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鼎盛时期的那种辉煌,以至于出现“口碑不佳”的现象,究其原因并非报告文学文体本身丧失了魅力,而是当今的报告文学创作良莠不齐作品芜杂,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作品太少。我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是指那些能真正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抨击假丑恶、弘扬真善美的报告文学作品。

而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少的原因,表面上看是因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一批优秀报告文学作家的流失,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商业化大潮相伴而来的广告文学的泛滥与肆虐、当今报告文学作者自身素养与社会责任心的缺失等因素,造成多年来的报告文学创作良莠不齐鱼目混珠,那些借报告文学之名行敛钱捞财或沽名钓誉之实的作者与“作品”,极大地伤害了报告文学的元气,败坏了报告文学的声誉。

在我看来,近年来围绕“报告文学”和“非虚构”称谓的争论,都是门第之见,都是文人相轻引发的文体相轻的产物。其实,纪实作品无论称“报告文学”还是“非虚构”,都只是个标签,关键要看文本。文本是真实可信、富于感染力乃至震撼人心的,读者根本不关心叫什么文体。天生丽质举止端庄高雅的美女,无论她叫什么,哪怕叫阿猫阿狗,都会引起好感,都会有人爱。所以,说到底还是要抓创作抓作品。好作品才能让质疑者闭嘴。

最近有人说:报告文学是“报告”加“文学”,而文学就是虚构。

——这是哪来的逻辑?依此逻辑,古今中外所有的传记文学都是虚构的,因为它也有“文学”二字。

还有人说:与小说、散文和诗歌相比,报告文学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所以缺乏生命力。

——互联网更没有传统根基啊,可互联网有没有生命力呢?

在我看来,报告文学如今的生命力不够强大,根本在于缺少有利于它生长的气候、阳光与土壤,具体说是框框太多枷锁太多,作者创作报告文学时总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一如戴着镣铐跳舞。更何况与其他文学样式相比,作者创作报告文学所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太多太多,获益太少甚至入不敷出。不仅如此,辛苦采写、创作出的报告文学作品甚至还要冒法律和政治风险。

急功近利甚至金钱至上的时代,还有多少作者愿意投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创作呢?

关于纪实文体,目前称谓太多太乱,有报告文学、非虚构、纪实文学、传记文学等。为尊重称谓的一致性和先来后到的原则,我个人主张还是遵从新时期以来中国作协评奖时采用的称谓:报告文学。

什么叫报告文学?

我以为,以文学手法对真人真事和真实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描写、反映与揭示所创作的作品,均可以称之为“报告文学”,它可以涵盖现有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非虚构文学和传记文学。

何谓“文学手法”?

答:以文学的语言、文学的想象(如对人物心理等的揣摩)、情感的抒发、人物言行及相关环境等进行描写、表述与表达,作品呈现出形象、生动、立体、质感,富于感染力乃至是激动人心的阅读效果。这样的手法就叫文学手法。

最经典的文本莫过于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首先必须认识文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意义。

作为人类社会最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文学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最好途径,是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更是人类历史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文学也是有史以来公众接受和传播最广、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样式。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思想与情感的启迪与熏陶。

文学更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最形象生动的文字纪录和历史标本。

优秀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它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人才、伦理道德甚至医学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著。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

作为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罗贯中元末明初写的《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

曹雪芹写于清乾隆年间的《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塑造了上至皇室贵胄,下至贩夫走卒等各色人物,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男女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来揭示封建家族灭亡的必然性。

清代乾隆年间吴敬梓的《榆林外史》则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文学,历史将会怎样?

不言而喻,没有文学,人类社会的历史将枯燥乏味,黯然失色。没有文学,人类社会发展史将只是一部僵尸。有了文学,人类历史才是有血有肉的,生动丰富的、色彩斑斓的画卷。

既然文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作为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报告文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作用自然也不容置疑。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新中国以来每逢重大事件,譬如抗美援朝时期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20世纪60年代穆青、冯健、周原描写焦裕禄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王石、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文革”结束之后全民族欢呼科学春天到来时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时鲁光的《中国姑娘》、唐山大地震发生多年之后钱钢的《唐山大地震》,长江三峡工程开工时卢跃刚的《长江三峡,中国的史诗》,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时孙晶岩的《奥林匹克的中国盛典》等,无不为新中国的历史留下生动形象的文字印记。

正因如此,反过来看,当代中国对于当代文学尤其是报告文学更是意义非凡。

这是因为: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伟大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当代中国天翻地覆、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由此而相伴而来的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诸如贫富矛盾、城乡矛盾、劳资矛盾、干群矛盾,具体体现在收入、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利益分配方面的失衡,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仇官、仇富等社会情绪),都值得作家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家的热切关注,并将可以由此大展宏图。

伟大的时代有理由造就伟大的文学。这是因为:社会的急剧变化、价值的多元和多彩的生活为作家提供了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大众文化需求的不断增长,为作家提供了优越的创作环境与难得机遇。面对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和日新月异的生活剧变,作家有责任有理由纪录社会变迁,有理由对时代发声,有理由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

作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报告文学更有理由成为纪录时代足印和社会发展的文学先锋,这是因为报告文学具有如下特点:与虚构的作品相比,报告文学不仅具有真实的力量,更具有快速、直观与集中的魅力,能最快速和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重大社会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关切;与新闻通讯相比,报告文学又具有文学的感染力,形象生动,而且更具理性和深度。

