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觉得自己像个冒险家”

2015-09-10胡越菲

音乐爱好者 2015年2期
关键词:奥登单簧管演奏家

胡越菲

安德列斯·奥登萨默做过很多事,而且都不仅仅是业余的水准:四岁学钢琴,十岁学大提琴,在多项比赛中折桂;十四岁转行单簧管,二十二岁就当上了柏林爱乐的单簧管首席;二十四岁签约环球唱片公司,成为了这个老字号厂牌签约的第一位专属单簧管演奏家;他能打网球巡回赛,曾经是奥地利青少年组的头号种子选手;他和哥哥一起创立的足球队,获得过维也纳业余联赛的第一名;……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很想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同样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为什么有些人就能做那么多事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这位身高1米88、外貌帅气俊朗的单簧管“男神”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单簧管是人生中的“礼物”

安德列斯·奥登萨默(A nd reas Ottensamer)1989年出生于一个单簧管世家:在他之前,他的家里已经有两位单簧管演奏家了——他的父亲恩斯特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单簧管首席,年长他三岁的哥哥丹尼尔同样在维也纳爱乐中任职。奥登萨默将单簧管视为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件“礼物”,因为在还没有意识到单簧管为何物时,他就经常听到它的声音了。对他来说,单簧管就像是妈妈哄小宝宝唱的歌那样熟悉、亲切。

不过,单簧管却不是奥登萨默学的第一件乐器,甚至也不是第二件。四岁时,他和很多学乐器的小孩子一样,用钢琴打开了自己的音乐之门。十岁时,他学起了大提琴,因为他的妈妈是个大提琴家。他在这两件乐器上的表现都不俗,在多项比赛中折桂。但也许冥冥之中一切都注定了,十四岁那年,他追随了父亲和哥哥的脚步,又拿起了单簧管。“每当我听到我哥哥在练习单簧管,而我还不会演奏那首曲子时,我总是在第二天把他的乐谱拿过来练习。没想到进步非常快,于是我决定坚持学习这件乐器。”终于,他将自己的职业生涯锁定在单簧管,成为了奥登萨默家族中的第三位单簧管演奏家。“单簧管这件乐器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能表现任何形式、任何时代的音乐,我想象不出还有其他什么乐器能够做到这一点。”

奥登萨默很感激自己拥有学习这些不同乐器的经历,这拓宽了他的音乐眼界。“学习钢琴能让你有一种丰富的音乐洞察力,在钢琴上你可以演奏所有的和声,你可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支管弦乐团,对任何音乐家来说,这都是一个很棒的初学乐器。而学习弦乐器则会让你打开一个新的视野,你会知道在乐器的演奏技巧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挑战。”这些经历帮助他更深层次地感受单簧管的魅力,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本质。“当我和钢琴、大提琴一起演奏室内乐作品时,我有着和别人不同的角度。我觉得自己和这些乐器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联系,因为我知道它们在技术上是如何演奏的。当我们共同演奏一个乐句时,我会想,如果我是那位大提琴手的话,我会怎么做,音色该怎么处理,连弓该怎么拉,也许拉到某个地方时会换一个姿势,等等。”奥登萨默乐于在演奏时进行这样丰富的想象,“我不会被局限于单簧管一种单纯的音色,我的脑海中还会浮现出其他乐器的声音”。

也许是因为家庭氛围的熏染,虽然起步不早,奥登萨默却在单簧管上进步神速。十六岁时,也就是在他正式开始学习单簧管仅仅两年后,他便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担任了助理团员,并获得了自己首次乐队演出的机会,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同台演出。随后,他加入了欧洲最著名的青年乐团——古斯塔夫·马勒青年管弦乐团和韦尔比耶音乐节管弦乐团。不过,奥登萨默的兴趣可不仅限于音乐,他希望“探寻不同的处事方式,学习一些音乐之外的知识”。于是,他申请进入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因为美国有着和奥地利截然不同的教育体系,“你不需要在一个专业上固定下来,你可以先学习很多东西,然后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正合奥登萨默的心意。

