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可片面夸大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可能性

2015-09-10王义桅

人民论坛 2015年25期
关键词:军国主义中日关系

王义桅

【摘要】我们重提“军国主义幽灵”这一话题,一是由于军国主义的幽灵并未散去,依然威胁着人类和平,值得警惕;二是今年恰逢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们反思过去、以史为鉴,通过对军国主义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全世界人民捍卫和平的警惕性。

【关键词】军国主义 安倍谈话 中日关系 【中图分类号】D73 【文献标识码】A

从根本上说,日本军国主义不可能复活,这是国内与国际两大格局决定的

事实上,军国主义的幽灵不仅在日本游荡,在其他国家也有。普通民众往往固于刻板印象,而忽视了它们的存在与危害,这是非常危险的。

当前不少人担心,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会成为东亚和平、中日关系改善的绊脚石。这种担心是否必要?日本右翼分子如果在日本得势,日本极易重返军国主义道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我们不能感情用事,以偏概全。从根本上说,日本军国主义不可能复活。这是国内与国际两大格局决定的。

就日本国内来说,老龄化、少子化是日本社会的典型特征,日本军人平均年龄三十多岁,远高于其他国家,银发民族主义导致日本社会越来越保守化,和平主义思想盛行。从人口学角度来看,日本社会、日本民意无法支撑军国主义。从日本经济来说,安倍经济学乏善可陈,经济增长前景不明朗,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使其无法维持庞大军事开支;从政治上说,日本虽有右翼化倾向,但更主要的是保守化,害怕改变、害怕失去,成为日本政治气候,尽管日本当局在大力推动正常化,借助美国的支持加速军事走出去,但日本民众不愿意为美国利益送死,作为象征日本的天皇反而成为自由主义者,不存在军人干政——更不用说主政的基础。近代天皇制的集权专制和日本社会整体崇尚武力的社会氛围,在今天的日本已经不复存在。对照历史,只有存在军国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才有产生军国主义体制及其政策的社会基础,才能够使得军国主义的体制和政策能够建立和推行。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只是存在军国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或者说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并不是军国主义的,那就不应该说某一个国家是军国主义国家。因此,从涵义上说,军国主义主要是一种体制及其政策,广义上也包括思想,源于专制、尚武及偶然爆发的社会危机,日本国内总体上不存在其复活的可能。

从国际格局看,东亚地区的力量对比朝着越来越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中国的GDP是日本的两倍,军力在全面超越日本;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并没有减弱,不久前爆料的监听日本事件是其深刻写照;整个世界也不存在军国主义复活的土壤。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军国主义早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经过战后美国主导的民主化和非军国主义化改造,日本建立起了权力相对制衡的民主体制,并且迄今在美国掌控之下,这是日本无法走向军国主义的外因。中国崛起、亚洲的复兴,从根本上宣告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国际环境已经不存在,换言之,日本无法通过复活军国主义改变国际格局。

日本难以再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但不排除会借尸还魂

当然,日本难以再次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但不排除会借尸还魂。从日本人不时有穿着旧式军服参拜靖国神社的现象可见一斑,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呢?

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纪念与回顾那场已经远去的战争时,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要探讨引发战争的原因。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日本的军国主义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而且时至今日,军国主义的思想残余还没有完全散尽。

日本方面近日举行了广岛原爆70周年纪念,整个基调就是日本是受害国。日本现在不去反省为什么广岛和长崎被炸,而是把日本这个二战的侵略国家当作受害者;安倍之流甚至声称没有看过《波茨坦公告》。日本的这种扭曲心态和世界观,很有可能会把日本带上新日本法西斯道路。我们一定要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干净利索地反对日本新法西斯主义抬头。

战后作为体制和政策的军国主义在日本遭到整肃而覆灭,但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军国主义仍然还有残余,对此应该警惕和反对。但也不应该简单地将目前的日本体制及其政策解读为要恢复军国主义,这有可能会导致“自我验证”,促使军国主义的思想残余向着体制和政策转变。

中国人应克服受害者情结,不轻易作历史对比,自信地面对今天的日本“正常化”。当然,作为思想意识形态的军国主义残余却不能说已经完全消失,在日本社会,仍然还有人在鼓吹回到过去的军国主义体制,并不时地闪现试图恢复过去军国主义政策的苗头。不过军国主义的这些残余思想并非日本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流,反对战争的和平主义诉求仍然是日本社会的主流,绝大部分日本人还是痛恨军国主义体制及其政策。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警惕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但同时,也不可片面夸大日本复活军国主义的可能性。如果中国对日本的军事压力增加,日本的一些保守政治家就有可能利用所谓“中国威胁论”强化日本国内的专制权力,增加军备,甚至借助于危机发生而强化专制和军人权力,最终实现再次的军国主义化。如果真出现如此的情景,那当然对日本、对中国乃至对整个亚洲甚至世界就都是一场灾难。

“忘记过去,失去一只眼睛;沉溺于过去,失去双眼。”我们在敦促日本当局正面历史、牢记历史教训的同时,也不能沉溺于历史,失去对未来的判断,陷入“自我实现的预言”。其实,中日关系终究是要好起来的。我们举办“9·3”大阅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并非记住仇恨,而是铭记历史、展望未来,表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中国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建设者、维护者的基本事实。改善中日关系、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进程和东亚地区一体化建设,才是消除东亚和平稳定隐患的根本之道。顺着历史的惯性、跟着起哄反日,只能上了美国的战略圈套——用老三拖住或拖垮老二,维持其老大地位。中日合作,才能从根本上促成东亚合作大局,维护好亚洲人民的根本福祉,而不是相反。

总之,日本早已进入后军国主义时代,军国主义复活可能性不大,国内外情势使得它也难以借尸还魂。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日本国内的保守化挑战。但是,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日本官方发布“安倍谈话”中文版本》,人民网,2015年8月15日。

责编/高骊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军国主义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近代日本“大陆政策”与七七事变
东北伪满时期摄影出版物透视“日化”殖民思想统治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警惕军国主义复活
中国公众对军国主义的认知度调查
中美对安倍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及原因分析
镜头? 中国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