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探析

2015-09-10吴佳佳

理论观察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

[摘 要]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助于促进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要求。文章拟从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出发,以长丰县吴店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着手,努力呈现安徽省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析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D42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087 — 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同时,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型城镇化过程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因而,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集中民心,凝聚共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建设。

一、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大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农民不仅要在物质上现代化,同时精神上也要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的高度凝练,〔1〕是遵循时代潮流的主流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农民正在从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的过渡和转变,因而,加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有利于集中民心,共建乡村新发展

农民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主力军,新型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为农村社会生产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同时还能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心同德,一心一意谋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共同的思想基础,共同建设美好乡村,为实现新型城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有利于凝聚共识,共创乡村新风貌

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可以引领和启迪思想,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形成勤劳致富、团结一致的社会风尚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培育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充分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业余娱乐生活。尤为重要的是,培育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促进家庭稳定、邻里和谐,从而共同创造健康、安定、和谐的乡风乡貌。

(三)有利于改善民生,共筑城乡一体化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城乡面貌虽然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农村的变化速度远远赶不上城市,城乡差距也愈发拉大。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影响着农民对民主管理的政治追求,可以解放农民的思想,开阔农民的视野,可以促进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欲望,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从而实现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目标,推动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农民的思想觉悟上来了,民生自然得到改善,城乡一体化建设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实现。

二、安徽农民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安徽省作为中部农业大省一直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近年来,安徽省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领思想潮流的正确价值观,也引领着农民的价值观。当前,以吴店村为例,农民的核心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遍热爱祖国,集体主义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的农民都得到了实惠,他们几乎都认为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他们走向繁荣富强道路的领头羊。广大农民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他们普遍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期盼着中国能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在笔者的访谈中,绝大多数被访者都表现出较强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但也有弱化的趋势,尤其是外出务工的年轻农民,在他们的身上个人主义价值观表现的更加明显。由于常年在外,他们很少或者几乎不参加集体活动,认为集体活动没意思。年前下过一场大雪,笔者注意到有的村民家门口有一条清晰的小路,而他家隔壁的另一户人家的门前道路上却几乎没有清扫,这难道就是“只扫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的情景吗?也或许是那一家人都不在村里住的原因。笔者不禁回忆起小时候每到大雪后,家家户户都会拿着簸箕扫帚出来清扫路面,从来不管是自家门口还是他家门口,大家伙有声有笑的忙碌着,直到家家户户门前都干净了才会停歇下来。此情此景,如此一对比,差距出来了。

(二)遵守传统伦理道德,功利主义思想存在

中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大多数的农民都是非常淳朴和善良的。他们遵循着传统的伦理道德,认为子女对老人要孝顺,家人之间要相互扶持、相互慰藉,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肝胆相照,做人要诚实守信等等。

在现实生活当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年轻人早早辍学在家,整天无所事事,对父母只有索取,没有回报,有的甚至还对自己的父母打骂。农村的社会风气变得愈发的物质,农民对金钱、财富和权力的崇拜越来越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利益化的趋向,功利主义的思想在逐渐的抬头。铺张浪费已经越来越超过了勤俭节约,大办红白喜事,互相攀比,讲究排场,结婚比“彩礼”的情况屡见不鲜。物质生活丰富起来了,可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愈发的空虚,农村不良文化依旧存在,黄赌毒逐渐向年轻人蔓延,封建迷信在农村依然盛行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重视起来。

(三)进城意识强烈,竞争能力薄弱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广大农民对外界的向往和憧憬愈发的强烈,他们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希望能过上“城市人的生活”。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希望走出农村并且有的已经走出了农村,踏上了城市的道路。每逢过年期间,就是这些外出闯荡的人相互表达外面世界的精彩的最佳时刻。总的来说,广大农民是希望自己的家乡能有朝一日变成城市,享受着城市人的生活待遇,他们渴望加快城镇化的步伐的,渴望早日过上富裕的生活。

虽然说广大农民的进城欲望强烈,但是进城后普遍表现出一种竞争的无力感,他们一无学历,二无技术,大部分从事的都是一些体力劳动活。有的虽然想改变现状,渴望发展的机会,但是他们做事还是遵循着老规矩,不知道怎样创造条件,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可以说是一群弱者。

三、造成安徽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口袋”在一天天的鼓起来,与此同时,农民的“脑袋”也在渴望能够富裕起来。但是对比长丰县吴店村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现状,总的来说,其培育效果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教育水平的局限是根本原因

