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陪审团投票将向公众公开”
2015-09-10常牧原
第十五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将于2015年6月15日至7月3日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拉开帷幕。从1958年第一届比赛至今,大赛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力上来说,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大赛一直都是全球顶级的音乐赛事,本届比赛更是以其强大的组织团队、高规格的大陪审团、丰厚的奖金丝毫不输往届。另外,在国际乐界颇享盛誉、有着多年国际大赛组织经验的音乐家、本届大赛艺术总监彼得·格鲁特先生的倡导下,大赛还制定了更严谨的参赛制度与赛程安排以及公正透明的评审规则。为使广大音乐爱好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赛事和本届大赛的相关细节,在彼得·格鲁特先生近日访华期间,本刊对其进行了专访。
- 常牧原 - 彼得·格鲁特
作为第十五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大赛的艺术总监,请您谈谈本届大赛与以往有何不同,它的魅力或者说吸引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届柴科夫斯基国际大赛举办于1958年,那是最糟糕的冷战时期,在这样的时期举办这样的赛事真令人不可思议,因为人们不大相信当时的苏联可以创造真正的“国际利益”。出人意料的是,那届大赛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当时的苏联人认同并接受了美国人站在钢琴大赛的最高领奖台上,其中还包括他们的“死敌”——范·克莱本。我想表达的是,尽管当时国际社会存在政治纷争,但赛事依旧非常客观公正,接下来的几届也是如此,并赢得了相当高的国际声誉。
然而,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联发生了大动荡大变革,赛事被发起人、赞助商及代理商等利益集团控制,再加上其他种种原因,大赛开始衰落,也失去了人们对它的信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11年可谓大赛的转折年,在俄罗斯政府和瓦列里·杰吉耶夫主席的努力下,大赛渐渐恢复了声誉。为此,我们试图将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继承和发扬,尤其是本届大赛,其中一些程序上的重大改进在俄罗斯人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最令人瞩目的便是陪审团的投票将向公众公开,这使得比赛更加公正透明。另外,陪审团成员的组成及高额的奖金也成为了本届比赛的最大亮点:每个类别的一等奖奖金高达三万美元,特等奖奖金更是有十万美金。
除了享有盛誉的陪审团、公正透明的投票程序及高额奖金外,参赛者更希望的是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利,在这方面大赛组委会会给予他们怎样的帮助呢?
大赛本身就需要年轻的参赛者去完成大量艰难的比赛任务。当然,直至赛后,大赛组委会都将竭尽所能为参赛者提供详尽的信息和帮助,关于这些大家都可以在大赛的官方网站www.competitiontchaikovsky.com上看到。另外,大赛受到了全球各大重量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本身对参赛者而言就是一种莫大的宣传和推广。最重要的是,为提高参赛者的国际知名度并最终走向国际职业舞台,赛后,大赛组委会还会在世界各地为获奖者订制多场巡回音乐会,这对年轻的音乐家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柴科夫斯基国际大赛包括四个部分: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声乐,您本人就是一位优秀的大提琴演奏家,您能在大提琴的演奏上给爱乐者一些建议吗?
每种乐器都有自身的特质,每位演奏者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板。音乐演奏不只是技术娴熟,更重要的是要对作品有所理解并能自主地处理技巧。要说大提琴与其他乐器在比赛方面的不同之处,则在于运输和携带问题。这句话听起来像是玩笑,不过也是事实,因为现成的法奇奥里(Fazioli)、卡瓦依(Kawai)、施坦威(Steinway)、雅马哈(Yamaha)钢琴就摆在舞台上,小提琴小巧,声乐干脆就是轻装上阵。因此,相对而言,大提琴要笨重些。
您怎么看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您觉得该如何把握其作品的灵魂呢?
无论是柴科夫斯基,或是其他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无不带有浓重的俄罗斯传统、历史、思想及风俗习惯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他们所在的这个广袤的国家以及其人生经历中的艰难险阻。这听起来似乎有点虚无,但请相信,直至今日,俄罗斯音乐作品中的主要元素都被赋予了俄罗斯特质,因此,没有在俄罗斯生活过的外国人是不容易理解的。
您了解中国音乐和中国音乐家及年轻音乐爱好者的现状吗?能给出一些技术和艺术上的指导吗?
我是一个德国人,我不知道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是不是选对了人。但非常有趣的是,这一问题在俄罗斯、意大利、英国等很多国家都被提及,而我的回答却不尽相同。在我看来,无论如何中国都是一个很伟大的国家,有着比欧洲更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演奏美妙的中国音乐,他们的技艺无与伦比。在我的印象中,很多中国人演奏柴科夫斯基、贝多芬、巴赫、肖邦、德彪西等名家的作品,并且用中国人的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情感。当然,欧洲人也有同样的问题:当法国人演奏勃拉姆斯的作品时,那声音听起来对德国人来说有些异样;当一个德国人演奏德彪西时,法国人同样迷惑不解。我想说的是,以“中国方式”演奏欧洲音乐有时会偏离音乐本质。当然,要把握音乐的风格和真正的情感并升华到美学层面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难,可以说,除作曲家本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能精准表达。
中国的音乐家,如刘诗昆、许忠、黄滨、袁晨野、吴碧霞等人都曾在往届的柴科夫斯基大赛中获得过奖项,尤其是中国的年轻音乐家郎朗更是拿下了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青年大赛钢琴组的第一名。您认为这次中国年轻的音乐家也会站上莫斯科的领奖台吗?
要想预知谁能举起奖杯问鼎柴科夫斯国际大赛的大奖是不可能的。这么多届比赛以来,确实有很多中国人在过去的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和声乐比赛中获得了奖项,取得了很好的名次,但这不意味着未来也会如此。当然,如果有更多的中国选手参加本届大赛,那么中国音乐家得奖的机会就会更大。
您对本届大赛的期待是什么?
不管国际关系如何艰难复杂,我们都将拥有一个辉煌的音乐盛宴,它将使世界各地的优秀音乐家们相聚于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开创一个高品质的精彩音乐节!
如果第十六届大赛的艺术总监还是您,您会将大赛引向何方?
哈哈,我当下的目标是办好本届大赛,因为举办如此规模的国际大赛对于组织者来说可谓任重道远。说实话,我不想为改变而改变,更想在大赛主席瓦列里·杰吉耶夫和大赛组委会的帮助下复兴大赛并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