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ramophone

2015-09-10

音乐爱好者 2015年2期
关键词:列特厂牌塞缪尔

繁盛艺术古乐团的创始人、指挥家威廉·克里斯蒂(William Christie)侃侃而谈这支团体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他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来到欧洲,当时,只要谈论有关巴赫康塔塔之外的声乐作品时,人们看着你的眼神就像你有点神经错乱。法国更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六十年代的早期音乐简直是讽刺的喜剧风格!可现在呢?早期音乐已经成为年轻一代中顺理成章的品位了。”编辑同时推荐了他眼中最佳的四张繁盛艺术古乐团唱片:法国文艺复兴早期的作曲家纪尧姆·布津纳(Guillaume Bouzignac)的赞美诗、拉莫的赞美诗、夏庞蒂耶的《美狄亚》和亨德尔的《伯沙撒》。

杂志先后提及了两位重量级的钢琴家。第一位是索科洛夫(Grigory Sokolov),他最近与DG公司签下了一份排他性的合同,同意DG发行他的部分现场录音。索科洛夫这么阐述自己的录音理念:“录音中的商业性一直困扰着我,好在我已告别录音室,从现在开始的一切都是‘Live’!事实上,因为我不相信录音剪辑什么的花样,已造成了很多问题。每一个音乐厅里的声音都是不同的,每弹一次也是不同的,我拒绝妥协。”

第二位是博列特(Jorge Bolet),他的录音不久前在RCA公司重获发行。这位被吉列尔斯称作“美洲唯一”的钢琴家,最喜欢使用鲍德温(Baldwin)厂牌的钢琴,它回响与音色上的独特性几乎可以与霍洛维茨那标志性的施坦威之声相提并论。在这套RCA中,栏目作者莫里森最欣赏的是博列特演释的李斯特《超技练习曲》与《西班牙狂想曲》,在他看来,前者富丽堂皇,后者竟多了一点来自同行阿劳那样的落指前的审慎思考。

阿道夫·塞缪尔(Adolphe Samuel)、约瑟夫·卡拉茨(Joseph Callaerts)、伊丽莎白·凯珀(Elisabeth Kuyper),倘若你对这些名字一无所知,那就对了。作为夹在德、法两国之间的狭窄地域,荷兰与比利时作曲家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是,那里的当代作品并非像它们家园的地势一样“平坦无奇”,只要你用心聆听,一样会有所收获。专栏作者维塔尔介绍了凯珀写于1902年的小提琴奏鸣曲、塞缪尔写于1891年的《第六交响曲》以及同一时期卡拉茨写的管风琴协奏曲,约瑟夫·永根(Joseph Jongen)1951年在《三个交响乐章》里对德彪西夜曲风格的模仿也颇为成功。在他看来,荷兰、比利时两国二十世纪之交的近代音乐浪潮就是由这些作曲家掀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生于1972年的穆林(Jeppe Moulijn)追求的是后现代主义风格,或者说,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约翰·亚当斯或托马斯·阿德斯。穆林2006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让人联想到了席曼诺夫斯基或贝尔格的同体裁创作,而2010年创作的中提琴协奏曲则倾向于将个性模糊化。作为当代“欧洲低地作曲家”中最受关注的一员,穆林2012年创作的《Et fit lux》是他最成功的声乐作品。该曲采用了荷兰诗歌的拉丁文译本,渲染出戏剧性极高的英雄主义氛围。尽管市面上这一类唱片往往不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但三个小厂牌皇家佛兰德(Royal Flemish PO)、Feminae和Aliud都默默地支持着这些小众作曲家。

猜你喜欢

列特厂牌塞缪尔
B站《说唱新世代》收官 总播放量3.5亿
教师被杀震惊法国
太合音乐发起“独立音乐联合体”
我为什么不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