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垃圾桶共生

2015-09-10庞礡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旧书流浪汉垃圾桶

庞礡

100万人关注着雅库特的5点钟。这时天刚蒙蒙亮,莫斯科火车站已经苏醒,流浪汉雅库特(Yakut)也睡不着了。城市的地面都是床,雅库特从床上挣扎着坐起来,已经开始盘算今天的生计。

40万人在关心他的早饭。“环卫工人已经开始收拾垃圾,我得抢在他们之前,现在就去找东西吃。”连着走了几条街,镜头一直对着雅库特,等待他像拆开礼物一样打开每个垃圾袋,吸着鼻子翻找还能入口的食品。可惜这一天他似乎运气不佳,找到的不是馊掉的蘑菇罐头就是沾了污水的奶酪——垃圾桶会随心情派发食物,雅库特偶尔能赶上一整袋没有坏掉的面包,但多数时候得失望而归。

雅库特在街头欣赏手风琴表演

垃圾桶是个百宝箱,找不到吃的总有别的。旧书在废品市场卖10卢布一本;一对高跟鞋擦擦干净,或许能换一顿饭钱;一把破伞断了两条伞骨,但好歹让雅库特对即将到来的阴雨天有所准备。流浪汉之于城市,就像食腐动物之于食物链:城市的正常居民把生活的残渣留在垃圾桶,而这些垃圾中转地就是流浪汉的超市和食堂。

如果不是从雅库特的YouTube,你或许永远想不到一个异乡人会以怎样的姿态寄居在陌生的城市。雅库特没怎么见识过城市的繁华,对于没有栖所的人,连热水都是奢侈品。洗澡谈不上,一座大型连锁商场是他的盥洗室,清晨商场刚刚开门的时候,他能熟练地反锁起残疾人卫生间,刮刮胡子,洗干净脸和头发。

不过雅库特足够幸运,冬天到来前,他在一个地下供热井通道找到了栖身之地,这个温暖的“单身汉公寓”让雅库特还能收留另一个身份不明的同伴。最初到达莫斯科时,他也是从流浪者零星的善意中找到了生存之道。流浪汉建立交情似乎不太需要了解彼此的身份和之前的生活——毕竟在这个行人匆匆的城市里,找到一两个能说说话的人已经不易,要求彼此了解实在太奢侈了。

上一个主动愿意和雅库特说话的人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那天,年轻人停在了43岁的雅库特身边,请他吃了一个汉堡,顺便问了他的故事。这个流浪汉5年前从西伯利亚来到莫斯科,在车站丢掉了钱包和所有证件。

身份证是城市生活的钥匙,本来打算做电焊工的雅库特,已经不可能敲开任何一个老板的门。不过,仓皇之间,他发现了另一种谋生方式,并用5年适应了自己的角色。说实话,雅库特已经不知道怎么回到落后的家乡。起码,做一个城市寄居蟹也好过生活在贫瘠的西伯利亚。

年轻人拿来了摄像机和电脑,拍下雅库特生活的片段,为他注册了YouTube账号,第一条短片吸引到40万的点击量。镜头中的生活,不是作家笔下的历险记:这些主人公也不像小说里,能从迁徙不定和露宿荒野中感受孤独和自由。事实上,仅仅是天气突然降温、垃圾桶被提前清空都可能让他们苦恼不已。

到目前为止,已有超过100万人跟着镜头中雅库特的背影,从火车站出发寻找垃圾桶中的美味,拿着旧书和废品站的老板讨价还价,坐上免费的游客巴士前往商场。习惯了俯视流浪汉的人们,头一次从无家可归的角度平视城市——这不算个悲惨的故事,也没什么浪漫的冒险,但这是头一次由流浪汉自己讲述的故事。

雅库特不讳言自己能从关注中获利,YouTube已经在他的短片中插入广告,每一次点击都能为他带来一美分的收益。未来的他,或许能成为莫斯科最富有的流浪汉。

猜你喜欢

旧书流浪汉垃圾桶
旧书满新知
垃圾桶等
投进垃圾桶的信
投进垃圾桶的信
飞进垃圾桶
流浪汉与流浪猫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桥下那位流浪汉教会了我什么?
旧书报为什么会发黄
时间老人和流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