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3》显示,安徽省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为不识字或认识字很少占8.6%,小学程度24.3%,初中程度55.3%,高中程度7.6%,中专程度1.8%,大专及大专以上2.5%。对比同期的全国平均值:不识字或认识字很少5.3%,小学程度26.1%,初中程度53%,高中程度10%,中专程度2.7%,大专及大专以上2.9%。可以看出:不管是全国还是安徽省,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人员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文化水平偏低,离新型农民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教育的贫乏导致人们思想的落后,在农村的好多地方,有相当一部分农民轻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只看重眼前利益,急功近利,“上学就是花钱,不上学就是在挣钱”的思想泛滥,只要子女表达了不想上学,想出去打工的意愿,父母一般都不会阻拦,尤其是对女生。

(二)精神文明建设的缺失是直接原因

安徽省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上做了许多的工作,但是这些都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相较于经济建设来说,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短板,从文化形式上来看,大多数农民在农闲时期最主要的精神文化活动就是看电视,随着农村“村村通“电视的发展,电视频道变多,农民们可看的节目也增多,但是,现在有的电视节目在质量上并不过关,存在着宣传西方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这些对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网上的一些精神垃圾也在影响着农民的价值观。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吴店村居委会有一个农家书屋,据村干部介绍这个农家书屋早几年前就建了,藏书量也挺丰富的,但是光顾的人很少,究其原因,还是农民文化程度有限,有的农民连字都认不得,更别说读书了。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刻的影响着中国社会,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开拓了广大农民的视野,使农民见识到了在农村见识不到的新鲜事物,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市场经济强调的是利益的最大化,这就很容易让农民滋生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市场经济中强调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也会让农民产生个人利益最大的价值倾向,削弱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的作用。人们的价值观深刻的市场精神的影响,新旧思想的碰撞,无时无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农民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受到了影响,影响着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探析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各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人们的思想多变,价值观也如此。从总体上来说,农民的价值取向是积极的,价值观主流是好的。在新型城镇化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加强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引领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宣传,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

第一,加强集体主义教育。马克思曾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2〕。集体主义价值观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土地上是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根基的,尽管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有所弱化,但是只要稍加引导,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出现。笔者认为可以将各个村子里乐于助人,或者孝老爱幼典型模范先进事迹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甚至网络的方式宣传出去,营造集体主义的氛围。

第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要采取广大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可以结合安徽省的红色旅游资源,采取如放电影、戏剧等方式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培养广大农民的爱国精神。

(二)强化引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首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当前农民最反感的就是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只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身作则,自然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自然就在农民群众中树立了威信,农民自然会跟着党员干部走,愿意在你的领导下工作生活。

其次,强化村干部引导作用。农村基层组织与农民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在日常交往中应以情感为纽带,以服务农民为宗旨。农村干部在基层组织中起着领导者、组织者与行动者的多重角色。〔3〕农村基层干部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做到自己真懂,真会,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仅局限于文本框框,要结合当地的话语,对其进行本土化和情景化的转换,运用农民听得懂而又乐于听的语言,来提高农民的理解力和认同度。

(三)完善服务,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战略是当前我国解决广大农村社会的发展战略,其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公共服务资源在城乡空间领域的公平分配与自由流动,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4〕因而,为了增强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必须完善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让农民享受跟城市居民一样的公共福利。具体可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首先,加大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农民的教育跟不上,思想意识就无法转变。第一,要巩固农村的基础教育。依法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减少辍学率,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体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第二,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让农民意识到知识和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完善文化娱乐设施,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各级政府加大财政的投入,积极建设文化站、广播台、图书阅览室等,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引导农民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培育新型农民。

最后,构建身份同一的城乡户籍。城乡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户籍制度的阻碍,只有从身份上和地域空间上完成农民的双重转变,让其不仅生活在城镇中,同时拥有城镇居民的身份,并能享受城镇居民的文化教育资源。〔5〕

近几年,安徽省正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2014年12月,安徽省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2015年2月26日,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报告指出2014年末,安徽省城镇化率49.2%。〔6〕2015年3月4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结合安徽实际,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等开展改革探索。《方案》将“坚持以人为本,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列为首要试点任务。〔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农民的切身生活中去,广大农民自然会逐渐认同,进而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参 考 文 献〕

〔1〕顾钰民.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0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84.

〔3〕吴春梅.农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困境与出路〔J〕.科学社会主义,2014,(06).

〔4〕廖运生.农村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调查及教育策略〔J〕.韶关学院学报,2014,(11).

〔5〕吴佳佳.城镇化视域下改善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思考——以安徽省长丰县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04).

〔6〕安徽:2014年城镇化率49.2%.民生网,2015年2月27日,http://www.mscom/news/chengzhenhua/2015/0227/10393.html.

〔7〕安徽实施新型城镇化方案出台 以人为本拉近城乡差距.中安在线,2015年3月4日,http://ah.anhuinews.com/qmt/system/2015/03/04/006701792.shtml.

〔8〕张家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8.〔责任编辑:史焕翔〕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民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新型城镇化是经典城市化的回归和升级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