然而,当有难得的机会来到面前时,终究还是音乐占了上风。2009年,他中断了在哈佛的学业,选择进入柏林爱乐学院进修。2010年7月,他担任了柏林德意志交响乐团的单簧管首席。2011年3月,他得知柏林爱乐乐团正在征选单簧管演奏家,便过去应考,结果以不到二十二岁的年纪当选为单簧管首席,成为乐团历史上这一职位最年轻的音乐家。随后,奥登萨默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篇章:他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布鲁克纳林茨中央广场和首尔艺术中心等多个世界著名音乐厅演出,合作过的艺术家包括佩拉希亚、卡瓦科斯以及马友友等。2013年,奥登萨默在欧洲和亚洲进行了大规模的巡演,并举办了大师班。

对广泛音乐风格的驾驭、演奏中的迷人音色与鲜明乐感使奥登萨默赢得了评论界的热烈褒奖。德国的《每日镜报》曾这般赞美他:“安德列斯的演出彷佛没有音量的限制,他所展现的音乐活力打破了既有的界限。”荷兰《NRC商报》认为“奥登萨默与单簧管融为一体,他简直是个奇迹”。《鹿特丹商报》更称他是个“超级明星”。面对这所有的荣誉,奥登萨默谦虚地表示:“我觉得自己有时候挺像个冒险家的,我从小就乐于接受一切挑战,并且时刻给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

首张专辑《单簧管素描》全球发行

2013年2月,奥登萨默与环球唱片公司签约,成为这个老字号黄标厂牌签约的第一位专属单簧管演奏家。2013年6月,他的首张专辑《单簧管素描》(Portraits– The Clarinet Album)于全球发行。这张专辑中收录了施波尔(Louis Spohr)、奇马罗萨(Domenico Cimarosa)和科普兰(Aaron Copland)的三首单簧管协奏曲,还有几首德彪西、格什温和艾米·比奇(Amy Beach)的音乐改编小品,由雅尼克·涅采-西格英指挥鹿特丹爱乐乐团协奏。奥登萨默对这张专辑倾注了不少心血,“这是一张充满挑战的专辑,融合了不同的音乐与演出风格,同时我还保有高度的个人诠释与音色”。他表示,自己想达到的目标就是“展现单簧管音区范围内的所有音色以及多种演奏方式,作曲家可以充分利用这件乐器的特点来表现出最优美的音色”,而这个想法是为了给单簧管以及他自己一个特定的标识。

《单簧管素描》中的作品是奥登萨默精心挑选的,跨越了从古典主义早期到现代各类风格迥异的音乐,其中有不少和他自己的教育背景息息相关,比如施波尔和科普兰的协奏曲,“它们都是我很喜欢的单簧管作品,对我来说很重要”。此外,他加入了一些原本在其他乐器上演奏的作品,包括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格什温的《第一前奏曲》等,由他的好朋友史蒂芬·康斯(Stephan Koncz)改编成单簧管与管弦乐团的版本,向人们展示了单簧管演奏上的各种可能性,“聆听时你能从另一个视角理解音乐,同时又能感受到这个新版本与原始版本之间的联系”。

提到这些独树一帜的改编作品,就不得不提改编者史蒂芬·康斯。康斯家和奥登萨默家是世交,有着四十多年的家族友谊,他们的父母曾经是同学,他们俩从小是一起长大的。“我们的关系非常亲近,史蒂芬有个弟弟是维也纳爱乐的小提琴手,而我的哥哥也在维也纳爱乐吹单簧管。更巧合的是,我们都是一半匈牙利血统、一半奥地利血统——他的父亲和我的母亲是匈牙利人,我的父亲和他的母亲是奥地利人。我们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这也是我选择他与我合作的原因。”康斯是一位优秀的大提琴家和音乐改编者,“他的改编总是尽可能地接近作曲家原来的音乐语汇,比如说《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最初是为钢琴而写的,改编时,康斯就会用在钢琴上弹奏的方式,将它植入到乐队中,所以新的版本与原版有着同样的音乐语汇,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也很有趣”。

作为一位初出茅庐的单簧管新秀,虽然第一次录唱片就和如此大牌的公司合作,奥登萨默却表示自己毫无压力,只有激动,并且很享受这整个过程。“我亲爱的朋友史蒂芬为我改编了一些作品,同时演奏大提琴,而他的弟弟演奏第二小提琴,所以这张专辑的合作者都是非常熟悉、亲密的朋友,我感到很放松。我们一起排练、录唱片,从早上八点一直工作到凌晨三点,当中没有人想到要离开,大家都是如此专注地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我们聚集在一起,不停地讨论、分析,然后开始演奏,将音乐从无到有地一点点创造出来。每个人都是那么全神贯注,投入150%的精力,没有其他,只有音乐,这种方式感动了我,我完全被那种气氛包围了。”