因此,伟大的时代最有理由首先诞生优秀的报告文学。

回眸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不难发现: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总是与时代同呼吸,与现实相关联,与民众共命运,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广泛的影响力。

新中国刚刚诞生,立足未稳,美国为围剿新中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新中国倾尽全力抗美援朝,全国人民牵肠挂肚日夜关注战况和子弟兵的安危。这时候,来自硝烟弥漫的朝鲜前线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时出现在读者面前,作品中描写的那些出生入死英勇战斗保家卫国的志愿军战士英雄群像,拨动了全国亿万读者的心弦,作品也成为新中国初期报告文学的名篇和经典,入选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从此也让一代代的中小学生记住了作者魏巍这个名字。

作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开山作品之一,徐迟《歌德巴赫猜想》的诞生与影响,源于“文革”刚刚结束,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和科学春天的即将来临,“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时代呼声响彻神州大地,被“文革”耽误了整整十年的中国大批知识分子重整河山蓄势待发,大批莘莘学子正为刚刚恢复的高考奋发学习。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数学家陈景润多年默默无闻潜心攻克数学难题的事迹被及时发现并生动形象地推到了公众面前,自然引发了无数读者的深深共鸣。

20世纪90年代初,河北省无极县县委书记刘日进入了作家王宏甲的视野。刘日胸怀天下,睿智开明,改革开拓,克己奉公,一心为民。

1985—1993年他担任任无极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赢得了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的热烈拥戴。王宏甲敏锐地发现和捕捉到了刘日这位县委书记的感人事迹和典型意义,饱含深情、浓墨重彩地写下了长篇报告文学《无极之路》,作品出版后洛阳纸贵,一时间全国几乎所有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争先恐后纷纷连载、连播,甚至还改编成形式新颖的电视报告文学,制造了报告文学史上难得一见的轰动效应,使无极县和刘日在全国家喻户晓。《无极之路》之所以轰动,正是因为作品的题材与内容触摸到了时代的敏感神经和当时社会生活的脉搏,与公众的内心渴望相呼应,从而引起了经久不息的共鸣。因为那个时期,人民群众渴望激情回归,更期待现实生活中能出现更多像刘日那样的党的好干部。

当然,在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上,类似的优秀报告文学还有很多。

可见,报告文学影响力的大小与否,首先取决于作品题材和内容是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否与人民群众的内心渴望和精神需求相呼应。

实践证明:一部优秀报告文学作品能够成就一位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并奠定他在报告文学界的地位。

作为文学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报告文学诞生以来在中国对读者的感染力和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是不容置疑的。从早期夏衍的《包身工》,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穆青、冯健、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王石、房树民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到“文革”之后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理由的《扬眉剑出鞘》、黄宗英的《大雁情》,再到后来王宏甲的《无极之路》、何建明的《落泪是金》、赵瑜的《马家军调查》,直至近年朱晓军的《天使在作战》、李春雷的《木棉花开》等,无不传播广泛并在读者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也让人们记住了作品与作家的名字。究其原因,除了作家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思想表现力,大都与题材本身的选择紧密相关,所以,研究报告文学题材与报告文学作家之间的关系,对于报告文学作家的创作和报告文学的繁荣,无疑具有启示作用与指导意义。

盘点近年来的报告文学作品,真正能打动读者引起反响的作品却寥若晨星,能让读者记住名字的报告文学作者也如凤毛麟角。究其原因,除了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和大批报告文学作家的隐退或流失、报告文学作家整体的表现力和作品的感染力不足等原因,题材、内容与社会、读者的疏离也是重要因素。一些报告文学作家只顾埋头写作,不抬头看路或观察社会风云,不考虑读者的阅读需求,不慎重审视自己想写或所写题材是否有足够的读者,是否有足够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到头来,辛苦采访、写出的作品鲜有人关注,甚至连发表和出版都遇到了困难。

其实,相比于小说,报告文学肩负着更加直接的时代责任与社会使命。相比于小说作家,报告文学作家必须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敏锐的嗅觉、更强的感受力、及时关注现实生活的细波微澜和时代的风云变幻,及时捕捉社会大背景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普遍意义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现象和典型问题,以扎实的采访、生动的描写、深入的思考、高度的概括力和较强的表现力进行创作,回答公众和社会共同关心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报告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影响力,题材的选题至关重要。可以说,报告文学是题材决定论,选对了题材,报告文学就成功了一半。

报告文学是时代的报告,生活的缩影,社会的透镜,现实的聚焦,文学的轻骑兵,它理应站在现实的前沿和时代的制高点,及时迅捷地捕捉并以文学的形式报告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传达社会的情绪,追问、探索、思考并回答公众共同关心的课题。

这就要求报告文学作家必须密切关注当下的中国现实,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众生、审视变革时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及相伴而来的事关国计民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社会焦点和社会热点,选题时要摸准时代的脉搏,触及社会的神经,抓住读者的兴奋点,想写、所写的作品应该力图引起公众的普遍兴趣并吸引他们的阅读,进而引起应有的共鸣和思考。这也就要求报告文学作家必须打破自我圈子和文学圈子的局限,将目光投向广阔火热的现实生活,以文学和社会的双重标尺去捕捉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精心策划报告文学选题。所以,个人视野、策划能力、思想深度、文学表现力,对报告文学作家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作家文学
作家谈写作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我和我的“作家梦”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文学小说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辉煌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