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人民满意 公平正义为要

2015-09-10朱如安

上海人大月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监督员公平正义

朱如安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和安全等各项权益保障,都与司法制度密切相关,司法被称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司法改革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通过司法的公平正义来实现司法的权威,通过司法的权威来构建学法、懂法、依法和敬法的社会环境。

公平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崇尚公正的司法,更应该拥抱阳光,让司法权力透明运行,以公开促进公正。要拓宽公开渠道,进一步整合现有公开平台,实现渠道的规范化、多样化、常态化,让百姓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司法信息。善于运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将有关信息及时广泛地告知公众。司法公开,不仅要将信息“晾”出去,还要将群众监督“请”进来。要进一步完善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制度,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和监督司法的途径。规范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条件,改革选任方式,扩大参审案件范围,落实参审案件的职权,强化人民陪审员实质性参与审理的制度保障。健全人民监督员制度,通过科学设置监督员选任方式、拓展监督范围、规范和完善监督程序,切实增强监督效果。

在强化司法独立和树立司法权威的同时,要确实做到有案必立。立案,是法院承办案件的第一个流程。老百姓往往是鼓了很大勇气、怀揣很大委屈走进法院的,因此,法院不仅应该热情耐心地接待他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无条件地给他们立案,并向他们交代他们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该承担的诉讼义务,让他们在法院的第一道坎就能感受到法院的开门审理,感受到法院的公平正义。

提供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为贫弱群众撑起法律“保护伞”,是司法扶弱济贫、维护公正的进一步体现。此次司法体制改革提出,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要进一步通过立法,健全制度,保障经费,规范相关程序,调动整合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力量,把有限的救助资源公正、高效地用到最需要的人身上,让老百姓“法理之外、情理之中”的实际困难得到更好解决。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黄浦区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

猜你喜欢

人民陪审员监督员公平正义
审判执行不停摆 公平正义不止步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对人民陪审员法开展执法检查
通州公开选任382名 人民陪审员 任期5年
《人民陪审员法》:新时代推进司法民主与公正的重大举措
枣庄市中:多措并举提高人民监督员监督力度
道德愤怒
朱前鸿 刘伟: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护眼监督员
卫生监督员分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