奥登萨默家族的“The Clarinotts”

2005年,奥登萨默与父亲恩斯特、哥哥丹尼尔一同创建了一个单簧管三重奏组“The Clarinotts”,致力于单簧管的合奏演出。“一开始,这个组合只是在妈妈的生日会或其他类似活动上演奏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后来,三重奏的名声越来越大,我的朋友们都想听到现场演出,于是,我们开始尝试更广泛的排演曲目,乐团就这样成长起来了。”这支好看更好听的父子三重奏组合很快便引起了乐界的关注,许多作曲家更是主动为他们量身创作。他们经常和歌手、钢琴家、弦乐四重奏和管弦乐团等团体合作,曲目范围包含了从亨德尔到爵士的各类风格音乐。2013年4月,The Clarinotts首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登台。接下来,三重奏组的计划也是振奋人心的:首先,他们刚录制完新唱片,与弦乐室内乐团合作,将由环球唱片公司发行;同时,他们会在亚洲演出,并且在欧洲展开大规模巡演;2016年,他们还将首次作为独奏艺术家,在安德列斯·尼尔森斯的指挥下,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演出。

在奥登萨默看来,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和一起长大的人共同演奏音乐更亲密的事情了。他从小就如此着迷于单簧管,每当看到父亲和哥哥在演奏,他就很羡慕,如今能和家庭成员分享对单簧管的这份热爱,让他觉得无比幸福。“演奏时,我确切地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我知道他们会怎么演奏,因为我们彼此是那么熟悉,我是如此了解他们。”不过,奥登萨默的父亲已经是一位出色的单簧管演奏家了,他是否担心自己会生活在父亲的光环之下呢?他表示自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我想一个家庭能出三个职业单簧管演奏家,这本身听上去就有点儿‘疯狂’。父亲对我而言一直是榜样与权威的存在,我们是一家人,去比较谁更技高一筹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由于家人都是从事音乐的,奥登萨默从小练琴都是自发的,没有什么强迫的因素。“音乐就在那儿,有一种气氛,一切都是很自然的。”有时也会有“强迫”,但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强迫”——他的父母看准了他对单簧管的痴迷,当他们想要他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以没收单簧管作为条件来“要挟”他,这个办法屡试不爽。有一段时间,奥登萨默同时演奏钢琴、大提琴和单簧管,他妈妈不得不提醒他远离另外两件乐器。“她说,如果你很清楚你要以单簧管为职业的话,那么你就必须专注于它,不要三心二意,否则会分散你的精力。”后来,他的父母还问过他好几次,“你真的想要走职业单簧管演奏这条道路吗?”奥登萨默对自己的选择显然很坚定。

独奏家、室内乐演奏家、乐团成员,奥登萨默在这三个角色中游刃有余,穿梭自如。他认为,就像他先后学过的钢琴、大提琴和单簧管三件乐器对他的音乐事业互相作用一样,一个角色会给其他角色带来互补的音乐体验。“独奏家的身份让我有了很多自由的创作空间,而担任一个乐团成员则帮助我成为更好的独奏家。我会和乐队有更多的交流,我很熟悉这部作品的乐队部分,因为我曾经演奏过这部作品的乐队部分,我了解乐团的协奏将会给我以怎样的挑战。能拥有这些不同的音乐经历是很有趣的。”

跨界,你“跨”过的是哪条“界”?

除了古典音乐以外,奥登萨默在流行乐方面也有所涉足。2011年,他受邀参与美国流行音乐女歌手多莉·艾莫丝(Tori Amos)的专辑《猎人之夜》(Night of Hunters)的录制。在他看来,那次合作就像是一次探险,因为和他平时的工作区别实在太大了。“那是一次新奇的体验,让我接触到了不同领域的音乐。在音乐中大胆地去尝试总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我乐于进行这样的尝试,并且非常享受这种不同氛围所产生的交错感。”他觉得,对任何事物都能够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猎人之夜》是一张很有趣的专辑,有点爵士,有点摇滚,而钢琴、单簧管与弦乐的配器又使它带上了一点“古典”的色彩,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跨界”。不过,奥登萨默对“跨界”却有着不同的理解,“‘跨界’是一个很难定义的词。‘跨界’的界限到底在哪里?你‘跨’过的是哪条‘界’?”他认为,多莉·艾莫丝的那张专辑,就不是用古典音乐的传统演奏方式来表现流行音乐。“再比如我现在正在录制的第二张个人专辑,其中既有匈牙利民歌,又有罗马尼亚舞曲,我相信到时人们肯定会问我,这是‘跨界’吗?我个人觉得不是的,因为那是匈牙利的民族音乐。”所以,关键在于你是如何定义“跨界”的。

