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2015-09-10张茜
张茜
[摘 要]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逐步弱化的家庭养老功能以及不断增加的“空巢”老人、失能老人数量,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养老机构是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民办养老机构是机构养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边缘化的定位、被歧视、专业人才缺乏、评估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下一步的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中政府应注重给予更多的财政优惠、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完善评估机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实现多功能一体化,为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创造更优良的环境。
[关键词]养老机构;困境;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073 — 02
一、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问题
2013年6月27日,民政部部务会议通过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①,在此文件中明确了养老机构设立的条件与程序、许可管理办法、监督检查制度与法律责任等内容②,进一步降低了养老机构设立的门槛,下放了许可权力,使养老机构进一步走上规范化道路。但是不得不承认,从我省部分养老机构的现状来看,仍然体现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定位边缘化
“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③”是中国历年来的三大养老模式,而这三者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其实是不一样的,其中比较流行的是“9073养老模式④”,也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采取的养老方式,目前在我国四川、上海等省份正在逐步实现。从养老机构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份额可以看出养老机构在我国是被边缘化的,这是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的孝道文化和安土重迁的心理造成的,而这一种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老机构的发展。2013年底,全省养老总床位32.8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25.1张,⑤这与发达国家每千名老人拥有50到70张床位6数还有一定的距离。⑥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背井离乡,打拼事业,目前随着家庭核心化、“空巢老人”与失能老人数量增多等原因,养老机构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可以走出养老机构,进行专业的上门服务,即依托养老机构进行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
(二)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认识误区
对于公众而言,民办养老机构的优势比之公办养老机构要显得微弱很多。民办养老机构虽然服务水平好、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水平高,但是高价却使普通民众望而却步;相对收费较低的民办养老机构却存在这管理不规范、硬件不强、环境不好等问题,使消费者对这类养老机构的满意度较低,从而导致消费者不愿意入住。而公办养老机构由政府来承办,属于公益性养老机构,其收费往往较少,但在服务水平、管理质量等方面上都优于民办养老机构⑦。因此,近年来在社会中存在着公办养老机构排队入住而民办养老机构无人问津的现象,这一方面会造成期待入住公办养老院的老人产生焦虑情绪与危机感,另一方面致使民办养老机构的资源被闲置,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严重浪费。据了解,入住公办养老机构的老人大多能够实现个人自理,但是入住民办养老机构的老人却大多是生活不能自理,时刻需要服务人员看护的,这更加重了民办养老机构的负担。
(三)专业服务人员匮乏
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民办养老机构吸引专业人才的力量薄弱。很多养老机构是为了谋生而建立的小微型企业或者是下岗职工自己组建的养老场所,由于机构规模小,福利待遇吸引不了专业人才,而且下岗职工本身也缺乏养老方面的知识技能,只能依靠长时间超负荷的劳动来维持机构生存。即使是规模稍大的养老机构,对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也远不如公办养老机构。第二、民办养老机构留人困难。即使是民办养老机构,也是微利的行业,护理人员与专业人才虽然与养老机构签订了合同,但是面对微薄的收入与较差福利待遇也往往选择离开,导致人员流动性大,不易于管理。另外,现存的服务人员大多是经过短暂的培训就上岗或者是边工作边培训,对于按摩保健、护理康复、养生知识、精神慰藉等高层次的要求更是知之甚少,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需求⑧。
(四)评估体系不健全
评估需要对外部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机构设置、管理规范、服务水平、市场准入标准等进行测评,还需要机构内部能够进行自评,这样不仅会形成对养老机构无形的监督、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也可以集思广益,发挥民主决策的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很多地方都已经拥有了完善的评估机制,比如荷兰不仅有全国性的非营利评估组织,而且拥有专职的评估人员,仅荷兰鹿特丹市就拥有专职评估员110名。⑨然而,我省在2012年才出台《河南省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虽然对养老机构有软件方面与硬件方面的评估,但是起步比较晚,评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与贯彻执行。
