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大林的“鱼子酱内政”

2015-09-10蔡子强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小罐鱼子酱内政

蔡子强

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第二代领袖,列宁死后,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斗垮了党内对手如托洛茨基等,他终于牢牢掌握大权。

之后,他推行农业集体化,又全力推动重工业发展,以计划经济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使苏联成为世界经济及军事大国,但付出高昂代价。因为操之过急和施政失误,苏联于1932-1933年爆发大饥荒,五六百万国民饿死,哀鸿遍野。但他没有把决策改得较为民主化,以减低个人独断独行造成的恶果,反而进一步集权,以镇压反对势力。他大搞个人崇拜,又以秘密警察实行恐怖统治,在党、军之中,以至社会各个领域,进行“大清洗”,以消灭反对声音,宁枉无纵,“有杀错无放过”,造成大量冤狱。

插图/Nath

二次大战前夕,他与另一个大独裁者希特勒,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瓜分了波兰。但结果证明这只是一个各怀鬼胎的政治交易,最终希特勒翻脸无情,撕毁条约入侵苏联,斯大林才与宿敌英、美结盟,共同抵抗纳粹,反败为胜。战后他又控制了多个东欧国家如东德、波兰、匈牙利、捷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令它们成为附庸国,延续了半个世纪的铁幕统治。

以上简短说明,或许可以让读者明白,为何斯大林往往被形容为一个冷酷、狡狯、残暴、野心勃勃、只讲强权不讲公理的大独裁者。

但有趣的是,这样一位暴君与枭雄,却与鱼子酱和香槟这些美食结下不解之缘,他不仅是个人享受,而且把两者用于内政与外交。本篇先说内政,下篇再说外交。

上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从农业集体化带来的农业崩溃和大饥荒中慢慢复原,斯大林的政敌亦已被肃清,这个独裁者为了彰显在其治下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以及国家的欣欣向荣,开始着力发展一个用于政治宣传的消费品市场,用以掩盖国家的千疮百孔。

政府开始把国家的部分精力和资源,从重工业、钢铁、军火工业中挪走,用来生产消费品,满足国民的生活需求。除了黑面包、马铃薯、椰菜、伏特加、茶叶这些生活必需品之外,政府开始供应一些奢侈品,例如鱼子酱、香槟、干邑、朱古力、香水等。

当中又以鱼子酱尤具意义,因为在沙皇年代,只有皇室和贵族才可以吃到鱼子酱这种珍品,所以它被视为上流社会生活的象征,如果连平民百姓都可以吃得到,便可以用来宣传,在社会主义里,阶级已经消灭,劳动人民终于可以当家作主,享受美好生活。

所以就算鱼子酱的出口价卖得很好,可以为苏联赚到难得的外汇,斯大林仍决定大部分留给国内消费。单是1935年,超过100吨的鱼子酱被放到国营商店的厨柜上,政府的食物部规定,这些鱼子酱只能小罐小罐——100克、250克,最多500克地售卖,务求让人人有份,人人欢喜。当时1000克鱼子酱的价钱,大概等于一个工人月薪的三分之一,寻常百姓都负担得起,成了民众过节时的桌上佳肴。

再以香槟为例,斯大林突然在1936年为这种以前被视为资产阶级腐化生活象征的商品平反,说它是苏联美好生活的象征。从此,以往因为政治原因而被摧毁的香槟葡萄种植区又被恢复,香槟衰败的命运被扭转,再次被大力生产。1936年的生产目标被定为30万樽,1937年为50万樽,1938年为80万樽,1939年为400万樽,1942年为1200万樽,以几何级数倍增。

就这样,香槟和鱼子酱,被官方宣传为苏联美好生活的象征。

于是,在国民仍需排队才能买到很多生活必需品、国营百货公司很多货品柜还空空如也的年代,在苏联的国家宣传机器上,却让百姓看到令人垂涎的鱼子酱和香槟。

(本文参考Jukka Gronow所著《Caviar with Champagne: Common Luxury and the Ideals of the Good Life in Stalin’s Russia》一书。)

猜你喜欢

小罐鱼子酱内政
器物之心
鱼子酱中有“海洋的味道”吗
《草房子》第七章白雀(二-2)
从江小白和小罐茶说起 成功的表象与隐象
器物之心
战国中山“图存”与“争雄”之史迹考述
由岳飞之死看南宋高宗时期的内政与外交政策
海胆佐鱼籽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