虽然奥登萨默喜欢流行乐和爵士乐,但他却表示,自己不会有意识地去听流行音乐,也不会成为一名爵士演奏家。“我不会特地去买一张流行音乐的CD,然后倒一杯水,坐下来听。”在家里,他也不会听单簧管音乐。“想象一下,当我排练完回到家,打开CD机,听到我爸爸或我哥哥在演奏——还是饶了我吧!”他觉得家里应该是一个放松的地方,“因为我是如此热爱古典音乐,如果我要听莫扎特,我希望百分之百地集中注意力,那样我就不能做其他事了,而且我会筋疲力尽”。

假如想要暂时摆脱高强度的音乐工作,运动场成了奥登萨默的最佳选择。在维也纳时,他和哥哥还有其他一些好朋友每周都聚在一起踢球,纯粹为了娱乐。在足球场上,他是一名中场球员,负责组织进攻。“有一天,我和几个哥们儿在一个露天啤酒花园喝酒,突然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的队伍是如此之棒,可以打败任何球队。”于是,他们决定成立一个正式的足球俱乐部,取名为“维也纳艺术家”(Wiener Virtuosen)。球队在2007年的维也纳DSG联盟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获得了业余足球联赛的第一名。不过,遗憾的是,由于他现在生活在柏林,不得不暂别了球队。聊到最喜欢的足球明星,他说比起C罗来,自己更欣赏梅西,“但我觉得如今我们缺少了一点足球的灵魂,老一辈足球先生的那种魅力在新生代的足球运动员身上逐渐流失掉了。像菲戈那样的传奇人物,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在踢足球的同时保持优雅的,那种魅力让我着迷”。

奥登萨默为首张个人专辑《单簧管素描》拍过一个宣传片,在里面他镜头感十足,颇具星味。于是大家猜测,他会不会考虑去拍电影呢?他笑道:“那取决于是一部怎样的电影。”比如说一部音乐家的传记电影?“哈哈,那听起来不错,为什么不呢?”在他看来,艺术是相通的,彼此之间都有联系。“就说音乐和美术吧,你可以和画家合作,在他的画展上演奏,尝试用音乐描述那些画,等等。电影也是广义范畴艺术中的一部分,所以和音乐也有联系。如果是一部运动题材电影的话,我倒挺感兴趣的,你们觉得怎么样?哈哈!”

既然奥登萨默的爱好这么广泛,那么如果不是在音乐圈,他现在会做什么呢?他先是故作得意:“我很多朋友都说,如果你能花更多精力在运动上的话,说不定现在已经是足球明星了。”接着,他话锋一转,正色道:“不过,运动圈和音乐圈一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你不能总是掌握自己的命运,有许多运气的因素在影响着你的职业生涯。所以,就算我不从事音乐,也未必会当运动员,可能只会做一份普通的工作,比如成为和你们一样的记者,坐在这里发问,嘿嘿。”

行文至此,想必大家对问题的答案已经很清楚了:不管兴趣多么广泛,选择一样作为“主业”才是正经事,即使是天赋再高、精力再充沛如“男神”奥登萨默也不例外。有舍才有得,放弃运动、选择音乐,放弃钢琴、选择单簧管,这是奥登萨默的选择。他说自己今后将在单簧管演奏家这条路上继续前行,最重要的是保持住对音乐的乐趣,“我希望二十年后,我仍然愿意说,我热爱我所做的一切”。

猜你喜欢

奥登单簧管演奏家
奥登先生的时间标准
演奏家
20世纪末单簧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行走的流沙
——为单簧管、小提琴、钢琴而作
单簧管的演奏与教学
巨人之伤 格雷格·奥登 GREG ODEN
浅谈单簧管家族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迷途知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