二、河南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思路
(一)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财政支持力度,重视机构养老的发展
养老机构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撑,在为政府减压、为家庭减负、为老人服务方面扮演者重要角色。民办养老机构又是机构养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大对其财政支持力度,缓解其融资困难,例如加大财政直接转移支付、直接财政补贴(一次开办补贴与日常运营补贴)、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税收优惠等力度。⑩在政策扶持方面将民办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不能出现区别对待的现象。建立专门的针对养老机构的税收优惠法律法规,而不是以“意见”、“办法”等形式出现,加强宣传,并监督对于养老机构财政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不断扩大政策法规的影响范围。只有重视养老机构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对我国和社会的重要支撑作用。
(二)加大专业养老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福利待遇
我国的就业市场面临着供求失衡的矛盾,例如在养老市场中,懂得科学、合理护理和照顾老人的专业人才异常匮乏,并且流动极大,归根究底,是我国未系统性、全面性地进行专业化护理养老人才的培养、未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福利待遇、未使养老工作成为一份体面的工作。虽然,我省已经逐步开始养老服务人才的培训工作,但应该意识到,除了最基本的培训、持证上岗以外,为满足不同层次的老人多样化的需求,仍需进行专业性人才培养,比如掌握养生知识的人才、掌握护理知识的人才、掌握康复知识的人才、掌握心理疏导知识的人才等,这样,才能使老人产生幸福满足感。同时,培训过后如何留住人才也是众多民办养老机构的困扰,其实福利待遇是关键,因此让养老服务人员工作的更体面,必须提高福利待遇水平。养老机构应该通过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等渠道选拔人才,并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结合实际来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能够快乐的工作。
(三)运用信息化网络平台,增进养老机构间的合作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科技和信息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样的,养老服务业建设也必须要注入一些新鲜的元素,才能更便捷、更规范、更专业。在机构之间,建立具有组织领导、培训指导、服务互动、信息传输、监督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网络平台”,通过此平台,实现养老机构与医院、养老机构与家庭、养老机构与养老机构、养老机构与政府部门等的互动合作交流。在机构内部,建立具有“接待、床位安排、补贴发放、餐饮管理”等多项细节为一体的“机构网络控制中心”,在此中心,进行各个环节养老服务的转换、引导、评估,形成服务层层衔接,人员和谐有序的局面。例如河南省的爱馨养老集团在信息化平台的应用上采用一卡通模式,鼓励老人参与活动;与移动合作,手机设定老年人定位、紧急呼叫等功能,为信息化养老提供了借鉴。
(四)完善养老机构评估体系,形成督促监督机制
政府在降低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下放设立许可的权力的情况下,也绝不能放松对养老机构的评估监督,相反,应增强事前审批标准的严格性与事后监督的及时性。民办养老机构大多由厂房、旧民房改造而成,基础设施不完善、环境条件不优越、消防设备不齐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于达不到标准的民办养老机构,政府应责令其整改;对于整改无效的,政府应强制将其关闭;对于服务人员不合格的,政府应加大培训力度、进行人才输送;对于做得好的养老机构,不仅给予更多的财政政策支持,更进行星级的评比,激发养老机构争优创先的积极性。同时,建立专业的养老机构评估机构,培养专业的考评人员,采用先进的评估方法例如平衡计分法、360考评法和关键绩效考评法等,进行专业的考评。
(五)实现多功能于一体,满足老人多样化需求
机构养老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相比,更能发挥灵活多样的特显,在满足老年人需要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第一、养老机构是老年人居住的场所,场所完善基础设施的可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休闲娱乐空间、学习进步机会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强大的医疗保健服务功能可以解除老年人的后顾之忧。第二、展开与旅游基地、医疗机构、剧院、博物馆、茶社等地方的合作,不仅可以满足老年人更高层次的需求,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养老机构可以走出机构内部,走进社区、走入家庭,例如办理家政公司、社区日间照护中心、养老服务站等,发挥自己专业性的、经验性、规范性的照护服务。例如河南爱馨养老集团在养老机构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的银龄之家与家政服务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很值得我省其他养老机构的学习和借鉴。
〔参 考 文 献〕
〔1〕李新涛,鲁丽.以两个配套办法为抓手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效实施——专访民政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曲淑辉〔J〕. 中国社会工作,2013,(23).
〔2〕马春波.城市新型居家养老方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3〕我国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与对策〔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
〔4〕江西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责任编辑:陈玉荣〕